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明清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

发布时间:2015-07-24 栏目:专题 投稿:愉快的酸奶

运河明清时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单单是水利和航运就能左右国家的命脉。在运河沿岸有四个著名的粮仓,是国家非常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

运河四大漕运粮仓分别是: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德州德州仓、临清的临清仓。

运河的开通,使德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条件,使德州成为历代仓囤和驻防重地。

金代由于战乱,运河只有德州段保持畅通,金天会七年(1129年),德州设置将陵仓,由御河运豫省粮。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通济州河、会运河后,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全国南北漕运的大动脉,元政府改将陵仓为陵州仓,并在德州设直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官职,驻扎大量军队统管漕粮运输和安全,年漕运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年(1326)发展到335.1万余石。

明建都北京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对北京有运粮任务,德州被赋予“九达天衢”的美誉,大运河边曾建有“九达天衢”坊。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始,中央户部在运河沿岸淮安徐州、临清、德州水次仓,德州水次仓即是在陵州仓故址上兴建的,名曰广积仓,水次仓收贮山东、河南两省的漕粮。至宣德五年(1430年)各处仓廒建成,卫军轮班递运南粮,淮安卫军运至徐州水次仓,徐州卫军运至临清水次仓,临清卫军运至德州水次仓,德州卫军运至通州仓存贮。明代与德州水次仓同时兴建的还有常丰仓,贮存留德州各项支用之粮。德州水次仓归户部分司管理,常丰仓归德州管理。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水次仓迁至城内南门东街,明崇祯元年(1628年),将长丰仓并入,合称常德二仓。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居运河各港口之首。

到了清朝,该仓成为标准的军粮库,专门每月为满蒙旗兵和运粮绿营兵发放兵饷。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卫署前建立军粮库24间,称德州卫新仓,用来存储德州左卫屯垦的粮食。第二年,在州署东侧修建了粮库120间,称德州新仓,除了储存“常谷”和“社谷”外,还储存漕运过程中的漕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临清仓并入,合称德临仓。

以上粮仓,近代大部分修葺沿用,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土地税不再征收实物,漕运基本停止后逐渐废弃。

相关推荐:

爱上老爹的妃子:史上最有恋母情结的皇帝是谁?

明知未婚夫恶习成性,这位大清才女非要飞蛾扑火

禅让背后的血腥:舜如何夺了老丈人尧的江山

揭秘: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期的功与过知多少?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神曲背后隐藏的黑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