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在古代,天子也对这种人畏惧三分;只要他们说不,皇帝都不敢违抗

发布时间:2015-07-26 栏目:专题 投稿:高兴的高跟鞋

封建帝制在我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皇帝一直都是处在权利的中心地位,虽说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忌惮大臣的例子,但是数量不多。宋朝为了遏制强大的皇权之下皇帝的胡作非为,特意设立了相应的官职来对皇帝进行约束,这恐怕是皇帝最头疼的一个官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可是这样一来丞相的权力太大了,搞不好就江山易主了。所以,自汉以来,一直在削弱丞相权力,到了唐朝,太宗改革朝政,使用三省六部制度,将原来丞相的职权分配给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多名官员。相权被削弱了,皇帝自然安心了,但是皇帝失去制衡之后就会胡作非为,导致天下怨声载道,人民揭竿而起。于是宋代设置台谏官,将丞相的部分话语权和御史大夫的弹劾权分配给谏官,台谏官的长官也就是宰相之一。这些谏官上能强犯龙颜,下能监督百官,确保宋帝国平稳有序的运行。

图:宋朝谏官形象

将两宋的谏官相比较来说,北宋谏官更为突出一点。北宋谏官,天不怕,地不怕,据理力争,触犯龙颜是家常便饭了。被称为“殿上虎”,就连真龙天子也要畏惧她们三分,对他们无可奈何。从开国之君宋太祖到亡国的徽、钦二帝,都“深受其害”。

要说宋代的谏官为何如此胆大包天?恐怕是开国功勋赵普带的头。据《宋史·赵普传》记载:在宋太祖时期,宰相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太祖不满意就给驳回了。第二天,赵普又奏,又不用;第三天,又奏之,太祖怒,将他的奏折撕烂扔到地上,赵普颜色自若,拾起奏折回家粘补好;明日,复进之,太祖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了他。另一件事:有大臣立功,当升官。太祖因为不喜欢这个人,不同意。赵普坚持。太祖大怒:“朕就是不升他的官,你能把我怎么样?”赵普说:“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道理如此。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并不是陛下您一人的刑赏,怎么可以凭个人的喜好而决定呢?”太祖心想这个皇帝当着真没意思,还要被这个匹夫管着,于是非常生气,起身走开,赵普在后边跟着他。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前,很久没有离去。后来太祖气消了之后,还是同意了赵普的请求。

宋太宗也是被谏官管的严严实实的,当时寇准为员外郎,奏事与太宗的意见相悖,太宗不太高兴了,甩甩袖子就往后宫走。寇准一把扯住他的衣角,请他重新坐下来,把事情商量好了才退出来。寇准的行为,无异于虎口拔牙!因为忌惮谏官与自己针锋相对,使自己颜面扫地,下不来台,宋太宗曾央告宰相:“朕如果有过失,请你们不要当面劝谏,别让朕下不来台。”

图:宋太宗的形象

皇帝比较开明大度的时候,不会给这些谏官“穿小鞋”。但是皇帝比较昏庸的时候可不一定喽。宋哲宗时期的左谏议大夫刘安世,也是一个敢说敢做的正直良臣。有一次,宫中重金征聘奶妈。刘安世感到很奇怪,十四岁的皇帝征聘奶妈做什么?他猜想哲宗可能是以征聘奶妈之名来搜刮美女,于是他伤了一折奏章。并在朝会长对高太后和宋哲宗说:“陛下年纪还小,没有娶后就亲近女色,这是法理不允许的。希望太后保护陛下身体,为祖宗社稷着想,多读书,少淫乐,国家内忧外患,需要一位治世明君啊!”刘安世说的宋哲宗很惭愧,高太后打圆场说道:“这是谣言,卿误听小人之言。”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征聘奶妈之举了。等到哲宗亲政的时候,哲宗和宰相章淳都对刘安世非常痛恨,把刘安世往死里整(宋不杀士大夫),把刘安世贬到岭南,后来又贬到多瘴气的梅州。刘安世九死一生,长期受到非人待遇,于徽宗朝去世。因为他的缘故,之后敢言的谏官越来越少,奸臣小人越来越多,国家变得贫弱,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总得来说,北宋谏官在劝谏皇帝,维护社会安定,平衡君权等方面有很大贡献。但是,谏官的作用也和个人品格有关系。赵普、寇准和包拯等人能够很好的履行职责,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为天下苍生着想;蔡京、章淳等人,只知道舞权弄弊,阿谀奉承,陷害忠良,哪里还有半点谏官的影子!

相关推荐:

古代大臣上朝的时候手中为什么会举着一块板子?这块板子有什么用?

历史上有那些奇葩的律法,吃肉喝酒都犯罪,长得矮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武悼天王冉闵到底在五胡乱华时杀了多少胡人

刘备集团得益州失荆州的利与弊

鲁迅一生笔下骂人无数 为何从来没有骂过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