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缢死杨贵妃的高力士一生只忠于唐玄宗,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发布时间:2015-07-28 栏目:专题 投稿:成就的招牌

宦官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戏份,他们绵延好几个朝代,为国家出过力,也坑害过大好江山。

杨贵妃的世界里,除了唐玄宗隆基,还有一个人也不得不提,就是高力士

这个高力士可不简单,一生侍候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备受女皇武则天的赏识。在唐玄宗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

这个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出生可不低,他是北燕昭成帝之后。曾祖冯盎是隋炀帝的左武卫大将军,后来归顺唐朝,被封越国公。祖父冯侙和父亲冯君衡都是潘州刺史。

按理说是个十足的官二代,祖上还当过皇帝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10岁的时候,其家因株连罪被抄,高力士被阉为奴,后被岭南招讨使李千里送进宫当小太监。

武则天看他聪慧机敏,长相也不错,就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一些小过错,被鞭打赶出了宫。

自古当官的都得在宫里有人,这样消息灵通,万一宫里面人发达了还能拉一把,可是总不能把自己的亲戚儿子阉了送进去吧,于是就喜欢找一些宦官认亲戚。遇到皇帝太后面前的红人,认个爹也干,这在历史里多的是。

武三思,就是女皇武则天的侄子了,家有个高延福,看这冯元一落难,认他当了个养子,帮他改名叫高力士。一年后,武则天复召其入宫,估计这里面干爹使了不少力气,隶属司宫台,官府供给粮食。高力士身长六尺五寸,天性谨慎细密,擅传诏令,授官宫闱丞。

深受唐玄宗信任:

景龙年间,李隆基在藩国,高力士倾心侍奉,获得李隆基恩宠相待。到唐隆年间(710年)因平定韦后之乱有功,晋封为太子太保,李隆基便表奏力士进入太子官署内坊,每日侍奉左右,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李隆基即位后,高力士参与诛杀萧至忠、岑羲等人有功,破格授官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年,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

他很受唐玄宗器重,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李隆基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

肃宗在东宫时,称其为二兄,诸王公主皆称呼“阿翁”,驸马们称其为“爷”。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与高力士结拜为兄弟,高力士养母麦氏去世,伯献在灵前筵间,披头散发,穿戴孝服,接待来宾吊唁酬答。这些足可见高力士皇帝面前说话管用,权利之大,想拍马屁的人很多。

一生忠于唐玄宗

唐肃宗李亨继位后,玄宗李隆基当了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一天,久雨初晴,李隆基到了勤政楼。楼下的市民和来往行人,见到了隆基,流着欢喜的眼泪,高呼万岁,声音惊天动地。

当时李亨正生病,李辅国上奏,诬陷说:“这都是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搞的阴谋。”他私自下诏,将太上皇迁到西内(唐太极宫称西内)。护送太上皇的人,只配了二三十个老弱者,到了交叉路口,四面八方却都有执刀的卫士,他们都听从李辅国的命令。看到这种情况,李隆基很吃惊,好几次掉下马来,都被服侍者扶上了马。高力士骑马来到李辅国面前说:“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辅国你也是老臣了,怎么敢如此无礼,你给我下马!”李辅国赶紧下了马。高力士宣示了李隆基的旨意:“将士们应该忠于职守。”于是李辅国命令士兵把刀放回刀鞘内,齐声喊:“太上皇万福!”纷纷向李隆基叩拜。高力士又说:“李辅国来牵马。”李辅国赶紧穿上靴子,去牵马,和兵士们一齐护送太上皇平安到了西内。李辅国领众人退出后,李隆基哭着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说:“多亏你呀!若不,我已成刀下鬼了。”

不过这可得罪了李辅国,不久李辅国下的假诏书,把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都流放到瘴气多的黔中道。

宝应元年(762年)三月,高力士遇大赦回归,到郎州,碰到流放之人谈及京城事,才知李隆基已经驾崩。高力士北望号啕痛哭,吐血而死。李豫因他是耆宿长辈,曾护卫先帝,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是唐泰陵唯一的陪葬墓。

是他缢死杨贵妃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至于杨贵妃是怎么死的《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也记载:高 力士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

虽然不知道杨贵妃是否真的死在高力士手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赐死杨贵妃力士是赞同的,而他的目的还是保护唐玄宗

相关推荐:

战国时期楚国为何能够独霸南方占据半壁江山?楚国南边有大片地域,楚国为何不向南扩张?实力强大的楚国为何很容易的就被秦国就打败了?

刘备和诸葛亮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

古代贵族佩剑——玉具剑

揭秘:十八路诸侯在讨伐董卓战争中的不同表现

西汉的黄金都去了哪里?答案就在此人的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