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城濮之战是决定春秋时期历史走向的一战 晋文公如何善用谋略打败楚国称霸中原的?

发布时间:2015-08-04 栏目:专题 投稿:耍酷的电脑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成就了晋文公中原霸主的地位。

春秋时代,五霸争雄。齐国的齐桓公由管仲辅佐而率先称霸,带领联军南征北战,致力于解决因周王室衰落后蛮族入侵的问题,重振华夏。齐桓公去世后,真正能够继承齐国霸业的,非晋即楚,晋楚两个大国的战争是不可免。而晋楚两国正式交锋的第一战就是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四月,骄傲自负的楚国令尹成得臣,不顾楚成王的劝阻和反对,率领楚军和郑、许、陈、蔡等小弟,气势汹汹,如同寻食的野兽一般一路北上,不顾一切地寻找晋军主力决战。眼看双方就要狭路相逢,晋、齐、秦、宋四国联军突然出乎楚军的意料撤退了,一退就是足足的三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是晋文公的主意,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认为晋文公堂堂一国之君率领军队作战,主动撤退,而对方不过是楚国的臣子在统帅军队,现在的情况属于君避臣,实在是太丢脸了。晋文公对将领们解释说,他这次撤退是履行当年的承诺,给的是楚成王面子。

当年晋文公还是被人称为公子重耳流亡天涯的时候,路过楚国楚成王没有轻视落魄的重耳,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以国礼相迎,待如上宾。 在一次招待重耳的宴席上,楚成王问重耳:“你如果有朝一日回到晋国即位为国君,应该如何报答我呢?”重耳思考了一下说:“美女和珍宝之类,大王你应有尽有;珍禽、象牙和兽皮更是楚国的特产,晋国哪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献给大王呢?”

楚成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如此,你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了笑说:“如果托大王的洪福,我果真能回国即位的话,愿晋楚两国修好。假使晋楚国之间真的发生了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首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你的谅解,我再与你交战。”而今,晋文公这样做,除了履行当年的承诺,又显得自己有气度,赚足了道义的上风。

大臣狐偃深解其中之意,说: “我们出兵要理直,气才壮。理亏气就会衰。国君受过楚王的恩惠,也曾经承诺过要退避三舍。若我们不退,就是我们忘恩失信,理亏的是我们,气壮的是楚军。现在我们退避三舍,楚军仍然不肯撤兵,理亏的是他们,气壮的是我们。”

先轸也赞成晋文公退避三舍,他是出于军事方面考虑的,楚国军队劳师远征,已经疲惫,让他们再多跑三舍,会更加疲惫。同时,晋军避开楚军锋锐,接近晋国本土,缩短补给线,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时机和地形决战,掌握先机占得天时、地利、人和,哪有不胜之理?

决战终于来临了,晋军在城濮严阵以待紧追不舍的楚军。成得臣依旧狂傲地声称:"过了今日就没有晋国了。”两军接触之后,先轸命令晋军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敌军的右翼即陈蔡两国军队。人能分得清楚对面冲过来的是蒙着虎皮的马,但是战马分不清楚,一看老虎来了,吓得掉头就跑,拉都拉不住。陈蔡两国军队本来就是三流水平,战马一但不听指挥,顿时被被晋军打得惊骇逃散,溃不成军。

成得臣见右翼溃败,不禁大怒,命令加强对晋军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军处于右翼的上军佐狐毛虚设将、佐两面旗帜,令人引旗后退,引诱楚军。晋军下军将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拖着树枝制造后退的假象。成得臣以为晋军右翼败退,大喜之下命令楚军左军追击,对于陈蔡两国的右翼军溃败没有救援。

楚军左军追击晋军后,侧翼暴露,先轸率领中军把楚军拦腰截击,狐偃、狐毛率上军杀个回马枪夹击楚军左军,楚军左军溃败。成得臣眼见左、右两翼尽都溃败,迫不得已下令中军停止进攻,率领残兵退出战场。经此一役,不可一世的楚军城濮损失兵马七万,逐鹿中原的霸业暂时告一段落。成得臣在回楚国的途中,自觉无颜面见楚成王,半路伏剑自杀了。

城濮之战中,齐、秦、宋三国的军队虽然到了城濮,但并未参加战斗,晋国以战车七百乘、五万多兵力击败楚、陈、蔡、郑、许五国联军十余万众,完全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晋文公率军进入郑国衡雍,在践土向周襄王献俘,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晋文公在打败楚国后,继承齐桓公遗志,北却北狄,将齐桓公去世后,趁机入侵中原的各蛮族驱逐,重新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

文公原名重耳,是晋国公子,流亡在外十九年,吃尽了人间的苦难,也尝尽了人世间的冷暖炎凉,然后在秦国帮助下回国即位。我们熟读历史就会发现,往往是这种流亡在外的, 经过人世间苦难的君主,都有雄才大略,因为他们懂得民间疾苦,懂得人心险恶,而且懂得虚心纳谏,比如齐恒公,也是流亡的公子。比如嬴政,在他爹流亡时期出生,后来即位,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春秋战国时期,往往是这些流亡的公子后来登基之后,都非常强势,称霸称王的多。

文公即位之后,就开始谋求称霸中原,而中原的对手是楚国楚国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有恩于重耳。但是,晋文公深知,要想称霸中原,必须与楚国决战,从而奠定中原霸业基础。因为楚成王有恩于晋文公,所以晋国不能主动进攻楚国,这就需要等待机遇。

城濮之战前,晋文公并不是没有做功课,而是精心走了四步好棋,为城濮大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步:尊王攘夷。公元前636年冬天,周襄王遭到他兄弟叔带勾结狄人的攻击,避居郑国,向秦和晋求救。晋文公率先出手,打败狄人,杀了叔带,迎接周襄王回洛阳复位。因此,晋文公在诸侯国中地位大为提高。

第二步:晋文公派兵帮助秦国扩张,打通武关、荆紫关,使秦国南向楚国。这样晋文公既对秦国报恩,又使秦国南向楚国,牵制楚国,使秦楚相争,同时实现了联秦抗楚的大战略,可谓一箭三雕。

第三步:晋国派兵进攻曹、卫两国,为盟友宋国解困,这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因为楚国进攻的宋国,是晋国的盟国。而曹、卫两国楚国的盟国。晋国要救盟国宋国,必须经过曹、卫两国,于是晋文公以曹共公侮辱他的罪名,进攻曹国,而借道卫国,迫使楚国放弃进攻宋国而救曹、卫两国属国。结果,很快晋军就占领了卫国和曹国。

第四步:指使宋国对齐、秦展开伐交,齐、秦两国接了宋国的贿赂,派人到楚国宋国讲和,楚成王不给齐秦两国的面子,激怒了齐、秦两国,派兵参战,导致城濮之战前,出现了晋、齐、秦三个强国联合攻楚的形势。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晋文公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将楚国作为争霸假想敌,集中力量围绕楚国布局,通过四步,已经晋军与楚军的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楚国处于战略失败的境地。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国联合,形势不利,害怕秦军出武关袭击楚国后方,于是放弃了攻打宋国,将兵力撤回本国。但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自负,仍要求楚王允许他同晋军作战。楚成王虽然允许了子玉的请求,但不肯多给他增加兵力,只派出西广、东宫与若敖的六卒去增援子玉。

子玉虽然骄傲自负,但也非等闲之辈。得到楚成王的援兵之后,更加坚定了晋军作战的决心。为了寻找借口同晋军决战, 派大臣宛春向晋文公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那就是晋国允许曹、卫复国,楚国作为回应,不再进攻宋国。如果晋文公不同意楚国的休战条件,那就得罪了曹、卫、宋三国,使三国倒向楚国,导致晋国处于不利的态势。

如果晋文公同意了楚国的休战条件,那晋国忙活了半天,啥都没有得到,划不来。但晋文公岂是等闲之辈,他听取了谋臣先轸的对策:“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晋文公这一招,果然激怒了楚军主帅子玉,不顾楚成王的告诫,立即挥军向曹都陶丘前进。

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在战役布局与安排上,也是非常有智慧有谋略,也是晋军胜利的重要原因。城濮之战,是晋楚争霸的一次决战。晋文公从大战略上利用楚国攻打自己属国宋国而布局,在战略上联合了齐、秦两大强国,已使楚成王放弃了决战,但楚军统帅子玉不甘心,于是才出现了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这次决战,双方都没有倾全国之力,但决战的胜负奠定了晋国中原的霸主地位。

那么,城濮之战,晋文公做了哪些战役部署呢?在军事评论员龙凯锋看来,至少有三点部署,非常高明到位,奠定了晋军联军的胜利。

一、退避三舍,引诱楚军联军到达预设战场--城濮。晋文公流亡之时,受恩于楚。于是,在楚军子玉挥师攻打晋军时,晋军却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这让晋军官兵十分生气,但听说是晋文公报恩,也就只能将怨气变成士气。楚军子玉本身骄傲自负,因此更加骄傲自负。

退避三舍,恰好是晋文公的策略。一是诱敌深入,使楚军孤军深入晋国境内,到达预设战场城濮,使晋军处于战场有利地位。二是显示楚军的无道,进一步使楚军更加骄傲自负,楚军因为侵略进了晋国境内。即使击败楚军楚国也很难报复的理由,因为楚军先失去了道理。三是通过楚军的骄傲自负,进一步激怒晋军,激发晋军士气,使上下一心,为战胜楚军打下基础。

二、先打弱敌,动摇楚军联军的军心士气。

城濮之战开始,晋左翼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以助军威,首先向当面的楚右军的陈、蔡军发起攻击。陈国、蔡国是楚国的附属国,军队战斗力很差,在遭到晋军的突然攻击,惊慌失措,向后退却,蔡公子卯被杀,军队溃败。陈蔡军队的溃败,动摇了楚军的军心士气。

三、佯退诱敌,攻敌侧翼,两面夹击,导致楚军大败。

晋军右翼上军主将狐毛,竖起两面大旗伪装主将后退,引诱楚左军出击。同时,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用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伪装后面的军队也在撤退,引诱子玉所率的楚右军。子玉不察实情,下令全军追击。

晋军元帅先轸见楚左军被诱出击,便指挥由晋国贵族子弟组成的精锐部队变换阵势,以方阵正面侧击楚左军暴露的右翼。这时,伪装的晋上军停止后退,恢复阵势,配合中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被夹击,大部分被歼灭。子玉看到左右两军都已失败,急忙鸣金收兵,退出战场,才保全中军。城濮之战结束后,子玉推到连谷,自杀而死。

城濮之战,是晋楚中原争霸的一次决战。这场战争,晋文公善于纳谏,精于谋划,体现了孙子兵法里的伐谋、伐交、伐兵思想,也体现了“兵者,诡道也”的用兵方略,值得我们后人研究。当前,一些人质问:孙子兵法等兵书还有意义吗?谋略在现代战争中还有意义吗?城濮之战的古代战例,却给我们很多谋略的启示,闪现着智慧的光芒。试想,如果晋文公不采取谋略,晋国能打败楚国,晋军能打败楚军吗?

相关推荐:

美国吞并夏威夷简史,1800到1969用麻风病消灭九成土著

军统'河内刺汪'失败真相:并非因汪精卫让卧室

你不知道的义和团历史:义和团与洋教堂有何恩怨

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珍妃做了什么?

兰陵王的生母是尼姑?揭秘高长恭人生四大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