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元朝名将贤相史天泽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评价史天泽?史天泽到底是名将贤相还是汉奸?

发布时间:2015-08-07 栏目:专题 投稿:明亮的蚂蚁

天泽是大蒙古帝国和元朝初年著名将领,为蒙古帝国南下攻金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又初为左丞相,治世理政,安邦定国,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史家籍贯为永清,史天泽的曾祖史祖伦是个盗墓贼。他的父亲史秉直听闻蒙古的“太师国王”木华黎统兵南伐,于是招集族人,裹胁当地数千居民,径自到涿州向蒙军投降。木华黎看见有人投降,非常高兴,立即让史秉直在霸州管理附降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的家属,为蒙军做“后勤”工作,还提拔他的大儿子史天倪为“万户”。

天泽,字润甫,是史秉直第三子。此人“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是块冲杀的天生料子。其兄史天倪被武仙诱杀后,史家部曲多亡散。史天泽报仇心切,搜罗大笔金银驮于马上,招兵买马,又得三千蒙古援军,击败武仙手下有名的骁勇之将葛铁枪,乘势破中山,略无极,拔赵州,与二哥史天安会兵一处,并力赶跑了武仙,攻克真定城。

之后,史天泽蒙古灭金的战斗中捷报频传,打得金哀宗弃汴京逃跑。史天泽一路率军紧追,并在蒲城歼灭了金国宰相完颜白撒手下的八万兵,金王朝算是彻底了完了。蔡州之战,史天泽连日血战,最终逼得金哀宗在幽兰轩上吊自杀。灭金后,史天泽又与蒙军杀向南宋。峭石滩一战,杀溺宋兵数万;寿春之战,他又率蒙古把数万宋军驱入淮水中淹死。

蒙哥汗出兵蜀地,史天泽亲统水军,在嘉陵江三败南宋援蜀的大将吕文德,顺流纵击,夺得战舰数百艘。忽必烈继位后,史天泽扈从北进,被封为中书右丞相。史氏家族的政治军事地位开始确立。随后从征阿里不哥,立功甚多。中统二年夏,史天泽拜中书右丞相后,立即实行他的治国方略。并定省规十条,以保证政务畅通。史天泽知无不为,言必考虑其结果,不强行不能行之事。不禁民所必犯,顺应时势,通变制宜。又协调国相德臣之间的关系,使事集功成,泽被百姓。史天泽在任期间,还罢去了一些诸色差役,统一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李璮据山东叛,史天泽亲受忽必烈诏旨,率军讨伐,最终攻克济南,活捉李璮。因怕李璮被押送大都后胡乱牵扯自己及河北的汉将,史天泽越权就地处决。回大都后,一些儒臣上书,说乱事之起,是由于诸侯权重。史天泽忽必烈猜忌汉人,遂上奏:‘兵民之机,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史天泽主动要求解除兵权,“于是史氏子侄即日解兵符者十七人”,看到此举,忽必烈心中暗喜,也为史家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至元元年,元朝加其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如故”。至元三年,史天泽任枢密副使。至元四年,改授中书左丞相。至元十一年,忽必烈下诏派史天泽丞相伯颜一起统领大军,发起对南宋的最后一击。当大军来到郢州,史天泽患病,返至襄阳休养。忽必烈闻讯,立刻派近侍携葡萄酒相赐,并慰勉说:“卿自朕祖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力多矣。又,卿首事南伐,异日功成,皆卿力也。勿以小疾阻行为忧。”

于是,忽必烈派人护送史天泽回真定养病,派去数批御医为其治病。史天泽回真定后不久就病死,年七十四岁,“讣闻,帝震悼,遣近臣赙以白金二千五百两,赠太尉,谥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据传,史天泽四十岁开始读书,尤爱读《资治通鉴》,对书中义理理解透彻,对成败是非,常有自己的见解。正是由于读书明史,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比于郭子仪、曹彬。”这位元朝的“郭子仪”, 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为蒙古军队在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元朝史书和历代名人中,史天泽的评价是极高的,但是在民间却有许多人将史天泽归为“汉奸”一类。这也是围绕在史天泽一生中,最大的一个争议。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针对此事都议论不休,分站两方,唇枪舌战不休。

所谓汉奸,站的是汉族的一方吗,对于己方族人投降敌方,并帮助敌人对付自己人的说法。在百度百科中定义为,“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汉族败类,后引申为出卖中国利益的卖国贼。”这种说法最普遍的时候,便是抗日战争期间。甚至在现今的许多抗日剧中,汉奸的这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

天泽作为历史名人,其“汉奸”的评判争论不休,最主要的是其本人功绩挺大,但是也确实从汉族阵营投降到了蒙古族。虽然如今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但是在当时蒙古族并未加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所以从“汉奸”的定义来看,原本是汉族宋朝人的史天泽加入到了蒙元阵营,随后调转矛头对付宋朝人,的确当的上汉奸之名。

受限制于当时混乱的时局,辽金蒙先后与宋朝对峙,到了金朝还占据宋朝都城。许多汉族人早在几代前就在他国政权下生活,经过长期的磨合,这一部分已经不属于“汉奸”一类。但是史天泽不同,他们家是从父亲和他们开始才投降蒙元的,所以是汉奸无疑。

然而史天泽这个汉奸,却并不应该遭人诟病。古话有言,各为其主。史天泽蒙古人手下讨生活,自然会服从蒙古人的命令。在蒙古进攻南宋的时候,史天泽随从作战。不同于犯下杀戮的外族人,史天泽在攻城之时,不会下达屠城的指令。同时在许多蒙古帝国将领想要屠城警示的时候,史天泽每每都会出来劝阻,力阻杀戮,救活了无数的人。若不是有史天泽的存在,因为战争而死的汉族人数至少要翻个倍。今日指责史天泽汉奸,并对他报以冷言冷语的人,谁能确定自己祖上没有因为史天泽的劝说而留下一命呢?万一还真有,没有史天泽的存在,又哪儿有你呢?

从另一个方面讲,史天泽后来为文臣,也是治世能臣。蒙古帝国是马上民族,也是好战民族。草原民族都有一个共同性,就是征伐。攻打金国、宋朝,乃至于欧洲,蒙古帝国需要的物资储备都不少。尽管后续战争基本靠掠夺当地物资,但是起始物资还是靠中原大地的贫苦农民的。

当时元朝的赋税极重,百姓苦不堪言,还是天泽慷慨解囊,接济大家。随后将治理赋税之事提上议程,实施轻徭薄赋,在战争中受苦之地才渐渐恢复经济。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史天泽这个汉奸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恶。

相关推荐:

宋朝时期,除了岳飞,还有三位死后被追谥“武穆”的名将

曹家因为什么被雍正抄家灭族?曹雪芹最后的结局如何了?

清朝地宫里的女尸为何面目栩栩如生?

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三国第一勇士——吕布

储君之殇:历史上的那些皇帝接班人有多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