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阎锡山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离不开这位小妾的功劳

发布时间:2015-08-10 栏目:专题 投稿:精明的身影

民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军阀,其中执掌山西38年的阎锡山,可以说驰名全国。

生平经历

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清末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的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老阎家的钱庄垮了。阎书堂带儿子逃到太原躲债。1902年,山西武备学堂招生,万喜跟父亲一合计,决定弃商从军。阎书堂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万喜五行缺金,就改名“锡山”——有了“锡山”,万喜再也不担心缺金了。

1904年,阎锡山到日本留学,进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他接受了革命思想,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那时候,他就显示出老于世故的一面。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月28日,阎锡山发动太原起义,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了山西军政府,自己当了都督。阎锡山的同学程潜说,阎“在日本留学时成绩平常,土气十足,谁知回国后,瞬间驰名全国,是日本留学生回国后在政坛上表现最为辉煌的人物”。

执掌山西

一.同蒲窄轨铁路修建

清末民国的中国铁路修建.一则外国人修建.二则国人向外国贷款修建. 以一省之力修筑了长达 860余公的同蒲铁路的,只有山西的阎锡山先生。

1932年阎锡山提出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在经济上要“发展公营事业”,铁路也属于公营事业。要修路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两个测路工程师认为工程艰巨,费用浩大,建议修窄轨,阎分析研究,采用了建议,并于1933年 3月专门编成《山西修筑窄轨铁路之理由》一书,阐明投资少。得利快之好处。为了尽快实现经济效益,实行修成一段,就先行营运。1934年 5月,太原至介休段竣工,7月1日就正式营业,当年就运送旅客76万人,运货57万吨;第二年原平至临汾铺成,就运送旅客 27.5万人,运货 43.5万吨。1935年营业进款额为 178.64万元,货运收入增加 78.7%,纯盈利116. 4万元,同时为了降低筑路费,还采用了兵工修路的方法。

同蒲铁路的快速修建竣工,对于国民政府抗击日寇入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山西,中央军及八路军得以快速入晋参战,全以凭借同蒲铁路快速直达太原,以及大批军火,物资,迟滞日军进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铁路快速修建成功,大大提升了山西人自豪感。

二. 西北实业公司的建立

布衣藏民国山西西北实业公司聘书阎锡山提出“造产救国”、“建设西北”口号。1933年8月1日,西北实业公司正式成立,都是规模较大的工厂,如煤矿、铁矿、炼钢、机器、兵工、化学、机车、耐火、洋灰、电化、发电、造纸、毛织、皮革、印刷、卷烟、火柴等厂.成立了山西省营业公社,整顿了山西省银行,新建了铁路、盐业、垦业等银号,并为“四银行号”成立了实物准备库,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山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资本体系,资产达到 2亿银元。其规模之大,投资之少,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在国内名列前茅。为山西工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太钢、水泥厂、面粉厂、卷烟厂、西山矿等等都是西北实业公司沿革而来。阎锡山一个被历史误解的人。

三.守土抗战

忻口战役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在抗日战争的太原会战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在山西省北部忻口地区抵抗日军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进攻的防御战役。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决定在忻口地区组织防御,但在这次会战中,中央军、晋绥军与八路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以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万余人,创华北战场歼敌之最新纪录。忻口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和不可一世的娇蛮姿态,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也打乱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6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支援了平汉路中国守军的作战,为平汉路中国守军集结、南撤赢得了时间。

忻口战役后日军领山西大部。阎先生退守山西吉县克难坡弹丸之地,8年抗战始终没离山西一步。抗战中沦陷区死守国土的大员,阎先生乃第一人。

四.大兴教育

被称为民国教育的典范。阎锡山曾留学国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治学方面,卓有成效。阎锡山办教育,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搞好山西经济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自1942年开始,山西全境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个百分率,即使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更何况,中国的这一历史时期,正值抗日战争。在一个战争频仍、离乱不断的环境下,一省的入学率还能达到这么高,作为后人的我,除了感佩,还是感佩。

锡山统治时期,山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山西曾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河南、山东、河北等邻省的灾民大量涌入山西,寻求安居乐业之所。布衣儿时居并州路, 附近桥东街、东岗巷等多棚户区,大都是河南、山东、河北人,曾问父亲“他们来太原做什么”。父亲小声说“过去太原好,人们能吃上饭”。

现在山西的资源优势很明显。

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离不开她

此人就是阎锡山小妾徐兰森徐兰森本来姓许,按照当地习俗,小妾进门后,要到正室妻子家里拜见,然后改成正室妻子的姓。阎锡山的妻子家姓徐,她就改名叫徐兰森

在那个年代,小妾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再加上徐竹青很强势,估计徐兰森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但实际上,徐兰森却凭着高智商和高情商,不但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在阎家的地位非常高,一家上下都对她敬重有加。

徐兰森嫁过去之后,阎锡山的父亲就给她立了规矩,将来生下的孩子,都要管徐竹青叫妈,而只能管她叫姨。这要是常人看来,是不能容忍的,但徐兰森却欣然应允。不但这样,连每天的大事小情,徐兰森也都主动去向徐竹青请示,凡是徐竹青交待的事儿,也都是立刻去办理。

徐兰森的生活费不少,除了她每月花销以外,剩下的钱都用在了徐竹青和阎锡山的家人身上,变着法儿地给他们买东西。

有一次,徐竹青的老母亲突然发病,当时徐竹青和阎锡山都不在家,徐兰森就带着医生赶到徐竹青家里看病,又调车把她送到太原最好的医院治疗,天天陪护在病床前,直到老太太病好为止,并支付了老太太所有看病的费用。

徐竹青回家后知道了这件事,对徐兰森非常感激,从此把她当成了亲妹妹看待,什么事都要过来找她商量。一个小妾当到这个份儿上,也算是最高境界了。

这还只是在家事上,在阎锡山的公务上,徐兰森也是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

1934年,宋美龄山西太原办事,顺便游览一下风景,阎锡山就让徐兰森陪同。一路上,徐兰森宋美龄照顾有加,所有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宋美龄对她的印象非常好,还特意在蒋介石面前夸徐兰森,说阎锡山身边有个贤内助。

大家都知道,阎锡山其实跟蒋介石一直都不是很对付,但是,每次到了要闹冲突的时候,宋美龄就会帮阎锡山说几句好话,搞得蒋介石很无奈,连蒋介石侍从室的人都弄糊涂了,不知道宋美龄这是吃了什么药。

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徐兰森

自从在太原宋美龄结识以后,徐兰森就没有断了跟宋美龄的联系,送礼物、送时令水果,宋美龄喜欢旗袍,徐兰森就专门请了一个设计师,几乎一个月就给她送一款,宋美龄越来越喜欢徐兰森,经常打电话和她聊天,专聊外国的那些事儿。

原来,徐兰森为了能稳定这条线,专门找人恶补了一下宋美龄曾经去过的国家的风土人情,这样跟宋美龄聊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锡山有这样一位贤内助,也就难怪他能执掌山西30多年而不倒了。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难得的贤内助,却在1948年就突然病逝了,年仅47岁。

徐兰森的过早去世,让阎锡山大为痛惜,亲书挽联:

上有老,下有小,责任未尽身先逝。

左无从,右无和,余缘未尽影空留。

相关推荐: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诛杀“孔融让梨”的孔融全家

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她是如何成为四大美女

兰陵王的生母是尼姑?揭秘高长恭人生四大谜案

历史揭秘:秦国铁血敢死队杀人犹如'抢红包'

秘史:大清孝庄皇太后为什么死后36年不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