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凌烟阁功臣,为何最后被逼着自杀?

发布时间:2015-08-16 栏目:专题 投稿:眼睛大的月饼

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盛世,李世民更是为二十四功臣建立了凌云阁,可是其中一位功臣,却因为把自己的侄子送上皇位,被皇帝逼着自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此人就是长孙无忌,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身为太宗李世民的巩固之臣,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可谓是位极人臣。

那么为何被逼自杀呢?

事情还得从贞观十七年说起,李世民的长子、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结果事情败露,被废为庶人。在选择新的太子人选时,李世民最初钟意魏王李泰。原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第四子李泰,以及第九子李治。李泰很有才学,深得李世民的喜爱,“魏王泰宠冠诸王”。

按理说李泰、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谁当太子对他而言都一样。但是长孙无忌却坚决反对李泰做太子,坚持主张立晋王李治,“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最终在长孙无忌以及其他朝臣的坚持下,唐太宗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那么长孙无忌为什么这样做呢?其实他本人是有私心的。

魏王李泰本来就得到唐太宗的喜爱,如果立他的话,长孙无忌不仅没法居功,而且不能在新君即位后掌握朝政;而拥立晋王李治则不同,李治原本没机会做太子,是长孙无忌拥戴才上位的,自然对舅舅感恩戴德。此外长孙无忌认为,李治生性软弱,将来自己还能做辅政大臣,执掌朝纲。

到了贞观二十二年,当时已经是司徒、赵国公的长孙无忌又被任命为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而长孙无忌一人执掌三省,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人。第二年,李世民病重,任命长孙无忌、褚遂良作为辅政大臣。李世民死后,李治抱着长孙无忌的脖子痛哭不止,长孙无忌一语定乾坤,将自己的外甥李治推上皇位。

李治做了皇帝,长孙无忌成为辅政,表面上两人的关系非常和谐,“无忌与褚遂良同心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但实际上,唐高宗李治对舅父长孙无忌的专权非常不满。长孙无忌掌握权力后,对政敌进行打击,利用房遗爱谋反案,将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害死。

永徽二年,唐高宗李治对朝廷各衙门的工作非常不满,对长孙无忌说:“闻所在官司,行事犹互观颜面,多不尽公。”没想到长孙无忌不仅没谢罪,还直接顶撞皇帝:“此岂敢言无,然肆情曲法,实亦不敢。至于小小收取人情,恐陛下尚不能免。”唐高宗李治想要乾纲独断,但他必须将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除掉!

最终双方在废立皇后这件事上,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显庆四年,许敬宗上奏称“监察御史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但此时李治的表现却很反常,他竟然没有亲自调查这件事,“帝竟不亲问无忌谋反所由,惟听敬宗诬构之说”,直接将长孙无忌免去官职,流放到黔州。之后朝廷又派人到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缢。凌烟阁第一功臣的人生就这样谢幕了。

后世对于他的评价都很高,张燧曾评价道:长孙无忌、褚遂良之死,世咸悲之。余以为二子均有死道。夫吴王恪,太宗爱子也,太宗高宗太子,又欲立恪。无忌以举棋不定为讽,似矣。而其后也,竟以房遗爱狱诬构吴王,陷之重辟。刘洎,太宗直臣也,洎性疏致祸,理固应耳,而罪不至死。遂良诬以“伊霍”一语,必欲毙之,虽马周强诤不少解。夫此二子者,所谓太宗心膂臣也,一杀其爱子,一贻其主以杀直臣之名。由此观之,武氏之祸,犹为晚也。

至此你对于这位唐朝的名臣长孙无忌,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相关推荐:

大清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清朝为什么叫清朝

刘备摔阿斗的真正原因,绝对不是收买人心那么简单

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代帝王被拍砖时啥表现

愚昧的清朝为何能统治中国300年?因高压统治

慈禧为什么要杀李莲英呢? 死亡真相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