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纵囚事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5-08-20 栏目:专题 投稿:奋斗的超短裙

临近贞观六年的年末,唐太宗李世民一波破天荒的大动作,引起了后世巨大的争议。贞观六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李世民一次亲自录囚。与之前针对具体案件的宽免不同,这一次他换了种玩法,在跟囚犯达成明年秋决前自归的约定后,李世民当即下令将被判死刑的390名囚犯全部释放,让他们回家过最后的团圆年。

“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

如果仅仅从史书的记载读看起来是不是觉得唐太宗胸襟气度特别开阔?特别体谅这些罪犯的疾苦并且对这些罪犯充满了宗教圣母般的宽宏和信任?而这些死囚最终信守诺言如期回来赴死是不是更让人油然升起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去分析就会发现这这件事非常的不可思议,非常的不合常理。

唐太宗方面分析:

首先,唐太宗执政时期确实是严格限制刑法的施用的,但当时还是有那么多人被了死刑。这说明这些人所犯的罪应该不是一般的罪行,至少在当时应该是非常严重的。唐太宗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但对严重犯罪的人同情就是对普通守法百姓的犯罪。这一点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应该是能够想到的。即使他一时头脑发热做出这一决定,当时朝廷上的大臣也不会坐视不理肯定会及时提醒唐太宗的。

其次,唐太宗的人格魅力是不是能够影响到所有囚犯“弃恶从善”?事情发生的贞观六年整个社会最多算是刚刚稳定,百姓对唐太宗能不能达到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准而产生“个人崇拜”?而唐太宗对自己的人格魅力是不是有足够自信能够影响到所有死囚乖乖听话?连宗教里佛陀耶稣都做不到的事唐太宗能做到?这一点估计我们要画个大大的问号。

再次,当时贞观律》差不多刚刚完成,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宗旨。我们现在知道唐太宗是一个非常善于纳谏并能够以身作则的人,而此时的唐太宗做法明显的与当时国家治国基本原则背道而驰是非常违背常理的。

我们再从囚犯方面分析:

记载我们要知道唐太宗放走的可不是几个囚犯而是将近四百个。而且这些人还都是从全国“精挑细选”出来的死囚犯,是当时危害社会最严重的一批人。他们的道德水平多高我们不好说,但估计不会高于当时社会的平均水平。而这些人竟然都能够“诚信”的回来“慷慨赴死”,试想普通人有几个能做得到?

另外,唐太宗可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的帝位,当时玄武门的血腥味都还没有消失。这些道德水平不怎么高的死囚会被这个连兄弟都不放过的唐太宗感动?

贞观七年九月纵囚归来并被大赦后,按理,如此规模的大赦须采用盛大的典礼来宣示德政,但关于此事史书上却没有丝毫记载:既没有相应的诏书指令,贞观君臣也没有留下可供后世品味的“对话录”。此外,致力于总结发扬太宗事迹的《贞观政要》对此事也同样毫无记载

个中缘由不难猜测,这当是太宗为了维护自身形象而有意删略的结果。与此类似的,便是他插手本朝历史书写工作以掩盖玄武门之变真相,并极力凸显自己开国功业等等行为。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次北伐 然而最成功的是明朝北伐 明朝为何能成为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呢?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谁?

所谓蜀汉自诸葛亮死后不设相位的原因

慈禧太后在40岁时就秃头了:竟靠假发瞒过世人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奇人 他的身世终究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