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申不害变法让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却没有改变韩国弱小的形势

发布时间:2015-08-22 栏目:专题 投稿:不安的魔镜

申不害是法家术制派的代表人物,申不变法韩国贵族阶级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法家讲究法术结合,法作为法家统治百姓的方法,术代表的是抑制贵族申不害上位头一年开始大肆压制韩国贵族,整顿官吏,加强君主专制。。而韩国能在众多强国包围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申不害和申不变法

申不害出身低微,曾经是郑国的小吏。公元前376年,韩国灭掉了郑国,申不害由此成为韩人,不过依旧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官员。申不害一直期待有一天能够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君主,实行改革,干一番大事业。时光荏苒,一晃20年过去了,申不害虽然依靠自己的勤勉,官职有所升高,但依旧算不上是一个大人物,满腔才华依旧得不到施展,心中渴望干的大事业依旧是遥遥无期。

公元前354年,强盛的魏国攻打韩国,企图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地盘。韩昭侯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有人说要拼死抵抗,有人说索性向他国求援,有人说干脆不战而降,众说纷纭。申不害则独辟蹊径,献计说:“韩魏两国比邻,魏国强大,韩国相对弱小,我们想要求得生存,外交上应该示弱以换得生存空间。 如果大王您主动去朝见魏国,魏王一定很高兴,这样可以暂时解除韩国面临的危机;而从长远来看,这会进一步刺激魏国扩张的野心,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间接地削弱魏国的势力。

韩昭侯采纳了申不害的建议,亲自拿着朝见天子时所执的玉圭去朝见魏惠王,这就表明韩国十分敬畏魏国,将魏惠王当做天子来看待。骄狂自大的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这次成功的外交斡旋让韩昭侯意识到了申不害的才华,在后来的几年之中,申不害在处理国家事务方面屡次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能力,逐步取得了韩昭侯的信任,成为重要的谋臣。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力排众议,破格提拔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韩国历史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为了增强国力,纷纷开始变法申不害也在韩昭侯的支持之下开始实施变法申不变法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向要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家族开刀。收回了他们的特权,推毁了他们在封地建造的城堡,清理他们的府库财富,用这些财富来补充国库。申不变法的这个内容不仅稳定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还让韩国的实力大大增强。第二,整顿官吏,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官吏们立下功劳就能得到赏赐和提升官职。变法的这个内容不仅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还让韩国显现了兴盛的局面。第三,主动请命,申不害自己命自己担任韩国上将军,把贵族的私家兵收编为国家的军队,和原来的国家军队混编在一起,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让韩国军队的战斗力提高很多。第四,申不害还重视土地问题,主张让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第五,申不害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尤其是制造兵器。

战国时代的特殊形势,加强君主集权统治是各国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当时,君主专制这种政权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力量,在战争状态之下也是最有效的进攻和自卫的组织形式。而要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就必须要打击拥有大量财富和特权的公卿贵族势力。在韩昭侯的支持下,申不害先是收回了韩国三大贵族的特权,收回了他们的封地,将他们的财富充盈国库。这一举措一方面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同时也增强了经济实力。

作为新兴“士”的阶层,申不害主张进行吏治改革,严格官吏的任免制度,废除世禄世卿制,改为根据个人能力和功绩来任免官职,同时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官吏的积极性,提高了办事效率。在吏治改革的同时,申不害还改革了军制,将之前公卿贵族家的私人军队收编为国家军队,并且对国家军队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极大地提高了韩军的战斗力。除此之外,申不害还重视发展生产。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种植粮食,重视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铸业和兵器制造,也正是他的这一系列的重视,使得韩国国力逐渐加强,军事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政治上,申不害的核心变法思想就是“术”,君主要利用“术”来控制大臣,管理国家。“术”其实就是权术,是指君主用以管理、控制、驾驭大臣的手腕和方法。“术”的核心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阳术”,也就是任免、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一是“阴术”,指的是驾驭、防范大臣的手腕。申不害主张君主要“无为”,也就是说君主只需要掌握生杀大权,树立绝对的威严,在具体的事务方面则不需要事必躬亲,只需要将工作交给合适的大臣去处理即可。这就需要在任命大臣的时候选贤任能,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获得适合的官职;君主要负责对群臣进行监督和考察,随时考察臣下是否忠于职守,是否以权谋私。国君要善于采取各种手段控制臣下,随时掌握大臣的行动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臣下的毛病和阴谋。君主不能够过于信任大臣,而是要在他们身边设一些耳目进行监视,在必要的时候既要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笼络,也可能会进行威胁。

申不害实施的“术”治方略应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的发展,韩国的经济,军事实力都得到加强,为韩国成为战国七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一思想最大的弊端在于:过于依靠君主本人的思想和才能,所以在韩昭侯时期,申不害的改革措施颇有成效,但是韩昭侯死后,国家马上衰落了,这暴露出“术”治极大的局限性,这也是韩国为什么自此之后一直积弱,总是处于战国七雄垫底者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刘义隆是谁?宋文帝刘义隆为政举措是什么?有什么贡献?

武则天为人有多凶残:为当皇帝竟然杀死十位至亲。

出诗集、玩音乐、搞收藏,还有什么是明朝太监不会玩的?

隋唐第一高手李元霸,师父为何忠告遇使鎏金镗的,千万手下留情?

历史上的宇文邕怎么死的?兰陵王宇文邕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