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古代朝鲜最长寿的太后,跨越国界的爱情

发布时间:2015-08-23 栏目:专题 投稿:文艺的金针菇

朝鲜的历史文献上有位长寿的太后,她于157岁寿终正寝,但是她却是从中国跨越了国界到韩国去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南部存在着三个部落联盟,分别是马韩、辰韩和弁韩,合称为“三韩”,如今朝鲜民族自称为“三韩后裔”。公元三世纪末期,弁韩部落发展起以金官伽倻为中心的六个联盟,金首露王就是金官伽倻的开创者。金首露王是韩国的金姓始祖,而他又迎娶许黄玉王妃,两人总共育有10子,其中有两个跟着母亲姓许,许黄玉因此成为韩国许姓始祖。因此在古代朝鲜和现代韩国,金许两姓是不允许通婚的。

黄玉东汉建武九年(公元33年)出生于普州,从小生得美貌机灵,而且勤奋好学。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普州等地爆发以雷迁为首的农民起义,朝廷调集重兵平叛,并将“乱民”七千余人迁往江夏,也就是现在的武汉一带,许氏家族便在其中。许黄玉跟随族人一起被押送江夏,沿途受尽官兵欺凌,趁暴动再次发生的时候,许黄玉之兄许宝玉带着许家二十余人将随船官兵杀死,然后夺船东下。纵然天下之大,他们却找不到容身之处,只好一路随风漂流,最终来到朝鲜半岛南端的伽倻国,也就是如今的韩国金海市一带。

伽倻国居民对许家人的态度十分友好,同时他们也为许黄玉的天仙之姿所倾倒,认为她是东渡而来的仙女,一定可以造福这个地方。金海当地行政长官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伽倻国首露王得知后,立即下书传许黄玉进宫,结果一见倾心,便择定吉日举行婚典,从此许黄玉成为伽倻王妃。婚典当日,王宫张灯结彩,伽倻国上下一片欢腾,都在为金首露王迎娶美貌王妃而庆祝。

黄玉最终不负百姓所望,在金首露王治国理政期间尽心辅佐,积极传播东汉的儒道文化和政治制度,并将东汉在农耕、水利、养殖、编织以及冶炼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引入,使伽倻国的经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许黄玉享年157岁,于公元189年3月逝世,谥号“普州太后”,葬在金海龟旨峰,其陵碑上刻的字都是用楷书汉字书写的。如今,韩国金姓和许姓已经超过了600万人,他们都把金首露王和许黄玉尊为先祖。

为隐藏“东汉乱民”的身份,许黄玉一直假装是印度公主,直到临死前才将真实身份和盘托出,告知后人自己的原籍是于郡普州。客观地说,“印度阿瑜陀公主”的这个身份其实是存在很大漏洞的。公元前6世纪,阿瑜陀国被大国摩揭陀所吞灭,公元前5世纪,阿瑜陀城依附于居萨罗国,但在公元前414年同样被摩揭陀所废。许黄玉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公元一世纪中期,当时根本就不存在独立的阿瑜陀政权。况且古印度王室一向只允许近亲通婚以保证血统纯正,不会将公主用于对外和亲。也许许黄玉是看到朝鲜当时与印度没有什么往来,首露王对阿瑜陀的情况并不知晓,所以才故意用这个身份以免被遣送回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韩国汉阳大学教授兼考古学博士金秉模前往四川省进行调查,在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找到了唯一与许黄玉陵墓中“双鱼纹”完全吻合的图案。根据中韩两国专家推断,许黄玉陵碑上镌刻的“普州太后”是其后代在五六百年之后追谥的封号。

从此,瑞云乡的许氏后裔便与韩国许氏宗亲结下深厚情谊。2002年,瑞云乡圆门村许平一行人受到金海市邀请,前往参加“驾洛国(即伽倻国)王妃春享大祭”,受到韩国方面的热情款待。2008年,韩国许氏大宗会会长许德行率宗会成员等人前往许家村许氏大院祭祖,并与村里人进行交流。2014年7月,韩国忠清南道唐津市与资阳市缔结友好城市,并签署了友好关系合作意向书。

除观光旅游和寻根祭祖的人之外,因许黄玉故里受到关注来到资阳的,还有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2014年8月,韩国驻华商务公使衔参赞李镐俊率团前往资阳参访,团员主要为韩国记者及商界人士。虽然是第一次踏上资阳的土地,但一种异样的熟悉之感在众人心底绽放。在这一次参访之后,许多韩国人士和机构组织与资阳结下不解之缘,不仅双方来往明显密切,韩国蔚山广域市青年团还于2016年同资阳安岳许氏宗亲会结为姊妹组织。

历史贡献

黄玉作了三韩伽倻金首露王妃以来,不仅将当时经济发达的东汉农耕、水利、养殖、编织以及冶炼等技术带到了朝鲜半岛,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发展,而且,将东汉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都引入了伽倻国的朝堂。金首露王娶许黄玉之后,国家日益强盛,夫妻恩爱,生儿育女,子孙满堂,享尽人间天伦之乐,许黄玉享年157岁,公元189年3月逝世,谥号“普州太后”,葬金海龟旨峰,其陵碑刻有“驾洛国首露王妃普州太后许氏陵”14字楷书汉字。

对此你对于这位古代朝鲜最长寿的太后,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推荐:

卫子夫可谓千古一后 是汉武帝的最爱 那汉武帝又为什么要杀她?

本属于魏国的人才为何没能在魏国取得成功 而是在秦国取得了成功呢?

故宫牌匾上有一根箭为何200年不摘?有何隐情

升学宴在古代已盛行:分为'文科''武科'

大意失荆州:孙权杀关羽夺荆州都用了哪些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