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李世民为开创贞观之治而采取的三大政策

发布时间:2015-08-28 栏目:专题 投稿:壮观的小懒虫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李世民掌权之初,大唐王朝的官场上荆棘丛生,如果不改变这个局面,就不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李世民收服原来的太子党,文臣也好,武将也罢,这些人又成了贞观之治当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治国的干部队伍也在这个过程中组建起来了。要真正把一个天下治理好,要干的事儿还很多,我们先谈谈李世民采取的三个大政策

第一,宣布停止佛教、道教的改革

早在武德九年,四月份的时候,唐高祖李渊,采取了一个新的宗教政策,就是要求佛教的僧人和道教的道士还俗还俗的比率非常高,天下诸州,每一州只保留一个寺院、道观,首都长安只保留三个,剩下的全部拆掉。每一个寺院、道观里规定和尚、道士的人数,不允许超编,超出编制的一律还俗

根据隋朝的留下的统计资料,在隋文帝和隋炀帝这两个皇帝手里,度牒当和尚的,一共是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度牒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公文上面写好每个僧人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自己的真名、法号、出生地、住在哪里、出家后在哪个寺院、念哪种经文等,不仅如此,还要有官方的印章,这才算是一个合法的僧人。光国家承认资格的和尚就这么多,还不包括没有办手续的和尚,更不包括道教中的道士。

也就是说,李渊推行宗教改革政策的时候,有几十万人受到影响,他们不愿意还俗,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好处,很多好处。古代的老百姓要为国家做贡献,一个是交税,一个是服役,有兵役、徭役,不少家庭被这两个“义务”搞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不过,出家人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件事情。

本来政府强迫出家人还俗,现在新的统治者李世民宣布停止宗教改革,一切照旧。原来全国寺院就有四千多座,都保留了。李世民也知道进行宗教改革,有大量的人口还俗,是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要放弃宗教改革?答案很简单,在李世民心里,经济利益比不过政治利益。

在隋唐时期,除了皇帝建立的官僚系统外,全国性组织就是佛教和道教,能够影响社会舆论的就是佛教和道教。官僚系统内,李世民采取了“既往不咎”的政策,对于有组织、有影响力的宗教李世民也是要争取的。所以李世民这个政策一宣布,那几十万和尚,几十万道士都成了李世民新政权的拥护者,进一步通过宗教影响普通老百姓,收拢人心。

第二,命令天下各级官员上书言事。

大家对朝廷的政策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意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直接给皇帝提出来。大部分官员,特别是中下级官员能对朝廷建言建策的机会不多,现在新的领导人上台了,让大家畅所欲言,这样的话就有一个机会啊,也许你这个建言建策被新皇帝采纳了,你就可以一步登天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这个政策以下来,效果也不错,朝廷的官员们觉得眼睛一亮,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第三,释放所有后宫饲养的那些鹰犬和三千宫女。

李世民明确表示,老皇帝玩的那些东西,全国各地以后不许再进贡了。这两个意义:一是表明,新皇帝李世民跟他老爸李渊不一样。二是前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各地献珍宝玩物,都负担到老百姓身上,这一减免,人民群众是相当称赞的。

一次放出宫女三千人,是“贞观之治”开始时一个很有名的故事,首先,这些宫女不必再担心得不到君王的垂怜,而在深宫寂寞中度过余生,充分反映了新皇帝的仁慈。其次,也体现了新皇帝的节俭,给天下百姓减轻了负担。最后,这些放出去的宫女也能投入到日常生产中去,重新组建家庭,她们的自由,她们对新皇帝的感恩也为新皇帝赢得了民心。

除此之外,鼓励百姓生育,奖励婚嫁等政策都在贞观年间得以实施。唐太宗李世民还将一个地方人口是否增长作为考核当地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经过多年努力,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全国的人口数比唐高祖时期增加了一百八十万户。这三条政策的实施,在稳定天下形势,进行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贞观之治”开了一个好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功高震主却全身而退,看范蠡如何自保?

明朝是被李自成打毁的还是被满清军队打毁的?

成吉思汗怎么死的?成吉思汗墓葬之谜

揭秘 千古饭局:项羽的'鸿门宴'究竟吃的是什么

揭秘古代上岗次数最多的苦命皇后:曾被废立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