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5-08-30 栏目:专题 投稿:开放的台灯

1864年7月,曾国藩、曾国荃统领的湘军,终于攻克了太平天国坚守11年之久的天京。曾经轰轰烈烈、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覆灭。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火席卷了南方诸省,参与人数达到了上千万!而这次的农民起义,对近代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正是太平天国的巨大打击,才让清朝变得更加脆弱,灭亡的更早。虽然这次战争失败了,但也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清政府,为之后的革命提供了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次运动还是失败了,是什么原因,让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覆灭?

定都南京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终于有个强大根据地,但清廷立刻组建了江北和江南大营,对太平天国进行战略围困!这是非常厉害的一招,从定都灭亡,太平天国一直被清廷的战略包围所压制,几乎没有了战略腾挪空间。客观而言,定都南京虽然掌握了江南财富,但战略上没什么优势。在清代后,造船和火炮技术发达,长江根本不算是天堑。南京离江北和中原北方已经不远了,靠近清朝的统治核心,清廷统治百年,僵而不死还是有强大的号召力存在。而且在清廷组织湖南、安徽等地方民团后,南京已经多面受敌,首当其冲。所以,定都天京是一个短浅的最大败笔,战略上处于极大被动。这造成太平天国的地盘最终就在这里,都是内线防守作战,没有派出人马进攻北方,力量在一次次的被动防守中全部消耗殆尽。太平天国应该定都在两广或湖南一带,联通四川贵州以及整个西部。这也能说明,石达开后来出走为什么也是往西打——但此时已经失去了攻占西部的最佳时机,清廷早就缓过气来,并调兵遣将,守株待兔包围石达开。

内讧堕落

天京事变是天国实力转折点,众所周知,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擅自将清算扩大化,杀死了杨秀清部下2万多人——这些都是太平天国的精华。数万精壮士兵和军官就这样死于内讧,这是天国的第一次元气大伤。而第二次,就是石达开带近十万人马出走,为清廷的各个击破天国势力埋下了伏笔。洪秀全的堕落以及昏庸造成了内讧,后来虽然提拔了李秀成,陈玉成等一批青年将领,但大势已去,综合实力已经大伤,靠军事将领已经独木难支,大厦将倾。

没有壮大队伍

太平天国刚开始发动农民是为了吃饱饭,为了生存。到了后来,洪秀全大肆封王,稳固了天国的上层,却没有回应中下层的诉求(耕者有其田)。太平天国建立起来的拜上帝教,消灭家庭结构,消灭传统文化,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没有团结到。所以,天国在内讧和一次次的交战中,实力不断被削弱,国运衰微如烛,最终在清廷和其他势力绞杀下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养尊处优的慈禧太后是如何上厕所的,竟然有这么大排场

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数是怎么估算出来的?

商朝灭亡的原因探究:武装奴隶不可能帮助奴隶主

鸡父之战的战争经过:吴军是如何击败楚联军?

为什么明清时期中国枪炮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