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古代庙号 年号 谥号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15-08-30 栏目:专题 投稿:清新的草丛

古代皇帝驾崩之后一般都会得到两个称号,一个叫“庙号”,一个叫“谥号”,而我们现在叫的皇帝一般都是某某帝、某某宗、某某祖,这么多称呼确实搞得现代人很头晕,在这里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庙号

庙号是起源于商代,是君王驾崩后被供奉于宗庙中的名字。比如说“某某宗”“某某祖”都是庙号

通常情况下,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都被称之为“某某祖”,开国皇帝的祖先也被追封为“某某祖”。比如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叫汉太祖(《史记》中称其为“汉高祖”,但实际上刘邦的庙号是“太祖”),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叫明太祖

除了开国皇帝以外,其他的皇帝都叫“某某宗”,比如宋太宗赵匡义、清高宗乾隆。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如此,在实际中许多朝代都出现了多个“祖”,特别是清代。

清朝除了开国君主太祖努尔哈赤外,还有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总共出现了三个“祖”,简直就是泛滥。

明代也出现了两个“祖”,一个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另一个则是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嘉靖皇帝追加的)。

不过大多数朝代还是严格按照规矩来的,只有一个太祖”或“高祖”,其他的皇帝都叫“宗”。至于“太祖”和“高祖”的区别?这篇文章就不讲了,比较麻烦。

但是在隋代之前,庙号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周朝和秦朝就直接废除了庙号,直到汉朝才开始恢复,而且必须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才有庙号比如汉武帝刘彻,“武帝”是他的谥号,而他的庙号叫“汉世宗”。

但是汉武帝的亲爹汉景帝刘启就没有庙号,刘启驾崩后只有一个“孝景皇帝”的谥号

因为汉朝大臣认为,正是由于汉景帝的决策失误,才引发了七国之乱,导致宗室自相残杀,这是汉景帝的一大过错,因此大臣们决定不给他庙号

所以从汉朝到隋朝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如果一个皇帝的工作不出色,那么他连个庙号都没有。直到从隋朝开始,每个皇帝才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庙号

谥号

谥号是周朝发明的,周朝建立后放弃了商代的庙号,转而使用谥号称呼先王。

谥号带有很强的评价性质,是对一个君主生前所作所为的盖棺定论。后连衍生至诸侯、王公、大臣死后都会给个谥号

当然谥号是有好坏之分,分:上谥、下谥、平谥,这个就看君主生前的人缘了。比如导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周王姬宫湦,其死后就被上谥号为“幽”,后世称之为周幽王。这个“幽”字在谥号中就不是什么好词儿,表示“壅遏不通”。

谥号周朝开始一直到清末,几乎每一位君主都会有(秦朝除外,秦朝即无庙号,也无谥号)。所以对于一些没有庙号皇帝,我们就以谥号称呼他。

后来为了统一称呼,索性对唐朝以的前所有皇帝都用谥号称呼,以免发生混乱。而唐朝以后(包含唐朝)的皇帝则都用庙号称呼

所以即便汉武帝庙号“世宗”,但我们也很少称呼他为汉世宗,基本上都叫他汉武帝

到了明代,朱元璋又立了个新规矩,一个皇帝只允许拥有一个年号(此前皇帝年号可以随便换)。于是此后的明清两朝皆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比如永乐皇帝、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等。

不过要说清一点,“庙号”和“谥号”都是在皇帝百年后才追加的,是在祭祀时使用的,皇帝生前是不可能有的。但“年号”在皇帝继位时就有了,而且必须得有。

古语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皆中国古代国粹,并已伴随专制时代之结束而寿终正寝,飘然而去。今朝予以审视回味,其感受如何,评价怎样,必定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甄嬛是历史上的谁?甄嬛与皇帝的儿子是否继位?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三十万军队,为何至死都未用?

解密:顺治皇帝去世前为什么不愿传位于康熙?

刘备的好色生活:拿夫人裸体和玉人相比

岳飞之死 岳飞的部下中有哪些大将背叛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