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走路行车方向和现在完全相反 发生了什么改变了当时的行走方向呢

发布时间:2015-09-02 栏目:专题 投稿:英俊的发卡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有两种道路通行的方向,一种是我国所使用的靠右行驶,一种就是由英国所代表的靠左行驶,按照世界范围使用的通行方向靠右行驶的国家在全球的占比为三分之二,属于主流选择。靠左行驶的则为剩下的三分之一了。

但在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周、秦、汉时,是“以右为尊”的,从东汉至隋唐、两宋,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而元朝又规定“以右为尊”,到了明清又改为“以左为尊”。

但是,“以右为尊”的传统在一个地方却不适用,那就是乘车和走路之时。古代人们乘车出行,如果是日常出行,几个人一起同乘,那么坐在左边的人一定是尊长。如果是战车,那么靠左的人也一定是军官,靠右的人才是卫士。当时军中尚右,本来以右为尊,为什么让军官坐在左边呢?答案很简单:为了安全。因为古时战车均靠左行驶,在战场上坐在左边要相对安全些。

而且,古时的人骑马,习惯是左脚先上马镫,右脚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的左边上马;再者,士兵作战的姿势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缰,所以,要想在战场上方便刺杀对手,也是得靠在路左。

此外,在古代官道旁的“堠子”,即里程碑,均是在路的左边。而里程碑之所以靠左,就是因为人们走路习惯靠左,才方便察看。当然,右边也有里程碑,那不过是给对面来的行人看的。其实对于对面的行人而言,他们要看的里程碑也是在左边

有人说,现在中国人之所以靠右行驶,是从古代行军规则演变过来的,古代行军,右手拿兵器,如果靠左走,容易伤着自己人,所以行军都靠右。这个说法太想当然,明朝名将戚继光写《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并不要求靠右行军,而是左军靠左,右军靠右,所谓“雁行于左右”。

虽然古时的人出行都习惯靠左走,但是在进出城池、宫殿和房屋时,还是会有所不同,唐代以前也尚无明确规定。刚开始时,各朝各国都是派专门人员在人群稠密时进行指挥和疏导,结果效果并不很好,因为进出都在一处,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到了唐代,随着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兴起,每天进出城门的人数的增多,在太宗时期就特别颁布了法案,要求出入城门必须按“入由左,出由右”的规定进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对交通“来左去右”的规定,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南宋理学家朱熹还曾以“靠左走”为例,向弟子阐明了“君子不欺暗室”的典故。朱熹出门走路,必定靠左。有一天,他和众弟子行走在山路之上,弟子发现老师一直靠着左边行走,因为左边靠近悬崖边较危险,于是,弟子就劝老师说:“老师,您走官道靠左,是怕跟人撞车,怎么走羊肠小道也靠左呢?这小路上又没马车,哪边好走就走哪边啊。”而朱熹却说:“君子为人处事,讲究不欺暗室,人前人后得一个样,有人管没人管都要一个样。虽然这是小路,咱也得按照走大路的规矩走,这样才有助于修身。”然后,他又教导学生:“一个人要想做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就得高一些,走路靠左就行了吗?这远远不够,你得走在长辈后面,以显示对人家的尊敬。如果长辈要求你与他并排,你最好也得走在他的右边,以便保护人家。”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在宋代靠左走早已成为了社会习惯。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现在交通规则是靠右走的呢?

在我国,靠右走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当时政府成立了巡警部,用洋人做顾问,颁布的交通规章完全是欧洲式的,所以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但人们这个自古来靠左走的习惯可不是一下就能变得过来的,变不过来,路上就得乱。像晚清大报《新闻报》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1908年3月17日,两个法国人驾驶汽车从上海去杭州观光,在杭州城外出了事儿,他们的汽车按照新交规靠右走,对面的人力车却还依老习惯靠左走,结果两方相撞,人力车夫当场死亡。

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后来,国民政府制定的《国道交通规则》,汪伪政府制定的《卫兵指挥交通规则》,都要求行人和汽车均靠右行驶,若想超车,必须从左方加速,这跟我们今天的交通规则是一样的。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便延习了这一规则,因此,我们现在就是靠右走的。

相对来说感觉还是靠右行走比较舒服些,也许是习惯使然,现在看着行人们都在有条不紊的靠右行走着,特别是人流量比较大的时候也算是一道风景线了。

相关推荐:

未解之谜:希特勒的南极洲计划

揭秘:一个真实的刘备,是什么样子的?毁三观!

我眼中《三国演义》的不妥之处

东汉郡国诸侯谱系补表

为何汉武帝武则天朱元璋主政时期告密之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