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最节俭的开国皇帝,连死后都只是纸衣瓦棺

发布时间:2015-09-06 栏目:专题 投稿:自信的魔镜

柴荣可以坐上后周的皇位,并不是因为他爹是后周皇帝。相反柴荣的祖上只是豪族,后来家道中落了,柴荣便投靠了郭威郭威与妻子恩爱多年却没有生下一子,于是收养了柴荣做儿子。郭威建立后周之后,没多久就病逝了,养子柴荣就成为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今天要说的就是郭威这个人。他作为后周开国君王,却淡泊名利,极度节俭,甚至在死后,也不愿意铺张,只愿意用纸衣和瓦棺入葬。

郭威的父亲在他只有几岁时便被刘仁恭给杀了,母亲在逃亡的路上病逝,他是由姨母抚养长大的。郭威长大后,做了李继韬的牙兵,后李继韬被其他人杀了,郭威辗转又去了后汉辅助刘知远刘知远知道郭威忠厚可靠,便把他当做自己的心腹,经常委以郭威重任,甚至让郭威统帅自己的亲军。

有一次,刘知远看到吐谷浑的军队在太原驻兵,不仅军力强而且军中财物很多,于是他想收服这只军队,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还可以防止他们跟契丹军勾结。郭威知道他的想法后,献上一个计谋,他让刘知远随便找个借口,诛杀吐谷浑的首领,再趁乱霸占他们的物资,这样一来军队没了将领又吃不饱的,自然愿意跟着新领导了。于是刘知远就这样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刘知远死后,李守贞等人造反,郭威率军平乱,立下大功。在与叛军交战时,郭威从不摆架子,反而平易近人,愿意和手下一起吃苦,看到有负伤的伙伴,他就亲自去慰问。郭威还会接受官职比他低的人的建议,从不嫉妒他人,没有狭隘之心。就这样,郭威得到了全军上下的拥戴。

叛乱终于安定了,立下大功的郭威没有借此向新皇刘承祐邀功。而当刘承祐想要封赏他时,郭威却说能打赢这场仗都是手下士兵的功劳,让皇上去赏赐他们。尽管郭威表现得如此不在乎名利,却还是被皇上猜忌,甚至想要杀掉郭威郭威无奈,只能起兵造反,刘承祐一急之下把郭威家中两个刚出世没多久的孩子杀了。

结果刘承祐不是郭威的对手,后汉军兵败如山倒,郭威带兵杀入汴京,夺取政权,在公元951这一年,黄袍加身,建立大周,以汴京为首都。为什么叫后周呢?因为郭威说自己家族就是虢叔的后人。虢叔是何人呢?他是周文王的弟弟。

郭威做了皇帝后,认真治国。对于那些有才德的贤臣重用有加,经常让他们上书谏言,指出国家有哪些不足,或者直接指出自己的不是。他还重视减轻后周人民的税赋,并且自己带头,下令不准官员进贡珍宝。郭威为了底下的臣子更好地执行这个命令,还让人把宫里的各种珍宝打碎,说,一旦当上的帝王,怎么能用这么奢华的东西呢?除次之外,他还经常去祭拜孔子,提倡要以孔子的思想治理国事。

自从郭威以儒家的思想治国后,把之前后汉的那些酷刑都废除,比如,那时有偷盗的,就算是只偷了一文钱,也要被处死;私自买卖牛皮的,就算是一寸,也要判死刑……郭威就把这些律例通通都改了。

据说郭威深爱他的妻子柴氏,柴氏陪伴他从少年到皇帝,可谓是情深义重。只是柴氏在郭威称帝后不久就死了,郭威常常思念她,以至于不愿再立新的皇后,而一直收养的义子柴荣本身也很有才能,于是干脆就把柴荣定为日后的继承人。

郭威病逝前,曾经嘱托柴荣和大臣,让他们在主持自己的丧事时一定不能铺张,能多简单就多简单,不要劳师动众。最后郭威干脆说寿衣用纸衣代替,不能奢华,棺木就用瓦棺好了。也不要叫宫人过来守陵,就让附近的百姓守吧,但是记得之后要免除他们的徭役……如果每年能来扫墓就扫吧,不能来的话遥遥一拜就行了……

郭威这种做法,跟汉文帝挺像的。汉文帝死后,也是简简单单地下葬,陵墓一直完整无损,而郭威征战那么多年,看过太多奢华无比的墓葬却惨遭到盗贼,于是深有体会。

如今郭威的墓位于河南新郑,一直以来都保存地比较好。据说郭威死后多年,后周被灭之后,曾经有人到他墓前题词,大意是怀念他在时的勤俭治国,而死后,国破之外,只剩下孤坟一座,无比凄凉。

相关推荐:

被毒死的唐朝皇帝李显有什么故事,李显故居在哪里

鲁肃为何向刘备推荐庞统?

武则天所立的无字碑究竟是何用意?毛主席的一番话最为可靠

一代杀神白起被范雎所害 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皇帝眼中的魅力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