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覆灭!

发布时间:2015-09-07 栏目:专题 投稿:飘逸的百褶裙

1368年,朱元璋撵走了统治中国97年的异族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帝国。

1644年,朱由检吊死煤山,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帝国从这个星球上覆灭了。

一个末代帝王,往往是要承担王朝覆灭的责任的,但是一般来说,人们对于朱由检的评价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时”。

历史事件往往是多因一果,那麽大明王朝覆灭,都有哪些原因呢?

一、马尔萨斯陷阱尽

中国历史有一个死循环:

因为人多众多——粮食消耗量巨大——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开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率高——产出了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人口更加稠密——对粮食的需求更多……

总有一刻,粮食的供应量跟不上人口的增长,为了争夺生存资源,饥荒和战争必然会接踵而至。

插叙——

这种问题不仅中国有,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

世纪中叶爱尔兰发生大饥荒,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7世纪。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美洲发现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这些高产粮食作物。

1588年,马铃薯最先到达爱尔兰,经常闹饥荒的爱尔兰人发现,马铃薯可以拯救了他们,

每亩土地可以产出燕麦等谷物不到一吨,但是可以产出六吨左右的马铃薯马铃薯比起其他农作物更易生长,收成也更高,即使其他农作物歉收,马铃薯仍有收成。1760年爱尔兰人口150万,而在1841年已经攀升至810万!

1845年的大饥荒,导致爱尔兰岛800万人口锐减四分之一,100多万人丧命,迫使近200万人背井离乡。

——插叙毕

到了晚明,中国人口逼近2亿,然而粮食增长空间耗尽,花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均在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如果当时明政府向欧洲那样强行在西北推广这些高产的农作物,缓解极度紧张的粮食问题,或许可以王朝覆灭的时间向后推上一二百年。

插叙——

所谓康乾盛世,它们的基础,就是红薯土豆。

满清之所以没有向元朝那样,百年覆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乾隆年间的时候,粮食危机已经得到了缓解,正是因为这些高产作物遍植中国,这才导致从西汉末到明末从未超过2亿的中国人口,在乾隆六十年达到前所未有的2.9亿。

盛世,不是因为帝王将相,而是因为红薯土豆。

——插叙毕

二、遭遇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

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据史料记载,1670年冬大寒,长江封冻“匝月不解”,浙江嘉善十二月朔大风冰冻,河港封冻如平地。浙江嘉善是嘉兴的一个县,在温暖的江南,河港竟然能封冻,并且还能走路,可见当时气候有多冷!

明清小冰期时,由于温度的下降和干冷天气的持续,中国农业经济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异常天气,广州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清朝初年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中提到,江西的柑橘,向来是贡品,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末清初,橘子常常被冻死,受到打击的橘农都不敢再种橘子。

明清小冰河期的到来,首先是给农业带来了灾难,之后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在明代中叶,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为了改善处境,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南下,说到底,还是为了夺取生存资源。

遭遇小冰河期,摧毁的明朝政权。

3.朝廷没钱了

就和普通家族企业一样,一旦没钱,那就只好破产。

中国农业社会,朝廷的主要收入是农业税,而明朝农业税,收得很低。

黄仁宇认为,批评明朝赋税过重的学者多是出自道德层面,关心的是揭露统治者的贪婪和民众艰辛,而不是去探讨税收制度本身的问题。

黄仁宇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用大量详实的数字考证,得出结论,明朝的赋税并不重,而且经常收不上来税,清初为修生养息,将税率定在等同明代万历年间,也说明了明朝税率之低。

农业税收不上来没关系,因为明末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降低,商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增加,到了崇祯朝,打仗没钱,赈灾没钱,而江南富商巨贾一掷就是几十万两,上百万两,皇上想增加赋税立刻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我们在课本上都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我们的历史课本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却是高度凝练,这一句话概括了明末时期商业的发达,商人从海外贸易中赚取巨额资金,但是明朝没有工商业税,没有海关税……这么大一个帝国,靠农业税苦苦支撑。

万历曾经为了增加收入,于是开征矿税,结果清流大臣们唆使地方官杀税使……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上自诩为清流的东林党人不能与时俱进,抱残守缺

4.张居正改革的不良后果

在张居正之前的中国税收,主要是实物税,官员收上来的多是各地土特产,张居正一条鞭法将实物改为用钱交税。

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讲的是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

粮食的时候,粮商就趁机压价,底层农民被商人盘剥的,比被国家盘剥的还要厉害。

张居正的赋税改革相当于是鼓励种植经济作物而不种植粮食,因为前者更容易换钱,交税之后自己所得更多,但是这个结果就是,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

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因为税收制度进了一小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5.核心价值观的崩溃

国家是一个虚构的共同体,当虚构出来的概念不被人所相信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就没有挣扎的解体了。

大明王朝是这样,苏联也是这样。

关于这个话题,我在上一篇文章详细讲过,这里不在重复。

啰嗦几句这篇是重读《万历十五年》的最后一篇,所以聊了聊明末覆灭的话题。除了我今天说的这些理由,还有党政啊、豪强兼并土地啊、明末官民比的畸形啊等很多观点。

关于这个话题,向来见仁见智,我相信每个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那麽,你觉得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日本献给李世民两名日本的绝色美女 次日李世民直接下令把她们关进铁笼子

《水浒传》太尉高俅简介 高俅是怎么死的?

青铜器造假大揭秘-青铜器鉴定从辨识铜锈开始

清朝入关后十帝仅四人曾大婚 媒人尊称“天使”

曹操为何杀死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