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古时候考试需要准备什么?清朝考试就已经出现“准考证”了?

发布时间:2015-09-17 栏目:专题 投稿:稳重的汽车

现在各种考试五花八门,特别是高考这件事,考生除了准备强大的心灵素质之外当然还需要准备很多的东西。听起来的确是挺麻烦,但是作为人生中一件大事,就算是再麻烦也得准备啊,这就叫做高考必备。那么小编想知道在古代考生考试时候是不是也一样要准备很多东西呢?古代考生“装备”也大有讲究。秦淮区文化局局长赵久明告诉记者,即将建成的科举博物馆内的展品除了有科举书籍、试卷等等以外,还有大量考生的装备

考生考试一共有四场,开考前一天下午,考生必须静卧休息,等到夜晚三更的时候考场放头炮,店主或者家人就叫考生起床,然后梳洗吃饭,到了四更考场放二炮,考生就出发,到考场外面等候。等到考场放三炮,主考就坐,开始点名,这时候考生就鱼贯入内,领取卷子各自进各自的号舍,考场清场封门。

五更开始出题,考生看题后开始答卷,一直要答到黄昏时候才放头牌,就是第一次放出考生,然后考场又关闭。到了吃晚饭时,放二牌,半夜时放三牌。三牌之后考场的门就不再关了,这时候没有答完卷子的考生已经寥寥无几。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古代考场会实行糊名制和誊录制,把考生姓名封住,考卷也派八百多个人用红笔重新誊抄,这就叫“朱卷”,原先考生自己写的叫“墨卷”。这是为了防止考生买通考官,这样考官就不能认出考生的笔迹了。

明清的科举“安检”十分严格,要求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除了在进场前由卫兵仔细搜查外,清代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考生作弊一旦被发现,后果相当严重。轻则取消读书的资格,发配边疆,重则有牢狱之灾,以致脑袋掉地。

清朝已经出现考场须知,明令禁止“枪手”入内。为了验明正身,古代考场也有“准考证”,上面写清楚名字,描述一下体貌特征,另外,考生得找人证明你是考生本人,考生考场中的座位号写在“浮票”上,当时贡院按照千字文的顺序给每个小考场命了名,“天地玄皇宇宙洪荒……秋收冬藏”。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考生考试的一些要准备东西了。这样看起来甚至比我们现在社会还要麻烦呢?

相关推荐:

江东小霸王孙策如果没被刺杀,能否完成三国统一的大业?

鸿钧道祖 都知道在上古神灵中排第一,创始元灵更厉害!为什么?

陈炯明让伍廷芳去劝说孙中山 而伍活活被气死了!

揭秘三国奇女子王异和马超究竟是什么关系?

隋唐官二代李密为何亡命两年多最后却成了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