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作为诸葛亮继承人的姜维他北伐和诸葛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5-09-19 栏目:专题 投稿:高贵的皮皮虾

姜维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弟子,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自然就成了他的继承人。他年轻有为,有抱负,有品德,有谋略,又身怀上乘武功。他和诸葛亮一样,也曾多次得进行北伐战争,在公元238年到262年之后,姜维一共进行了11次的北伐真正。从这些战争中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精髓,但是与诸葛亮的北伐战争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姜维北伐诸葛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诸葛亮的北伐是彰显蜀汉的力量。第一次北伐虽然最终失利,但依然获得了很大的影响,让东吴对其不敢小视,分担了东吴面对曹魏的压力,稳固了两国联盟,更让曹魏从此不敢小觑蜀汉,不敢冒然南征,为蜀汉赢得喘息的机会。姜维北伐没有长远规划,仅为扩大个人影响。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胜少败多,但收获依然巨大,动用的力量在蜀汉政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只以扩大影响和震惊曹魏为主,无意与曹魏僵持。姜维的九次北伐,几乎是动用了蜀汉能够动用的力量,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这样的北伐其实是不留后路,到后来就落入黔驴技穷的地步,一举被人歼灭。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练兵为主,蜀汉政权也因此进入了相对的稳定时期姜维北伐,在蒋琬、费祎时期都是反对的,不计后果,导致民怨沸腾,连内政都乱了。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与东吴北伐整体行动的一部分,与东吴北伐往往是相互响应,有章可循,同时也是进退自如,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所有的北伐,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自己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姜维却执意北伐,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东吴不肯出兵相助只求自保,最终导致蜀汉消耗尽了国力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的北伐有一定的民意基础,曹魏初定,虽然进入曹叡时期,但曹魏取代汉朝之举还依然成为天下议论的话题,所以诸葛北伐高举的是“讨贼兴汉”的旗帜还依然很有影响,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姜维时期,天下去汉已久远,曹魏统治的北方包括西域已进入稳定时期,特别是老百姓已开始渴望和平,希望天下统一,所以姜维北伐,已无民意基础。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失败居多,但是损失并不大,但是姜维北伐蜀汉陷入不义的地步,国家经济被拖累,内政混乱,又不得民心,所以姜维最后被反兵诛杀也是因为这个问题。诸葛亮的北伐姜维北伐有着根本的不同所以评价也会不同

相关推荐:

蜀汉灭国之后为什么只有关羽后代被灭族?

军舰级别的阿波丸号为什么三分钟就被击败了并且日本人还不敢派人打捞?

垂沙之战的历史评价:楚国舍弃了大片边境领土

虞姬死后身首异处之谜:虞姬最终被埋在哪?

满清时期经济的畸形发展:整个国家穷的只剩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