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为了救兄弟的性命,该把爱妾和娇妻送给和尚和道士吗?

发布时间:2015-11-16 栏目:专题 投稿:细心的自行车

说个故事。

是个官。

清朝的。他的官呢,不是考进士得来了,也不是考举人得来的,而是捐来的。

捐官不是新鲜事,据说,西汉时,汉武帝因为喜好开边,粮与钱皆不够用,于是想出个办法,捐粮捐钱,就可以给个官做。后世沿袭此例,直到清朝,集其大成。

如果说清朝之前,这条路,虽然可走,但终究不是正途,非但那些通过正规考试的人看不上他们,连他们自己,也觉得矮了一截。士农工商嘛,做生意,有钱,了不起?读书种田,才是好事。

不过到了清朝捐官像科举一样,也成了朝廷正式选官之方式,而且是明明白白的。有研究者称,乾隆时,20担米,就可以担县丞一个。20担,才2000斤左右啊,多种几亩田的佃户,省吃俭用,用不了几年,也能去搞个官做做了,跟租田给自己的老爷,平起平坐了。

这种官,当然不是买了就能升堂的。咱们读清朝时的故事,见得比较多的一个词,就是候补啊。

得等。

比如,你候补了某地的知府知府大人,还没死啦,还没升官啦,还没降职啦……你就候着吧。哪怕他终于扫地走人了、高升了,你前面,还几十上百个候补在排着队呢。

所以,这些捐官候补的,就得想办法,快点搞个实缺啊,否则,捐官的钱,啥时候才回得来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得先是知府呀。

于是,这个家伙,买了些礼物,到上级家去拜访,将自己写的诗呈给上级。他知道上级文化人出身,好这口,说不定,人家一高兴,先给你个机会呢?

上级一句句读下来,当看到一句“舍地江南没,家兄塞北亡”时,不禁面色凄然,关切地说,想不到,你的家世竟然如此之惨啊。

这家伙,如果撒个谎,眼泪一流,这实缺,说不定,就来得快了;哪晓得,他某根筋太直,回道,其实没有啦,只是为了诗作得工整,才这样写的。

这可把上级气坏了,这是欺瞒啊,你就继续等吧你。

没多久,这事就传遍了当地。读了点书的,无不将之当成笑话(这个故事,就被清朝人,记载在了笑话书《嘻谈录》上),有好事者跟他说,其实啊,你应该写“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好歹能救你两兄弟的性命啊。

不过,绿帽子戴着,一下还两顶,更不好受啊。

屏山石

历史与现实

相关推荐:

韩信为刘邦平定天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最后却因谋反罪被冤杀 死于非命 韩信和刘邦之间到底是谁辜负了谁?

历史上10大最无耻的科学诈骗,有人惭愧自杀,有人当天认错

历史揭秘:乾隆时期涉及的文字狱的11宗冤案

康熙帝的四大辅政大臣都是谁 为什么顺治挑他们

万国来朝:各朝皇帝的面子工程贯穿整个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