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西汉吕后专权:历史上第一个准女皇

发布时间:2015-11-26 栏目:专题 投稿:俏皮的中心

文丨巫解

吕后姓吕名雉,是高祖刘邦发迹之前的糟糠之妻。这个女人不简单,不但有智谋,而且颇有大男子的果敢。在刘邦皇帝生涯中,她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其中,最牛逼的代表作当属计杀韩信。

刘邦驾崩之后,太子即位,这就是他和吕后的儿子——惠帝

惠帝年轻,而且性格懦弱,所以,攥着大权、掌控大局的其实是幕后的吕后。

刘邦近似,吕后也是个狠角色。这大概是日久天长的熏陶所致。

刘邦死后,吕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以及他们的儿子赵王如意。

吕后为什么如此痛恨戚夫人呢?因为,刘邦活着的时候,她曾经恃宠而骄,很不把又老又丑的吕后放在眼里,最关键的是,在她的纠缠下,刘邦差点废了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吕后的儿子),而改立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多亏了大臣们的力争,才未能得逞。

也许,别的还可以原谅,这改立太子的事却是万万原谅不得的,因为自古母以子贵,这关系到吕后的根本地位。因此,吕后对戚夫人及赵王如意可谓恨之入骨。

那吕后是怎么报复这娘俩的呢?

首先,吕后派人把戚夫人囚禁起来,接着,急召赵王进宫。当时,赵王在他的属地赵,赵国的丞相建平侯周昌知道赵王此去京城凶多吉少,于是,想尽办法替赵王找不去的理由。吕后听后十分恼怒,于是就来了个釜底抽薪,先派人把周昌召到京城,然后又派人去召赵王

赵王年龄尚小,没了周昌,他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抗旨了,只好起身赴京。

惠帝一直和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赵王感情不错,他也知道自己的亲妈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痛恨不已,于是,怕赵王遭遇不测,他就一直把赵王弄在身边,同饮同食同眠。这样一来,吕后就不好下手了。

可百密一疏,有一天,惠帝起早去打猎,看赵王睡得正香,就没人心打扰他,自己起床走了。可就是一个空挡,就让吕后把握住了。他立即派人赐给赵王一杯酒,对说大清晨空肚子喝酒有害健康,可吕后赐的酒,他赵王有十个脑袋也不敢不喝啊。

一杯饮尽,赵王立即就挂了。没错,正如你所猜的那样,这是杯毒酒。

惠帝打猎归来,听说此事后,十分懊悔。以他的性格,肯定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同时对吕后的行为深恶痛绝,却也肯定不敢说出来。

解决了戚夫人的儿子之后,接下来就轮着戚夫人自己了。和对付赵王相比,吕后对付戚夫人的手段那是相当残忍啊,它真正印证了一句古语:最毒妇人心。而且,妇人对妇人的毒,更是毒中之毒。

吕后先是派人砍断戚夫人的手脚,并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上哑药,扔到猪圈里,叫她“人彘”,也就是人不人、猪不猪的意思。

这样还不算,大概是为了锻炼惠帝的神经,过了几天,她竟然叫上惠帝一起去观赏。惠帝看了,开始没认出这是什么东西。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于是心理一下子崩溃了,大哭起来,从此就病倒了,一年多不能起来。

对于一个善良、脆弱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种心理上的摧残。

惠帝一病不起,同时对自己的亲妈也算是深恶痛绝了。到什么程度呢?他居然派人去给吕后捎话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你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皇帝我是不正经当了,至于母子关系,也濒临断绝的边缘。后果这么严重,肯定是吕后之前未料到的。

从此,惠帝每天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算是一直休着病假。

精神上的不爽加上身体上的自我摧残,不多久,惠帝就死了。他年幼的儿子,也就是吕后的孙子即位。

惠帝一死,吕后就没儿子可以依靠了,而孙子年龄又小,没办法,要想继续掌握住大权,只能依靠自己娘家人了。

于是,吕后就像封诸吕为王,并授以重任。

但是,要立诸吕为王,必须先过大臣这一关。为什么呢?因为刘邦活着的时候曾立下个规矩,‘不是刘氏子弟却称王的,天下共同诛讨他’。现在如果封吕氏为王就是违背了高祖皇帝的誓约。因此,耿直的右丞相王陵坚决不同意,但比较圆滑的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都表示同意。

于是,王陵责备陈平、周勃:“当初跟高帝歃血盟誓时,你们难道不在吗?如今高帝去世,太后是临朝执政的女主,却要封吕氏子弟为王。你们竟然纵容她的私欲,迎合她的心愿,违背与高帝立下的誓约,将来还有什么脸面见高帝于黄泉之下呢?”

陈平、周勃就笑眯眯地说:“如今在朝廷上当面反驳,据理诤谏,我们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汉天下,安定刘氏后代,您又比不上我们。”

这话说得很明确,你王陵是耿直,可不懂脑筋急转弯,而我俩玩的是曲线救国的迂回路线,你不懂。

话说到这份上,王陵就无话可答了。

没多久,吕后就把让她不爽的王陵的右丞相给罢免了,只给了个太傅的虚职,也就是皇帝当老师。

王陵比较生猛,心想,老子不伺候了。于是就称病免职回乡了。吕后任命左丞相陈平做了右丞相。

障碍铲平了,接下来就是封诸吕为王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吕后先追尊郦侯吕台的父亲吕泽为悼武王,由此开头,封郦侯吕台为吕王, 吕台去世后,谥为肃王,他的儿子吕嘉接替为王。后来,吕后又说吕王吕嘉行为骄横跋扈,就废了他,改封吕台的弟弟吕产为吕王。

没多久,吕后又封她的妹妹吕嬃(须)为临光侯,封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

在这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证明吕后掌控的权力的确是登峰造极。

前文说过,惠帝死后,年幼的太子被立为皇帝。但这个皇帝身上有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原来,他本来是惠帝一个妃子所生,但由于惠帝的皇后没有儿子于是就假装怀孕,抱来妃子生的这个孩子说成是自己所生。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问题不大,问题是,惠帝的皇后怕事发,把这个妃子给杀掉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问题也不严重,严重的是后来皇帝慢慢长大了,并且知道了此事的来龙去脉,于是,他就口出怨言,说:“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母亲却把我说成是自己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等长大成人后我就造反。”

造反?这下子问题就严重了。

吕后听说这件事以后很担心,害怕他将来作乱,就把他囚禁起来,声称皇帝得了重病,左右大臣谁也见不到他。后来,不但废了他,干脆又在暗中杀了他。

杀了旧皇帝,那就得立新皇帝。吕后立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叫刘弘。说是重立了皇帝,其实还是吕后在行使着皇帝的职权。

可以随便废立皇帝,那这个人就不是一般人了。

之后,又封吕禄赵王,并追尊吕禄的父亲康侯为赵昭王。封吕肃王的儿子吕通为燕王,封吕通的弟弟吕庄为东平侯。

后来,吕后病重,就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统领南军。并告诫吕禄、吕产说:“高帝平定天下后,曾和大臣们立下誓约,说:‘不是刘氏子弟却称王的,天下共同诛讨他。’现在吕家的人被封为王大臣们心中不平。我如果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恐怕要作乱。你们一定要握住兵仅,保卫皇宫,千万不要为我送丧,不要被人所制服。”

几天后,吕后去世,留下诏书,以吕王吕产为相国,以吕禄的女儿为皇后。

当时,诸吕独揽大权,吕后一死,他们就打算作乱,但畏惧高帝的老臣周勃、灌婴等人。未敢妄动。

可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没等诸吕造反,另一个人造反了。他就是齐王——刘襄,正宗的刘氏子孙。

既然是刘氏子孙,那以什么名义造反呢?相信我不说你也知道了——当然是以诸吕为王、并且把持汉家江山为借口。所以说,这造反其实是造诸吕的反——目的不是皇位,而是诛杀诸吕,把他们赶下台。

齐王不但自己造反,还写信给各诸侯王说,大意就是:如今吕后逝世,而皇帝还很年轻,不能治理天下,而诸吕却随意自己提高官职,聚兵率卒,假传皇帝之命,向天下发号施令,刘氏宗庙因此濒临危境。我率兵入京就是去杀不该为王的人。

朝廷知道后,相国吕产等人就派颍阴侯灌婴率军迎击齐王。灌婴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到了荥阳后就和将士们商议:“诸吕在关中握有兵权,图谋颠覆刘氏,自立为帝。如果我打败齐国回去报告,就是吕氏增了实力。”

意思很明确,这仗爱谁打谁打,反正咱不打。不但不打,还派使者告知齐王及各国诸侯,要和他们联合起来,等待吕氏发动变乱,再共同诛灭他们。齐王收到灌婴的信以后,就放心了,也感到不孤独了,于是气定神闲地带兵返回齐国的西部边界,等待按照约定行事。

齐王和灌婴俩哥们在那守株待兔般耐心地等候着,吕氏家族这边也没闲着。他们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发动叛乱吧,害怕打不过人家,老老实实待着吧,又感觉是坐以待毙。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我们知道,犹豫不决乃用兵之大计,也是人生失败之重要原因之一。而此刻,吕氏的犹豫不决,也正在把整个家族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个时候,也许最能衬托出吕后这个女人的厉害之处。从当年他计擒韩信,并立即斩杀来看,吕后绝对不会范她的兄弟侄子们正在范的错误。

可没办法,上天不会给你太多,不管你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家族,一个国家。

错过了最佳的行动时机后,形势其实已经越来越不利于吕氏家族了。此时,对于吕氏家族来说,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发动叛乱是找死,坐以待毙是等死。总之,怎么走都是一步死棋。

尽管已是死棋,但吕禄、吕产二位大哥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们手里都还握着筹码。这筹码,就是朝廷的两支御林军——南军和北军。按今天的说法就是,一人统领京都卫戍队,一人担当京都军区司令员,都是天子脚下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时刻。

可问题是,吕禄居然幼稚到要把筹码白白送人的程度,幸亏吕家的另一个女人——吕禄的姑姑,也就是吕后的妹妹吕嬃及时出来制止,才使吕家的死期拖后了几天。

吕禄怎么会白白把军权交出来呢?因为他听了一个人的一段话,这个人,就是绛侯周勃和丞相陈平找来的骗客郦寄。为什么吕禄会听郦寄的骗词呢?因为二人是铁哥们。既然和吕禄是铁哥们,那郦寄为什么会听周勃和陈平的话呢?因为周勃和陈平绑架了郦寄他老爹,并警告郦寄说,如果郦寄不帮他们去骗吕禄,就把他老爹煮肉汤喝。正好,郦寄是个大孝子,于是他就舍义取孝了。

郦寄是这么骗吕禄的:“:“高帝和吕后共同平定天下,刘氏被立为王的九人,吕氏被立为王的三人,都是大臣们商议过的,此事已通告诸侯,诸侯都认为这样合适。现在太后逝世,皇帝年轻,而您佩带着赵王的印,不赶快回去守卫封国,却担任上将军,率军留驻此地,让大臣诸侯们产生怀疑。您为什么不把将印归还给朝廷,把兵权交还给太尉呢?也请梁王归还相国印,和大臣们订立盟约,返回封国,这样齐国必然罢兵,大臣也能心里踏实,您也可以在千里封国高忱无忧地做您的王了,这是有利于子孙万代的好事呀。”

吕禄傻乎乎地还真就被说服了,准备交出将军印,把军队归还给太尉。幸亏他姑姑吕嬃知道后大发雷霆,说:“你做为将军却放弃军队,我们吕家如今就要没有容身之地了。”接着还把所有的珠玉宝器都抛撒到大街上,说:“再也不替别人保存这些玩艺儿了。”

就这样,傻逼吕禄暂时才没有交出军权。

可周勃他们并未灰心,没过多久,又派郦寄去骗吕禄:“皇帝命太尉主管北军,让您回封国去,还是赶快交出将军印,及早离开,不然,大祸将要临头了。”其实,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此事,不过是假传圣旨而已。

虽是假的,却把吕禄吓坏了,他赶紧交出将军印,把兵权交给了太尉周勃。周勃拿着将印进入军门,向军中发令:“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军中将士都袒露左臂拥护刘氏

吕禄虽交了兵权,可南军还在吕氏手里。下一步,就是收拾吕产了。

没想到,收拾吕产竟然如此简单,没有伤亡一兵一卒。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话说吕产像往日一样,吃过晚饭到以前的大本营未央宫(以前吕后居住于此)来溜达,而且居然没有带一个保镖。于是,蓄谋已久的“保刘派”,就向他发动了攻击,他一看打不过人家,撒腿就跑,

最后逃到一个厕所里,藏了起来,大概是该当他活不过这天。正好有一个士兵过来撒尿,就发现了他。吕产想先下手为强,可这些年养尊处优,早就大腹便便,行动不便了。因此,人家士兵一正当防卫,他就被结果了。

整个过程,甚至乏味和枯燥到尚不如三流的肥皂剧。可见,吕家的男人是如此弱智,这也正好衬托了吕家的女人是多么睿智。

现在好了,一个交了兵权,一个虽有兵权,却被人宰了。也就是说,此时的吕家就像一只羔羊,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了。事实也是如此,杀了吕产后,“保刘派”立即来到吕家,见一个一个,见一双杀一双,吕禄、吕嬃当然也不能幸免,算是满家抄斩,一个不留。

把最后一个吕家的人杀死后,太尉就派人把诛杀诸吕的事情通知齐王,让他收兵。灌婴也从荥阳收兵回京。

一朝天子一朝臣,反过来,一朝臣也是一朝天子,吕家这朝臣被灭了,那这朝天子估计也得换换了。果然,朝廷的大臣们聚在一起秘密商量,说:“如今已经把诸吕全部消灭了,却还留着吕氏所立的人,那么等到他们长大后掌了权,我们这班人就要被灭族了。不如现在挑选一位最贤明的诸侯王,立他为皇帝。”

于是,就立刘邦儿子代王刘恒为天子。转了一圈,等于又重新接上高祖刘邦的辈分了。当然,代王要事儿逼一样推脱一番,而大臣也要事儿逼地一再请求。最后,代王才假惺惺地半推半就。

这个代王,就是汉文帝了。

相关推荐:

至今无解:揭世界最离奇的九大远古谜团

这个皇帝太有才,打造史上最华丽惊艳的后宫,最终亡国!

曹操该为荀彧之死负责么

韩琦才华出众如岳飞 为什么才华却难以得到认可?

这个女人为什么抛弃岳飞?岳飞纳过小妾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