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荒谬!清末公派幼童赴美留学,却因这个理由被朝廷提前调回!

发布时间:2015-11-27 栏目:专题 投稿:超帅的河马

清末洋务运动兴起,伴随西式工业革命成果进入中国的西式教育思想逐渐对以“礼义”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教育形成了冲击。清政府决定走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路。

引进来方面,清廷在国内开办外语学校,聘请了英国传教士担任教授,下决心学习原汁原味的伦敦腔。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新式学校代表京师同文馆聘请外教的工资非常高,年薪约1000两白银,是国内教授的10倍。

京师同文馆,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

走出去方面也有所尝试。随着西学东渐,风气开化之士认定清朝早已落伍,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和文明均在西方。曾国藩的幕僚容闳多次建议曾文正公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开眼看世界,感受最直接的西方文化与科技,学成之后报效朝廷。

容闳的眼光如此超前,与他曾留学美国的经历分不开。他是清朝第一个赴美留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学成后立刻回国报效,辅佐曾国藩,担任顾问和翻译方面的工作。

中国留学之父:容闳,广东香山县人

容闳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入手,直指中国科举制度的危害,提出成为近代强国必须要走科技维新之路,而掌握科技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派出一批批的优秀学子去到先进的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挽救大清国的危机。

经过反复劝说,直隶总督曾国藩答应了他选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的建议,上奏得到批准。清政府在上海成立留学出洋局专门负责此事,由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酌办。

少年强,则中国强。陈兰彬容闳等人计划共选出120名十二三岁的幼童公派美国留学15年,每年一批,学成后归国。但第一批招生工作就很不顺利,报名者寥寥无几。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国家出钱选派年轻人出国留学是一件求之不得好事,但当时人们被科举考试搞得思想麻木,学而优则仕才是唯一目标。父母们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遥远的大洋彼岸,因此招生工作费了很大的工夫才得以完成。

30名幼童成为清政府首批赴美留学生。这些“明天的太阳”,在国内进行半年的集中培训,主要是学习英语和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好在幼童们都非常刻苦努力,学成之后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夏天乘船去往美国

猜猜哪个是詹天佑?

梳着辫子的幼童到了美国,立刻成为轰动性事件,美国人从来没见过如此装束的异国人士,当地媒体纷纷报道留学幼童美国的情况。时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特别接见了30名清朝留学生,并称赞他们聪明好学,彬彬有礼。

为了让这些留学幼童更好的融入美国容闳并没有让他们过集体生活,而是安排他们进入美国普通家庭中,吃美国饭,说英语,与美国人充分交流。这个办法极大的促进了留学幼童身心成长,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接受新式的教育变得效率极高。他们主要学习国家急缺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产生的先进理论。

正当留学生们沐浴在美利坚的阳光下刻苦攻读时,清政府的一个决定却让这个计划戛然而止。前面提到的留学出洋局委员陈兰彬负责在美监督留学学习,他看到留学生都变“坏”了,脱下了长袍马褂不说,后脑勺上的辫子都剪掉了。和自己见面不再拱手作揖,而是学美国人握手,最让他容忍不了的就是有的留学生还学会了跳舞。老先生仰天长叹,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即使学成回国,必将危害社会!

陈兰彬清末首任驻美公使

一怒之下,陈兰彬给奕䜣写了一封信,添油加醋的痛斥留学生所作所为,向清政府建议将留学生撤回。奕䜣本不是保守派,但也无法容忍留学生的违背大清规定之行径,得到朝廷批准后,前后四批120名留学生不得已归国。据统计,此时最早的一批留学生已在美国学习了九年,虽然没有按计划完成学业,但在西方基础教育领域仍获益匪浅,回国之后这批人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精英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自主修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等等。

清廷腐败没落的思想阻断了了公派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尝试,但容闳等人以爱国之志,积极促成幼童留学,为近代中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值得后代传颂!

相关推荐:

揭秘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没能坐上高位?

古代的妾地位低下,甚至不如现在的小三!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丰臣秀吉16万大军压境微弱的朝鲜将会何去何从?

荀彧为什么助曹不助魏

寻找海兰珠的归葬之地:海兰珠到底归葬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