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读历史只读政治史只会离历史越来越远

发布时间:2015-11-28 栏目:专题 投稿:老迟到的香烟

首先声明,我并非科班出身,喜欢历史纯粹因为评书中的袍带书。到了高中才把评书和历史真正地分开。虽然出生于北京,但却是远郊农村的;虽然喜欢历史,但是为了毕业后的工作并没有选择历史专业。再加上,农村孩子起点本来就低,因此,毕业后平时要为生存打拼,学习历史纯粹靠上下班时间及夜间抽时间。比许多同学、朋友有充裕时间读史大不相同。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教授带我,其实走了不少冤枉路。但也许是冤枉路走多了,其记忆就很深刻,好在刚刚是中年,还有时间继续追赶、超越。希望各位同学、特别是科班出身的朋友们咱们互相切磋。

按照曲艺界一些词语,可以说是:学徒我诚心诚意、志智诚成为您提供标靶,有什么想法、建议,咱们共同切磋、学习。因此,我坚决反对叫我老师或先生,我实在不配,大家互相切磋。直接叫我名字就行,看在年龄差距较大不好意思的话,就叫我连利或孟锛即可。

另外,今天写的这些,是我未来一个月(最短)内主看、主修的思路。也即再次深读梁方仲、傅衣凌等先贤的作品,主谈“一条鞭法”“资本主义萌芽”两个专题。

1.怎样读历史书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真实

我觉得自1995年到2010年,是我读历史书的第一个阶段,爱读甚至只读政治史。2010年到如今,我基本不读政治史了,先是喜欢了经济史,之后是社会史、法律史。我现在经常爱和别人说,别看你读的书多,其实你也就读了一两本书而已。原因就在于:中国人爱读历史,是一种不太准确的说法。中国人爱读政治史,也就是政治斗争史、帝王将相史。

(1)只读政治史的害处

公务员爱读它们,那是他们想从中找到职位上升、防止被人陷害(或被人拉下马)的方法。

普通年轻人爱读它们,那是他们憧憬着有一天自己可以指点江山、梦想着自己就是喜欢的那个历史人物。正如我喜欢评书,我就喜欢读悲剧性历史人物,例如商鞅、张巡、岳飞、左宗堂、彭德怀、周恩来等。因为我姓李,我就特喜欢唐史。后来知道李世民家并非纯正的汉人,所以就去喜欢看明史了。

上面我的问题,特别是后者,我现在称之为极端民族主义行为。这就是只读政治史的害处,它让人眼中只有帝王将相、只有斗争、只有尔虞我诈、只有忘恩负义等等时间长了,养成了思维定势,那基本上就废了。

在很多时候,历史其实会出轨的。读多了帝王将相的历史,会培养一种什么意识呢?

比如同样是朱元璋,无非就是两种态度嘛。或批评或褒扬。每本朱元璋的传记的事儿就那么多,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加一些边角料,核心不会变。你读100本朱元璋的书,顶多也就是比别人知道朱元璋脚上有几颗痣,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放了个屁等等,其他的主核都一样。再如,历史上对朱元璋大杀功臣很有意见,但是从经济史角度、从政权稳固上、对当时的老百姓却是件好事儿。然而,你读政治史能够读出来吗? 可见

朱元璋五百字原话首次全译,就凭它,他做了什么都该被原谅

朱元璋雄才大略,做了这个才使得大明江山三百年

明朝的户口本记录得真详细呀,令人吃惊,古人不简单真详细呀

最伟大的君王朱元璋,他建国300年,影响700年

因为链接限制,各位可到本人头条号内自行查找

另外,长期读政治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爱说大话空话假话。比如开创了某种价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等等。你真的懂吗?政治史不会告诉你为什么是划时代。即使告诉你,也会因为政治史的主要内容是权力变迁、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更替等等。它不会讲深入讲具体,因此,你长期在这种语境下受熏陶,最终就是一说什么就是开辟了什么、开创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或价值等等

在这点上,“一条鞭法”的划时代意义、开创了某某,就具有典型的政治史语境。其实,它没那么大的意义。而且,在我看来,明亡“一条鞭法”和它推向全国的主要推手张居正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人读历史特别喜欢定性,一定性,就是好人永远是好人从不办错事儿,办了也不能说,你说了就是否定他,否定伟大,还会有其他栽赃陷害的说法;坏人那么他就不会办好事儿,你说了就是翻案。其实,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

大明首辅徐阶45年赚3万两,能花32万买土地!论一条鞭真相

张居正强行在全国推行一条鞭,对李自成张献忠起义该负一定责任

大明300年权力斗争史:张居正崛起过程中的七大势力

在这点上,“资本主义萌芽”也非常典型的政治史语境。现在网上许多人都是痛心疾首地说“清朝误我三百年”。其实明朝根本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甚至有人说的君主立宪,根本不可能。明朝即使不被推翻,也只能重走朱元璋的路,进行二次开创基业。

没有李自成和清朝,崇祯也只会重走朱元璋的路,论他的九个第一

明朝灭亡赖不着人家李自成和清朝,谁让你背弃祖宗朱元璋

明朝是被人这么玩死的

今日经济学家说的,当明朝内阁大学士的他早就说过了,结果明亡了

(2)以我的经验谈重学历史

目前我虽出了几本书,但最为得意的是《白银帝国》和《左宗棠评传:晚清第一帅》两本书。鉴于谈明史,我之所以写《白银帝国》这本书,主要是2010年,我国的gdp超过了日本。当时,中国媒体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我当时正在苦恼中,事业无着落、老婆不知身在何方,今天回看那时候的岁月,真如昨日枯灯下的老朽一般。

在写作《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一书时,我对中国经济史刚刚喜欢,当时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读越新的作品越容易进入这一门类。理由很简单:这些硕博论文肯定是在读过许多书的基础上的,因此,读他们的作品可以省很多力气。

我对于历史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必须对现今有借鉴价值,否则不读也罢。我最不喜欢历史,记历史什么用也没有。像我读了一些历史书,特别是明史,但我对于历史事件、人名等并没有特别记忆。看到有些qq群,经常考《明史》或其他历史书内的姓名、事件啥的我都自叹不如。

因此,我是以我的对“盛世”的切身经验来说明明朝的经济史的。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你倒霉的时候戴着有色眼睛写出来的,有倾向性。也许有吧,但五六年过去了,我对我的那本书中的基本观点不但认可,而且是极度认可。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一条鞭法”进行了批评,对于白银流入问题构建的“白银帝国”的经济畸形繁荣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当然,我很自鸣得意,在我看来,我参考了至少100本以上的明代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书籍,考据还算可以,尽管没有按照专著的样式进行注释。但我写的是通俗作品,根本没必要进行注释。真的注释了就没人看了。所以,只列了参考书目。即使这样,以我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经验看,这本书在通俗读物中也属于比较专的了。

就在我自鸣得意,即将煞尾的时候,我读到了梁方仲先生的作品。刚读了一本,我的脑袋和全身冷汗直流。我自鸣得意的系统性批判明朝经济的著作的思想被杀得支离破碎。我发现,梁方仲先生五十年前就提过了,而且考据之精密让我冷汗淋漓。由此,赶紧重新修改全书,把狂妄的字眼儿删去。

由此,我得出以下几个学习历史、看历史书的心得:

第一:读书务必要广。要想得到历史真实,至少要读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如果有经历,法律史也要读。

第二:读书务必要读注释。

第三:读书务必要读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学者的作品。这点之所以提出来,主要是日本、中国台湾的作者好处在于精细。欧美作品则在于视角新。

第四:多做读书笔记。

第五:多看非主流专著。主流作品政治影响过于深厚。

相关推荐:

曹操是怎么死的?揭秘曹操真正死亡的背后历史故事

揭秘:汉朝毒妇昭信如何发明残杀女性的“椓窍法”

历史上日本竟然给过中国那么多援助

三国演义十大流泪事件

历史上真实的'虎符传奇':信陵君窃虎符救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