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刘备遭遇危机,诸葛亮连忙向他请教,此人一语解惑

发布时间:2015-12-04 栏目:专题 投稿:舒心的豌豆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在刘璋统治益州时,他曾经在益州的几个郡做过官。等到刘备平定益州后,杨洪在犍为太守李严手下做功曹,开始出现在蜀汉的政治舞台上。之后分别担任过犍为功曹、蜀郡太守益州治中从事、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越骑校尉等职务。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杨洪是一个文武双全、胸怀奇策的人物。

三国时人杨戏对杨洪有个评价:“越骑(指杨洪)惟忠,厉志自祗,职于内外,念公忘私”;陈寿也说杨洪“乃心忠公”。有书亦称杨洪“季休忠亮,经事能治”。从这些记载看,杨洪的办事能力、工作态度都是一流的。

杨洪诸葛亮的任命担任蜀郡代理太守后,“众事皆办”,把各项事物都办理的井井有条,于是就被任命为正式的蜀郡太守,不久又转任益州治中从事。在此期间,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原益州太守张裔被俘东吴后,其子张郁因故受罚,杨洪按照蜀汉的法律进行处理,并没有因为张郁是张裔的儿子、“裔少与洪亲善”而给予照顾。从事后的情况看,杨洪完全是秉公办理,找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徇私情。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北驻汉中,想起用张裔担任留府长史。当诸葛亮征求杨洪意见的时候,杨洪认为张裔头脑敏锐,善于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张裔品性不公平的弱点,向诸葛亮提出了以向朗为主、张裔辅之的主张,得到了诸葛亮的首肯。而当时人们大都认为这是因为杨洪自己想担任留府长史一职而有意刁难张裔,不过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杨洪的分析客观而又公正,于是“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杨洪不仅在内政事物的处理上具备非凡能力,在军事谋略方面也是很有建树。

汉中争夺战时,刘备曾经急发文书调集益州军队。镇守成都的诸葛亮连忙叫来杨洪商议。杨洪一语点醒诸葛亮:“

汉中益州的咽喉,存亡的关键,倘若失去了汉中,也就没有了蜀地。这是家门前的祸患,对发兵有什么疑问!”

杨洪还向诸葛亮建议:男子应该参战,女子应该帮助运粮,以确保战争的胜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葛亮的采纳。

也正是因为杨洪的远见卓识和出色能力诸葛亮刘备举荐杨洪蜀郡太守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退守永安。汉嘉太守黄元利用这个机会率领汉嘉全郡反叛,火烧临邛城,当时诸葛亮由成都东下看望刘备,成都的守备十分薄弱。杨洪建议太子刘禅,派将军陈曶、郑绰讨伐黄元。大臣们认为黄元有可能包围成都,或经越巂占据南中。杨洪却力排众议,认为黄元一向性情凶狠残暴,没有能力那样做。并指出黄元最大的可能是顺青衣江逃往东吴。只要命陈曶、郑绰在南安峡口拦截,就可将他生擒。结果不出杨洪所料,黄元果然顺青衣江东下,被陈曶、郑绰生擒后斩首。

综观杨洪在历史上的作为,我们给他下一个这样的结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实乃一代良吏。而诸葛亮破格提拔杨洪担任蜀郡太守这一重职,也说明诸葛亮品人、用人之能。

近观朱子彦先生《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一文的部分内容,有些疑惑。朱文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询问杨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机推荐杨洪兴办蜀郡发兵之事,从而以杨洪取代法正蜀郡太守的职位”。

对于这个分析,笔者认为有些牵强之处。抛开诸葛亮法正的矛盾这个复杂的历史问题不谈,诸葛亮推荐杨洪,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杨洪具备这样的能力诸葛亮一开始对杨洪只是试用,这也说明诸葛亮在选择蜀郡太守的人选时,非常慎重,这里面有着考察的成分。

同样,也正是因为杨洪诸葛亮一样意识到汉中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同时在代理蜀郡太守之时,办事井井有条,所以才能获得晋升,足以说明诸葛亮的眼光的确独到。如果诸葛亮刻意找人取代法正,从而削弱法正的权利,诸葛亮大可从荆州带来的文武中提拔一位担任蜀郡太守,又何必大费周章去考验杨洪、舍近求远呢?

再者,汉中争斗战历时数年,战况激烈,法正无暇管理远在后方的蜀郡诸葛亮为了让法正专心于战事,重新挑选别人担任蜀郡太守也是无可厚非的。

其三,当时刘备集团上下虽然获得了益州之土,但是马上又面临曹操强大的军事压力,随时有被曹操消灭的可能,在这种紧要关头,诸葛亮用这种手段来对付素以“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见称、在当时最得刘备宠信的“谋主”法正,难道就不怕法正反戈一击,造成新生的蜀汉政权的内部分裂吗?这实在有些令人感到疑惑。

相关推荐:

反清复明的最后一战松锦之战耗尽了大明余力?

崇祯为何在上吊前还秘密安葬死敌魏忠贤遗骸

揭秘:沉没海底的亲潮古陆之谜

孔子诛少正卯案的历史魅影

韩遂之死-失势枭雄的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