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朝战密史:朝战出征前林彪和粟裕谁是真病

发布时间:2015-12-29 栏目:专题 投稿:无聊的御姐

任命主帅是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战略决策的重要环节。由谁出任主帅一直是出国作战前中央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梳理这段历史,能够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共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以粟裕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提议,主持召开保卫国防问题会议,研究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同日,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将会议决议报告毛泽东,提出“以粟裕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毛当日批示同意。

其实,此前一天,毛泽东就已致电粟裕并告陈毅、饶漱石,要求粟于7月18日到北京接受重要任务。这时粟裕身体状况不好,高血压、肠胃病、美尼尔氏综合征时常折磨着他。考虑到自己恐怕顶不下来,耽误大事,粟裕致电毛泽东,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的同志。毛坚持要粟去,复电仍希望他于8月上旬来京。毛泽东之所以如此回电,主要是因为部队的调动部署需要一个月左右,到8月上旬方结束。

解放后的粟裕夫妇

7月14日,粟裕旧病复发,难以坚持工作,经中央军委、华东局批准,到青岛疗养。17日,毛泽东中央军委起草电报,要求粟裕于8月上旬报告身体情况,指出如病重则继续休养,如病已愈则盼来京。8月1日,病情加重的粟裕托到青岛的罗瑞卿带信给毛泽东,信中说,病情未见好转,但“又因新任务在即”,“心中甚是焦虑,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8日,毛泽东回信说,“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

毛泽东这封回信的语气和上两封电报的语气明显不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时朝鲜人民军已解放朝鲜南部90%以上的地区和92%以上的人口,美军和南朝鲜军被压缩至仅有1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战争局势有利于人民军,中国不急于出兵;第二、为了统筹部队集结后的指挥和后勤保障问题,东北边防军实现了统一指挥,边防军指挥机构的成立时间可稍稍推迟。7月22日,周恩来与聂荣臻联名向毛泽东提议,边防军先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并统一一切供应,将来粟裕等人去后,再成立边防军司令部。翌日,毛泽东批示予以同意。

粟裕大将

8月下旬,粟裕由青岛转往无锡疗养,9月初又经上海回南京家中疗养。直到10月初中央决定志愿军出兵之时,他一直在养病。

那么,粟裕没有挂帅出征,是托病请辞,还是病情突然加重不能赴任呢?综合各种材料来看,应属后者。

粟裕一生六次负伤,战伤的后遗症和过度的紧张劳累使他患有多种病症。据他本人回忆,在淮海战役期间,他曾七昼夜没有睡觉,后来引发了美尼尔氏综合征,仍带病指挥。战役结束后,病情加重,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粟裕身体并不好,但解放台湾和华东方面的军事重任在肩,仍然坚持工作。1950年7月中旬,粟裕旧病复发,不仅无法坚持工作,甚至左右环视都困难,吃饭时要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直线上。12月,粟裕由夫人楚青陪同去苏联治病,经过一个月的初步检查,诊断为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受伤次数过多(且有两次伤及脑神经),造成经常头疼,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休养。经过手术和疗养,到1951年8月,身体才基本痊愈。

即便如此,粟裕出兵朝鲜亦有所准备。据《粟裕传》记载,粟裕接到新任务后立即着手准备工作,要华东军区司令部选配作战的参谋、通信班子,要华东空军的蒋天然调查研究侵朝美军的飞机数量和作战能力,并向中央军委建议增调原准备用于攻台作战的三野第九兵团参战。他说:“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辞了,我还是要去。”为此,中共中央经深思熟虑为粟裕配备了得力的左膀右臂,在确定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同时,任命粟裕的老朋友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

林彪“是比彭德怀要适当的人选”

1950年8月初,毛泽东明确提出,边防军8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应准备于9月上旬能作战(后延至9月底),并要求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

在此情况下,任命主帅成为紧迫问题。据时任总参作战部参谋王亚志回忆,在当时的中共将领中,能指挥多兵团协同作战的有六人,即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和陈赓。粟裕之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林彪纳入考虑对象:

毛主席与林彪

第一、林彪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战功颇为显著。抗日战争结束后,林彪率领大军驰骋在东北战场上,率领部队人数一度达到70余万人(不含军区部队);东北解放后,领兵挥师关内,参与指挥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后,又进军南下。到1950年1月,其所指挥的中南军区即第四野战军部队已达150万人(含军区部队)。他指挥的部队足迹踏遍黑吉辽京冀鄂滇琼等14个省市自治区,战绩显赫。林彪高超的指挥艺术深得毛泽东的赏识,毛泽东曾说他打仗的特点是又狠又刁。

第二、朝鲜北部所在的纬度与东北大体相近,林彪曾在东北指挥作战,一旦出兵朝鲜,应该能很快适应战场环境。与其他五将领相比,这是林彪的优势。

毛主席与林彪

第三、东北边防军主力由四野的第38、第39、第40、第42共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共25.5万人组成。由林彪率领自己指挥的四野出战,胜算较大。

除以上原因外,在六位将领中林年龄最小,当时只有43岁,因此,后来邓小平在谈到林彪时说,“按说他是比彭德怀要适当的人选。”毛泽东曾与周恩来等中央书记处领导成员商量过,准备由林彪带兵出征,但中央并未将这一消息正式传达给林彪

9月8日夜,周恩来听取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二等参赞柴成文汇报朝鲜战场态势和朝鲜后方有关重要情况后,指示军委办公厅将这份材料送林彪一阅,并指示柴直接向林汇报一次。柴在汇报时感到林已看过汇报提纲,说明林彪朝鲜战况已给予充分关注。

林彪一边了解战局,一边做带兵出征的准备。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把四野二局(技术侦查局)局长彭富久和政委钱江从武汉紧急召到北京,向他们交代:朝鲜战争很紧张,“中央正在研究出兵援朝问题,可能要我去朝鲜”。同时,林彪要求他们以四野二局为主组建一支技术侦查队伍,准备随他赴朝工作,并嘱咐道:“此事中央正在讨论中,要做好准备,但暂不要对别人讲。”

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出兵朝鲜的态度变得谨慎起来。有记述称,9月下旬,林彪曾就中国派兵入朝参战问题与毛泽东有过一次交谈,认为在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极为悬殊的条件下,如贸然出兵,必将引火烧身,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林彪为什么最终未能领兵出征呢?对此,学界和相关当事人回忆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不同的说法(尚无确证):

第一,确实有病,不能出征

第二,托病推辞,不愿出征

第三,贪生怕死,不敢出征

第四,珍惜名望,不想出征。其中,第二、四两种说法较多。

彭德怀临危衔命

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对人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于1950年9月28日攻占汉城,29日进至“三八线”附近。与此同时,美国不断侵入中国领空挑衅。

彭德怀与毛主席

危急时刻,志愿军主帅人选再次成为摆在中央面前的突出问题。10月2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战局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毛泽东认为出兵已是万分火急,但会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会议决定10月4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同时,毛泽东要周恩来派飞机到西安,接彭德怀到京参会。由此推断,可能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放弃了让林彪赴朝作战的想法,临时改派彭德怀带兵出战。

朝鲜战场上的彭德怀

这一推断也可从彭德怀到京参会的过程看出来。10月3日,华北因天气不好,不宜飞机航行。接彭德怀的飞机4日上午才由北京起飞。当时,彭德怀正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室内埋头审阅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计划,因保密,尚不知进京原因,到京后,彭径直来到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厅。毛泽东首先发话:“你来得正好,美军已开始越过‘三八线’了,现在正在讨论出兵援朝问题,请你准备谈谈你的看法。”彭德怀听了几个人的发言后,才知道会议对援助朝鲜有不同看法,因不明情况,他没有发言。次日上午,彭来到毛的办公室。毛让他谈谈对出兵的看法。彭说,“主席,昨天晚上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援朝的决策。”毛问,“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彭问,“中央不是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毛谈了林的情况后说,“我们的意见,这担子还得你来挑,你思想上没这个准备吧?”彭德怀沉默片刻后慨然领命:“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让彭在当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彭作了支持出兵的发言。会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0月8日,中央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相关推荐:

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帝王,竟然是他

故宫中有一间房 至今无人敢冒险进去!

仁宣之治的过程:明宣宗广开言路慎用刑律仁政爱民

订租威海卫专条是谁签订的 什么时候签订的

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终结局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