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谁被称为“毛驴将军”?揭阎锡山骑毛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1-03 栏目:专题 投稿:淡定的蜻蜓

民间曾流传一条歇后语:阎锡山毛驴——不负责任。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据传,阎锡山打了败仗,兵士们如鸟兽散,各自逃生去了,身边只剩下了两个卫兵。他们不知在哪弄来了一头瘦弱的毛驴,驮着阎锡山落荒而逃。阎锡山吩咐卫兵说:“你俩分随毛驴左右扶我,我若往左边倒,可要打你左边的人,若往右边倒,可要打你右边的人,我骑在驴上可不负任何责任。”

由此,人们编了这个歇后语:阎锡山毛驴——不负责任。

久而久之,人们也常以“阎锡山毛驴”来讽刺某人对工作或某事情不负责

不过,阎锡山和小毛驴还真的脱不了干系了!

锡山(1883—1960),字百川,号龙池,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等职。阎锡山从1911年到1949年,对山西统治38年。阎锡山的割据统治,客观上也为山西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使山西成为当时的“模范省”。

1929年,冯玉祥入山西,立即被阎锡山“软禁”。

原来自冯玉祥进入山西后,蒋介石是怕阎、冯结盟倒蒋,曾派张群、吴铁城等要员携带巨资入晋拉阎,还许诺其‘海陆空军副司令’,想让阎把冯驱出山西;即使目的达不到,也能使互有猜忌的阎冯彻底决裂。

但阎锡山才不傻,他假装“软禁”冯玉祥,暗地里却给他吃香的喝辣的。

他还将冯玉祥安排在西汇。

这个地方距太原有120公里,而且离阎的老家河边村也很近,对外人来说比较偏僻,对老阎来说却利于掌控。

为了让冯玉祥对自己放心,阎锡山亲自陪同。

到乡下,汽车走不动了,两人就改骑马。

锡山为冯玉祥找来一批高大威猛的马,而自己竟然骑一头小毛驴

冯玉祥觉得很奇怪,问:“阎老弟,你有好马不骑,干嘛骑这么一头小毛驴?

没想到阎锡山却回答:“既然大哥骑马了,我就只能骑驴,我怎么也得比大哥你矮上一头不是。”

冯玉祥听完,心里热乎乎的,那个感动啊!

其实阎锡山那也就是反应快,见机拍拍马屁而已。

冯玉祥哪里知道阎锡山平常一般是不骑马的,就爱骑驴,而且骑驴连缰绳都不用拉——前面有人牵,两边护卫着,眯着眼睛,晃晃悠悠,那叫一个舒坦。为此,民间又有人编了一句歇后语:阎锡山毛驴---用不着操心。

为此,抗战时期,某外国记者在秋林见到阎锡山后,曾写通讯称他为“毛驴将军”。

揭秘:抠门的阎锡山为什么对教育却那么慷慨?

锡山小气抠门简直出名,甚至现在山西人被全国认为抠门都跟这个阎老头的所作所为分不开,更过分的是,据说他因为抠门把本来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定的民国主席,也就是民国第一把交椅白白丢掉了,让人哭笑不得。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即使阎锡山当时很大方地大把大把花钱,也不一定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的走向。而实际上这位老西肯定不会那样做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抠门军阀,却做出了这样一件事情:

辛亥革命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山西全省建校数只有5566个,儿童入学数145266名,培育教员数6706名,筹措经费数400079元;可到了1918年,仅仅过了6年,全省建校数就达到14189个,儿童入学数467069名,培养教员数16682名,筹集经费数1039343元,几个数字都达到原来的2-3倍,尤其儿童入学数是原来的3倍还要多。

老西儿对教育如此重视,全省大部分县级政府自然要将搞好义务教育当作第一要务来抓,在行政开支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一般都是最大。,如忻县全年教育经费122021元,占该县当年行政费总开支的61%,定襄县全年教育经费64543元,占该县当年行政费总开支的50%,大同县全年教育经费91789元,占该县当年行政费总开支的57%,比例之高令人咂舌。

锡山认为,什么钱都可省,唯有教育不能省,因为教育是世间第一样积德的事情。他说道:“世上万事都可省钱,止有出钱教子弟求学,是与自己后人积钱的法子。故此钱万万不可吝惜,纵然自家现时没有学生,也断不可出异言,要知学校是永远的,无论谁家将来必有子弟入学。况且花钱办教育是世上第一样积德之事,你们须以此理告人民知之。”在遇到不想接受教育的群众时,政府甚至动用警察力量强迫一些民众接受义务教育

不能不佩服山西对于义务教育之忠实努力,自从民国七年开始试办,到了现山西省100学龄儿童中已有70多人在国民小学里做学生了。山西之下的第二个省份(江苏)只有20%多。可见,真正实行义务教育的,算来只有山西一省。——教育家陶行知

而为了启迪民智,阎锡山还创办职业教育,1919年6月开办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就是为山西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而设立的。凡进入这所学校的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学生的制服、伙食、住宿、讲义等费用,也由学校提供。课本费学校补助一半,学习用具等学校补助三分之一。国民师范的多数学生出身贫寒,学校规定说,即使家境宽裕的也应格外俭约,以减轻父亲负担,如果查到“在校处各酒食小铺私聚浪费者,轻则扣除操行成绩,重则勒令退学”。

盘踞山西数十年的“不倒翁”阎锡山是个复杂的人物。胡适曾发表的文章说:“现在有许多人爱批评阎锡山,但是阎锡山确有不可及的地方。他治山西,是有计划的。例如他决心要办普及的义务教育,先做一个分年期的计划。四年的师范不够养成教员,他就设速成的国民师范;这还不够用,他就设更速成的传习所。他依着这个计划做去,克期进行,现在居然做到了义务教育!江苏、浙江还办不到的事,阎锡山在那贫陋的山西居然先做到了!”

抠起门来比谁都小气,大方起来还真是很慷慨,这就是阎锡山。或许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确实为山西教育做出了他能做的一切。

锡山独占山西38年:坐拥一流军事工业

民国以后,南北双方势如水火,北洋军阀群雄并立,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军阀混战的悲剧。他们互相征伐,争夺地盘,纵横捭阖,走马灯似的更迭不休,今日权倾朝野,明日昙花一现,其政局变化之频繁,简直使人眼花缭乱。 然而,惟有阎锡山自辛亥革命起任山西都督以来,稳握晋地大权达38年之久。不论是樊钟秀悍兵压境,还是蒋介石老谋深算,都不曾撼其根本。甚至他还能以山西一隅之兵染指晋、绥、察、冀及平津地区,大有问鼎中原之势。随着各地老军阀的纷纷垮台,就更显阎锡山军阀统治的独到之处。 究其原因,除了山西固有的易守难攻的优越地理条件,以及阎锡山作为军阀所具有的精明狡猾的统治手腕和娴熟的驭人之术外,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经营了一套系统的军事工业作为其政权的强大靠山。

初创根基 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曾给我国带来了一股创办工厂、振兴实业的浪潮。山西巡抚胡聘之曾周游全国,参观张之洞所办的汉阳兵工厂,回晋后慨然兴办山西兵工厂。 从1899年起,委派候补道徐桂芬为总办,筹划事宜。翌年,招收天津技工10余人和本地徒工近百人开炉创业,并把这个初具规模的小型机器工厂,命名为“机器局”。 其实,只能修理戈矛、马刀、来复枪和制造步枪的枪机、撞针、指挥刀等。机器局曾为慈禧的扈驾卫队马玉琨部修械而受到嘉许。以后山西武备学堂、陆军小学陆续建立,都采用西式练兵法,军队编制亦改为新军,所用军械都是舶来品。清朝当局派官员到外国学习参观,回国后更是眼高手低,轻视本国初起之民族工业,加上局内经费奇缺,高级技工离厂不少,故直到辛亥革命前机器局无大的发展。苦心经营 民国建立后,阎锡山主晋,委派留学英国的李蒙淑(陶庵)为机器局局长,革除旧习,把该局扩充为翻砂、锻工、木样、机器四厂。这时,正值袁世凯权势显赫,各省军阀中势力较大者均受猜忌,非北洋出身的人必首当其冲,所以,阎锡山掌管山西军事,力求自保而不敢造次。阎锡山太原兵工厂正在制造的75毫米口径的火炮 1914年7月,改机器局为修械所,只是修理枪支及小口径炮,制造些刺刀和军刀而已。在袁世凯死后,阎锡山以督军兼省长主晋,大权独揽,几年后羽毛丰满,渐成割据之势。 1918年,阎锡山设铜元局,自铸铜元,以为军工筹备资金。 1920年3月,合并修械所与铜元局,而改称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该厂仍由李蒙淑任厂长,添设总办,由山西第一旅旅长商震兼任,并设置电汽科,购买发电机,成为以电、汽作为原动力的开端。后又从上海兵工厂订购日产2万粒子弹的机器一套,成立由裴梦九为主任的枪弹厂,生产子弹以供应军队的需要。 1921年,阎锡山设立罐头厂,专供各部队行军时食用,以提高部队机动作战能力。不久,炸药厂也应运而生。 1924年,阎锡山又设立了飞机厂,为掩人耳目,对外称为汽车厂。同年8月,筹备钢铁厂,委任郑永福为筹备主任。这样,军火工业就初具规模了。 随着野心的膨胀,阎锡山力图使其军备基本自给,并装备新式武器。炮厂、炮弹厂、机关枪厂、无烟药厂等应运而生,其军火工业不断完善,成为北方军阀中颇具实力的人物。1930年,阎锡山与蒋介石反目,参与蒋、冯、阎大战,后败北。这使山西军火工业受到一定影响。狡猾的阎锡山虽然被迫下野出洋,但仍想东山复起,暗中指示军火部门保存大量技术骨干及采取缩减生产等措施遮蔽蒋介石的耳目。果然,从1932年起,阎锡山重掌山西大权,其军火工业也处于全盛时期,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志大“财”疏 阎锡山深知“有枪便是草头王”的道理,加上山西位处腹地,山多河少,交通不便。正太铁路操于法国之手,京绥路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位置极为不利。向外国购买军火,在进口和运输途中都有被截去的危险,加之耗费太大,山西地瘠人穷,担负不起。所以,阎锡山必然要自己建立军火工业,以免命运操于他人之手。 民国初年,阎锡山曾踌躇满志地对秦绍观等人说:“我在日本留学时,亲眼看到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后能自己设工厂制造枪炮,逐步强大起来。我当时就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制造枪炮呢?我看我的这一想法是会实现的。” 早年入伍日本士官学校留学,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山西都督,从此长期统治山西的阎锡山。 阎锡山深知山西地狭财薄,仅以造铜元赢利和克扣军饷、截留国税为经费,财力有限,难成大事,因而事事躬亲,精打细算。 他常对李蒙淑等人说:“算盘底下有大洋啊!”并常将自己与奉、皖系军阀相比,说:“张作霖财大气粗,10元当1元花,老段(祺瑞)要1元当两元花,可我只能1元当10元花。”因此,阎锡山在工程建筑上因陋就简,机器设备上有旧买旧,一切能省则省。这种做法也造成先省后费,厂房年年有塌漏,制成的产品直不直,圆不圆,影响精度。直到1928年后,才有比较新型的重炮厂、火药厂等建成。广揽人才 阎锡山还设立了“兵器研究委员会”,地址就设在其督军公署内的梅山上。他亲自组织任诱、张会治、李平滩等人研究指导军工发展的大略。1924年以后,才由黄国梁为该会会长。委员会的任务是研究制造什么兵器,也讨论有关兵器学等方面的问题。委员们早晚在会上讨论,白天分赴各厂视察工作或到实验场作试验。阎锡山每月召开一次兵工会议,凡各工厂、各处在技术、事务上所发生的问题和一切计划,均提出讨论。即使在该委员会撤销后的各个时期,阎锡山一直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兵工问题。 阎锡山深知科技知识的重要,为此,不惜重金聘请外籍技术人员,招收各院、校工科毕业生,并选派人员去国内各兵工厂实习和到国外游历、考察。兵工厂先后录用外国工程师8人,他们每与阎锡山直接研讨问题,常借机介绍其本国专用机器的材料。阎防其渔利,很少完全采纳,并曾把德国工程师为钢厂所做的全部设计随意变更,该工程师逢人便诉苦,谓德国厂家见此设计将笑我糊涂,影响我在工程界的名誉。 阎锡山所聘请的德籍工程师杜尔华和制图技师梯尔为适应山西地形作战的需要,建立仿造德国10.5公分口径重山炮和8.8公分口径野炮。“七七事变”时,重山炮造成24门,野炮造成12门,均参加忻口之役,重创日军。 1917年,阎锡山集训大专工科应届毕业生于督军公署,亲自讲述日本维新史,鼓励毕业生为国防工业努力。1919年,阎又在修械所设实习工业学校,半工半读,后又并人民国师范职业科,这些学生后多数成为军人工艺实习厂的技术骨干。 以后每年山西大学、工业专科学校毕业的优等生均入厂,由绘图室或化验室练习生做起,逐步分担各项工务工作。阎给予他们以高薪待遇,这些人后多成为山西军工工业的核心力量。用其所长 阎在发展军火工业中,善于以功过识人。1923年前后,他派炸药厂厂长洪肇生前往欧洲进行军火制造业考察,发现各国多用肥田粉改制炸药,成本低廉,且易大量制造。洪回国后,曾试制成样品,然后交阎研究批示。 以当时的价格论,黄色炸药每磅约2元多,而这种炸药的效力与黄色炸药相当,但每磅造价仅需四五角钱,阎甚为欢喜,命洪投产。但洪肇生钱迷心窍,想发笔横财,向阎提出要求包制,每磅讨价要1元以上。阎认为他获利太大,未曾定夺。 这时,太原斌中学校有个化学教员,姓张名恺,山西浑源县人,系留日高工毕业生,向阎毛遂自荐,声称只要公家供应一切材料,可以造出这种炸药,每磅成本不会超过5角。洪听到这个消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甩手离去。阎即令秦绍观供应各种材料,协助张恺迅速试制。不久,居然试验成功了。后来,阎锡山给这种炸药起名为“恺字炸药”。 1917年,阎锡山集训大专工科应届毕业生于督军公署,亲自讲述日本维新史,鼓励毕业生为国防工业努力。1919年,阎又在修械所设实习工业学校,半工半读,后又并人民国师范职业科,这些学生后多数成为军人工艺实习厂的技术骨干。 以后每年山西大学、工业专科学校毕业的优等生均入厂,由绘图室或化验室练习生做起,逐步分担各项工务工作。阎给予他们以高薪待遇,这些人后多成为山西军工工业的核心力量。聚财之道 阎锡山扩充军队,扩大兵工生产,修铁路,开办大型钢铁厂,设置西北实业公司,陷于入不敷出的窘境,单靠向山西人民征集来的苛捐杂税是远远不够用的。 为此,阎锡山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以禁烟为名,行贩卖鸦片之实,以搜刮更多的金钱。同时,阎锡山还利用兵工厂大量制造一种圆形马口铁盒,扬言是装禁烟药饼的,实际上装的是纯粹的大烟土,并按照行政区域,作为任务要求各级行政官吏限额派销,不知残害了多少黎民百姓! 这一阴险的诡计,曾引起有关国际组织的注意,这一组织派人到太原实地调查。阎锡山就用一张假药方搪塞了事。由于兵工厂的不断扩充,许多种类的五金原料和机械、机电设备需求量骤增,其中很大一部分要从国外购买。 阎锡山为了自肥,并使其亲信都有利可图,就成立了斌记五金行,由其亲信阎鲁臣、阎述先等负责管理,专门经营各种机械设备和五金材料及军火的买卖。凡是要求和兵工厂做买卖的帝国主义洋行和各地方势力,一律必须经过斌记五金行才能进行交易。兵工厂购置、添加机器设备和各种五金、钢铁原料或出售军火,也完全由斌记五金行经营。各洋行要先向斌记报价,然后斌记增加利润提成;各地购买军火也要先向斌记询价,然后由斌记根据兵工厂价格加利提出。 但因斌记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买卖,价格高低,任凭其随口而定,因此,斌记实际上就成为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的“税收机关”,其盈利之巨可想而知,并全部纳入阎氏家族及亲信的私囊。凋零与覆灭 阎锡山靠着这支军队巩固自己的权力,扩张地盘,参与军阀间的混战,曾以大号手榴弹把孙中山封的“建国豫军”樊钟秀打得缩口河南;依靠优势炮火,在中原大战中给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以重大打击;在全国人民蓬勃掀起的抗日声浪中,晋绥军的8个炮兵团,在着名的忻口战役中,用山西自造的大炮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由于环境动荡,料源不足,产量十分不稳定。在抗战的后期,这些工厂每月可产步枪800支,轻机枪300挺,手枪数十支,手榴弹近万颗。这些武器弹药对支援前线抗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阎锡山返回太原。这时,军火系统各厂已被洗劫一空,仅余下轻型机床400余部。战后劫余,全民族渴望和平建国,复兴中华。但阎锡山陷入国共第二次内战。他一面扩充军队进攻中共,一面千方百计恢复和扩大军工生产。他把接收日伪资产中的小工厂的机器全部并入兵工业,为尽快恢复生产能力,命令各厂一面制造兵器,一面尽量制造军火工业所需的专用机床,还把乡宁分厂迁回太原专造步枪,孝义分厂迁到大同专造手榴弹。 经过一番努力后,其西北实业公司所属的机床厂、育才炼钢机器厂、修造厂恢复较快,军火工业加班加点,出现一片垂死前的“繁荣”景象。到1949年,阎锡山军火工业每月能产山炮20门,12公分迫击炮数十门,5公分迫击炮1000余门,重机枪80挺,各种山炮、野炮炮弹共约7000余发,迫击炮弹1.5万发和手榴弹6万颗。阎锡山将这些武器运往内战前线,用以剿灭中共,抵抗解放军的进攻。 甚至在三大战役后,国军精锐主力基本被歼,平津陷落,太原孤悬华北,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阎锡山仍然拒绝放下武器,希望凭借其多年经营的工事堡垒和其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死守孤城,消耗、牵制解放军,策应蒋介石伺机反攻。但在中共的人海战术打击下,阎军很快土崩瓦解,阎锡山只身逃到台湾。太原于1949年4月24日陷落,阎锡山数十年经营的军火工业也被中共所接收,转而变成解放军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

相关推荐:

历史上周瑜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赵普为相十年兢兢业业,芳名留千古

白居易为何“倾倒”于一位爱哭男人?

朱祁镇重新登基后 如何平静而老辣的清理朝臣的

古代战争也有暗器 游牧民族对宋战争用'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