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知人善用选贤任能

发布时间:2016-01-07 栏目:专题 投稿:秀丽的毛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加紧对人民进行剥削,尤其是徭役无度,大丧元气。接着又是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农民的反抗,爆发了陈渉、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终于推翻了暴秦的统治。经过八年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王朝,中国归于统一

刘邦建国以后,慑于农民起义的威力,对农民釆取了让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剥削,使人民得到了一些“休养生息”的机会,经济因而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文化上,对战国时代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提倡。黄老之学、刑名之学和儒学,都逐步适应当时的政治情况,从不同角度为统治者服务。最初,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思想,更符合当时那种“休养生息”的政治趋向而占优势。

与此同时,儒者陆贾却常在刘邦面前称道《诗》、《书》开始,刘邦不以为然,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回答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刘邦接受了陆贾的意见,采用了 “文武并用”的治国方针,并以此为原则,把选拔文人智士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2月,刘邦到高阳驿舍,就特地派人把年已六十的儒生郦食其请来。郦食其应召入见,看到刘邦“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态度很倣慢,很不满意,说:“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欲率诸侯破秦乎?”刘邦听了,大动肝火,开口骂道:“蛊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攻秦,何谓助秦?”郦食其接口说:“必欲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刘邦听了急忙擦足穿鞋整衣,向郦生道歉,请他坐在上座,赐他饮食并恭敬 地向郦生请教说:“计安出?”郦生说:“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 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

这时,刘邦也正为兵马不足,军粮缺乏而担忧,所以对攻打陈留很有兴趣。因此便听从郦食其的建议,带兵攻占陈留,得到大批给养。从而佩服郦食其的神机妙算,封他为广野君。郦食其有个弟弟名叫郦商,文武双全,郦食其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委任他为将军。郦商很快就招募了 几千名士卒,加入刘邦队伍,一起向西进军,抢在项羽之前迅速地攻下了函谷关。这件事,使刘邦看出了儒生的计策对统一天下有重大作用,也证实了陆贾“文武并用,长久之术”的论断。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刘邦既不愿听任项羽的摆布,又慑于项羽的势力,不敢公开抗衡,就采纳丞相萧何和将军樊哙的建议,接受汉王的封号,前往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后来,在楚汉战争中,刘邦重用谋士张良,计听萧何,还破格提拔韩信,筑台拜将,委以重任。由于刘邦善于用人,收揽四方人才,而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力量对比很快向有利于刘邦方面发展,最后终于打败项羽统一天下

刘邦即帝位后,立即着手安抚百姓,分封有功的大臣。汉五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就在洛阳南宫大摆筵宴,犒劳全体文武功臣。筵席上,刘邦说:“列侯诸将不要对我隐瞒,大家都把真心话讲出来。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原因是什么? 项羽之所以失天下原因又是什么?”

高起和王陵两人回答说:“陛下平时待人傲慢无礼,项羽表面看来仁慈爱人。但是陛下指挥将士攻城略地,所夺取的城邑都封给有功之臣,与天下人享其利,所以将士愿意为陛下效劳。而项羽妒贤嫉能,刚愎自用,猜疑功臣和贤人,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这就是项羽天下的最根本原因。”

刘邦对他们的分析不完全同意。他说,“你们两位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定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供给军饷,我不如萧 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可称当今天下的豪杰,而我能真诚委用,这就是我之所以能得天下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且不能重用,这就是他被我灭亡的原因。”

刘邦的分析,令“群臣说服”。这是刘邦对自己功业成就的经验总结,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贤才的问题。要想建功立业, 就必须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部下的特长,这就是刘邦战胜项羽,取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汉初选拔官吏,特别注重真才实学。早在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就特颁布求贤诏书说: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夭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这道诏令申明了求贤的对象,是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这道诏令下达到郡守,要求各郡把有才有德的人推荐出来,并把他们的年龄、品行登记上报,以备录用。可见,刘邦对“贤士大夫”在治国中 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视的。还在抗秦及楚汉战争讨期,一些才干出众,智勇双全,善于用兵作战的文臣武将,都被他笼络过来。洪迈说:

“汉初诸将所领官,多为丞相。如韩信初拜大将军,后为左 丞相击魏,又拜相国击齐。周勃以将军迁太尉,后以相国代樊 哙击燕。樊哙以将军攻韩王信,迁为左丞相,以相国击燕。郦商为将军,以右丞相击陈豨,以丞相击黥布。尹恢以右丞相辅守淮阳。陈涓以丞相定齐地。”

这些人,不但为建立西汉统一政权尽了力,而且在整治新王朝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萧何、曹参、周勃等人,都在刘邦的重用下,充分施展了各有的行政管理才能。可见,刘邦很重视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他把选官制度作为加强自己统治地位、巩固封建政权 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当时实施改革的社会条件还不成熟,尽管在汉王朝建立后,刘邦下了几次求贤令,终未能招致多少贤才,直至他临终之前,只表示自己对“贤士大夫”的景慕之情,而不能在选拔人才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因此,汉代选官制度的建立,还是在刘邦之后。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遗憾 传国玉玺的下落之谜

晚清的戊戌变法运动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朱高煦叛乱简介:叛乱不成最终反落铜缸烤死之刑

大秦帝国韩太子奂是谁?韩太子奂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1910年汪精卫为何要刺杀摄政王载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