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袁崇焕是怎么死的?袁崇焕死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6-01-19 栏目:专题 投稿:无辜的黄豆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

袁崇焕当时的职务是:明朝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蓟辽督师的全称是督师蓟、辽、天津、登、莱军务,就是说袁崇焕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督师 蓟、辽、天津、登、莱地区的军事防务,负责抵御后金军队南进,守卫山海关,保卫北京城。袁崇焕的驻地在宁远(今辽宁兴城)。

袁崇焕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群臣大都知他冤枉。内阁大学士周延儒和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来光都上疏解救。总兵祖大寿上书,愿削职为民,为皇帝死战尽力,以官阶赠荫请赎袁崇焕之“罪”。袁崇焕的部属何之壁率同全家四十余口,到宫外申请,愿意全家入狱,代替袁崇焕出来。崇祯一概不准。崇祯一定很清楚的知道,单凭杨太监从清军那里听来的几句话,就此判定袁崇焕有罪,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何况这“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人人皆知。皇帝而成了大白脸曹操,太也可羞。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御史曹永祚忽然捉到了奸细刘文瑞等七人,自称奉袁崇焕之命通敌,送信去给清军。这七名奸细交给锦衣卫押管。崇祯命诸大臣会审,不料到第二天辰刻,诸大臣会齐审讯,锦衣卫报称:七名奸细都逃走了。

大臣相顾愕然,心中自然雪亮,皇上决心要杀袁崇焕锦衣卫是皇帝的御用警察,放走这七名奸细”,自然是出于皇帝的密旨。猜想起来,那御史曹永祚本来想附和皇帝,安排了七名奸细来诬陷袁崇焕,但不知如何,部署无法周密,预料众大臣会审一定会露出马脚。崇祯就吩咐锦衣卫将七名奸细放了,更可能是悄悄杀了灭口。对于这件事,负责监察查核军务的兵科给事中钱家修向皇帝指出了严重责问。

崇祯难以辩驳,只得敷衍他说,待将袁崇焕审问明白后,便即派去边疆办事立功,还准备升他的官。崇祯这个答复,其实已等于承认袁崇焕无罪。兵部职方司主管军令、军政,对军务内情知道得最清楚。职方司郎中(司长)余大成极力为袁崇焕辩白,与兵部尚书梁廷栋几乎日日为此事争执。当时朝廷加在袁崇焕头上的罪名有两条,一是“叛逆”,二是“擅主和议”。所谓叛逆,惟一的证据是擅杀毛文龙,去敌所忌。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手续上固有错误,可是毛死之后,崇祯明令公布毛文龙的罪状,又公开嘉奖袁崇焕杀得对,就算当真杀错,责任也是在皇帝了,已不能作为袁崇焕的罪名,之后崇祯明下令把袁崇焕给杀了。

袁崇焕最直接的死因史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多年内忧外患,老百姓都不愿意战争,而袁崇焕极力主张战争。野史和民间传说是崇祯皇帝受离间计而杀害袁崇焕,其实,真正要杀他的是京城百姓

袁崇焕入狱到被杀有一年多的时间,崇祯皇帝不可能还不冷静,而是百姓都要杀他。他死的很惨,他的肉被京城百姓分吃了。可想而知,百姓恨他恨到什么地步。

世人皆浊而独醒未必能落到好结果。

相关推荐:

宋代上青楼吃花酒得花多少钱

张版西游记兵器原图设计

读《三国志》的几个方法问题

太平天国金印用木头造,金冠用纸糊

着名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为什么会变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