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刘备三请诸葛亮 是刘备选择了诸葛亮还是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发布时间:2016-01-19 栏目:专题 投稿:动人的紫菜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与刘备组合,算得上是一对最佳的组合刘备因为有了诸葛亮而三分天下,而诸葛亮因为有了刘备而实现了自我价值。既然如此,两人又是怎样组合到一起的呢?有人认为,是刘备选择诸葛亮,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事实摆在那里,如果不是刘备“三请”,诸葛亮也许永远是个“村夫”;也有人认为,是诸葛选择刘备,因为当时诸葛亮是刘备的唯一选择,而刘备却不是诸葛亮的唯一选择诸葛虽然没有主动送上门,但是他已经通过另外的途径向刘备俜递了信息。那么,到底是刘备选择诸葛亮,还是诸葛选择刘备呢?

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

刘备在刘表处受蔡氏的排挤,很不得志。有一次次,刘备因被蔡瑁追杀,逃到南漳,从水镜先生那里得知:“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刘备便决心要请“伏龙”、“凤雏”出来辅佐自己。

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时刘备才知道靖葛亮就是“伏龙”,于是,立即准备了重礼,亲自前去隆中请诸葛亮。不料接连去了两次,都因诸葛亮不在家而空回。刘备求贤若渴,又第三次前去请诸葛亮。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尝。

诸葛亮第一次与刘备相见,就提出隆中对策,这使刘备如鱼得水。(见第三十八回、第三十九回)

诸葛选择刘备是为报三顾之恩,还是为了自我实现?

由于刘备诸葛亮两个人的组合,使得刘备圆了当皇帝的梦,也使诸葛亮得到了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因此说,他们两人的组合可以称得上是一对最佳的组合那么,这对最佳组合是怎么组合起来的呢?有人说是刘备选择诸葛亮,还有人说是诸葛选择刘备。下而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谁选择了谁。

1. 是刘备选择诸葛亮。

诸葛亮曾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赁。先帝不以臣卑鄙,稷自枉屈,三顾臣于萆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见第九一一回)多少年来,人们就是裉据诸葛亮的这个说法,认定刘备诸葛亮的组合,是刘备选择诸葛亮,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机会是刘备给的。

那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机会是刘备给的呢?首先,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并没有战功政绩。当诸葛亮还在“躬耕南阳”的时候,虽然已被水镜称为“天下之奇才”,但是,此时的诸葛亮实际上还没有任何作为。

那么,这时的诸葛亮每天都做些什么事呢?刘备就曾经一再向人问过诸葛亮的去处,得到的回答不是“正不知其何往”,就是“出外闲游矣”。当刘备再问:“何处闲游?”,这时的回答则是:“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棋琴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尽管诸葛亮并没有虚度光阴,更没有去干坏事,但是可以肯定,他所干的还不是“政”事。

有人设想,诸葛如果当时不从“农村”出来跟着刘备打天下,那么,他这一生也就只能是个“村夫”而已。应该说,这种设想并非没有道理。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实例,例如,同样在山村长大的兄弟俩或姐妹俩,一个出来上了大学,一个没有出来上大学,结果两个人的命运就出现了天壤之别。

2. 是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来的

三国时候“招聘”人才的方式很多,有的是因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来的,如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有的是通过朋友极力推荐,如周瑜推荐鲁肃;有的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如庞统先自荐于孙权,后自荐于刘备;有的是成了俘虏之后投降的,如黄忠、马超投降刘备,在这诸多的方式中、只有诸葛亮是被请出来的,并且是经过“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

刘备三请诸葛亮,一方面说明刘备这个“明主”能够礼贤下士,爱惜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诸葛亮这个人有“不可屈致”的性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喜欢端一点架子。其实,这样做法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试想,如果刘备在当时环境之中,想要找到一个有超人智慧的军师,实在不是很容易的事。这是因为那些隐居起来的能人,刘备无从知道;而在刘备所知道的几个人当中,又大多不能为他所用。例如,徐庶虽然愿意辅佐刘备,却被曹操给骗走了;司马徽虽然是个深不可测的人,但是他却像神仙一样“飘然”不定;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虽然也是满腹经纶,但是他们却不愿意落入尘世。因此,在所有的候选人中,就只剩下诸葛亮一人,可以前去相“请”的人了。

然而,诸葛亮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除了刘备之外,他还有很多的选择佘地。诸葛亮在几个不同的政治集团里几乎都有亲属,并且都担任重要官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投了孙权,曾任大将军、宛陵侯;而请葛亮的堂弟诸葛诞,投了曹魏,曾任扬州刺史、镇东大将军;诸葛亮的叔叔与刘表是“老朋友”,诸葛亮就是跟着叔叔移居襄阳的。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因此,诸葛亮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海外关系”,直接进入到这几个政治集团的高层之中。即使不借助这些关系,仅靠诸葛亮自己的能力,他也能很容易地去他想去的地方谋一个不错的差事。诸葛亮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他可以选择刘备,也可选择孙权、曹操、刘表、刘璋等等;而刘备当时却远没有这样幸运,他除非谁也不选,要选只能造择诸葛亮。只有具备选择佘地的,才可称为选择;而没有选择余地的,当然与选择无緣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刘备选择诸葛亮,而是请葛亮选择刘备

水镜先生与徐庶的推荐,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刘备的主动选择

刘备在遇到水镜先生之前,只是满足于身边的几个文臣武将,还不知道应该找个“经纶济世之才”来辅佐自己。后来虽然知道了“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是,却仍不知道谁是“伏龙”,谁是“凤雏”。因此,这个时候还谈不上主动去“请”诸葛亮。

那么,水镜先生为什么要如此卖力地向刘备推荐“伏龙”和“凤雏”呢?当然,我们不排除他有帮助刘备“安天下”这样的用意,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在为即将“出山”的诸葛亮“鸣锣开道”,制造舆论。如果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水镜先生以及徐庶的推荐,看成是诸葛亮向刘备暗送的“秋波”。不然,这两个人为什么只在刘备面前做“广告宣传”呢?实际上,这两个人对诸葛亮的推荐也确实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刘备正是因慕其大名才不辞辛苦三顾茅庐的。

诸葛虽然在徐庶面前说过“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的话,(见第三十七回)但是,我们绝不能把这句话理解成诸葛亮不愿“出山”,更不能理解成他不愿意投刘备这个明主。如果诸葛亮真的不愿意“出山”,他平时就不会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如果诸葛亮不愿意投明主刘备,他也不会在第一次见到刘备时就提出“隆中对策”,可见他是有充分准备的。

诸葛选择刘备,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诸葛亮有那么可以选择的地方,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尚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呢?其实,这并不主要是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见《前出师表》)而是因为他通过刘备可以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

刘备虽然是个织席卖履之人,但是,由于被皇帝当众认了“皇叔”,便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这在正统观念极强的时代,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尽管有这块金字招牌的人不止刘备一个,刘表、刘璋等人也都是皇室宗亲,但是,在皇室宗亲中却只有刘备一个是胸有大志的人。因此,对于既有正统思想,又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诸葛亮来说,这两个条件都可以刘备那里得到满足。而曹操、孙权等人虽有大志,却非正统,刘表、刘璋等人虽属皇亲,却无大志。

诸葛选择刘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在遂鹿中原的各镇诸侯中是最弱小的一个。当诸葛亮决定出来跟刘备打天下的时候,刘备不但无立锥之地,而且还“四面楚歌”,一面有蔡氏姐弟的暗算,另一面还有曹操的大军压境,好不容易得到一个谋士徐庶,刚刚打了一次胜仗就被曹操给骗走了。

一般的人都喜欢背靠大树,为什么诸葛亮却偏偏要选择最弱小刘备的呢?其实,这正是诸葛亮的明智之处,因为最弱小的刘备可以为他提供最充分的发展机会。具体地说,刘备身边还没有谋士,诸葛亮立印就可以得到军师之职,对于诸葛亮来说,只有军师这个位置,才能为他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才能充分实现他的自我价值。如果诸葛亮去投其他的几个人,尽管那几个人也很爱惜人才,但是由于那里的高层位置早已占满,诸葛亮就难以立即得到重用;而得不到重用就难以显露才华,显露不出才华就更难以得到重用。如此恶性循环,便难有出头之日。例如,诸葛亮若投了孙权,孙权绝不会把周瑜拿下来,让诸葛亮去做大都督。如果做不成大都督,就只能在嫉贤妒能的周瑜面前受窝囊气。那时的诸葛亮就不再是“诸葛亮”了。

综上,诸葛亮和刘备不论是谁选择了谁,至少这个组合在当时看来是完美的。都说资源要实现优化配置,那么刘备选择诸葛亮,诸葛亮投奔刘备,都让双方的才能得到施展,有何不可呢?

相关推荐:

雍正帝对先帝康熙的嫔妃为何处处刁难?

故宫牌匾上的箭头是怎么来的?吓得嘉庆砍尽古树

顺治那么恨多尔衮,为什么还想过修葺多尔衮墓园

她,从无法无天到甘心为仆,再到乐于助人,解密悲情人生女二号

古代官场俸禄制度:世家豪族如何一步步走向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