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历史上TOP10猛将

发布时间:2016-01-23 栏目:专题 投稿:酷酷的画笔

标题上已经说过,这个排名也许不是很准,只是演义版,但在大多数人心中一定比较合理(呵呵,因为很多人,不从真实角度来看,只在乎书面与演义中的表现) 实话实说往往遭到盲目崇拜的鄙视,无奈。。

中国历史十大猛将 入列名单 如下 :

TOP 1 项羽我想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学什么的,上过什么学,或者是没上过学,提起此人无不了若指掌。巨鹿之战,三万破三十万,彭城之战,三万破六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作为一个失败者,得到了远比成功者刘邦更高的认同度与同情,实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说到真实,项羽似乎也被神话了一般,真实的历史中他与刘邦都是农民起义军的小头头,陈胜吴广死后,由他们两个接班,继续反秦统治的斗争,虽不曾看到电影中的那么无敌的表现,但项羽的气力大这一点,是肯定的,后人于是用了一句:"恨天无捌,恨地无环"来形容他的豪气,意思就是如果天有捌,我可以把大地拔起,天有环,我可以把天空拉下来。。。。呵呵,我认为太夸张,项羽本人应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间拥有如此的知名度,实在是很令人费解既然是演义版就不说多余了,如此人再多说看贴的要骂我的勇猛指数 10 智谋指数 6 总评 8。5

TOP 2 冉闵冉魏政权的君主,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魏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之心。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的精神支柱,冉闵的威猛至今还在一些地方流传,乱华之六胡经其征战厮杀只剩其四,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人将在短时间内新写个长篇,内中便有对冉闵浓墨重彩的描述),日本人更是将其称为与项羽并列的猛将之首。""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赤龙,一生死于其手下的敌军以万计,死于其政权,军队下的胡人更是以十万计,曾创造过以弱击强九战九胜的战例,帐下军士皆勇冠三军,竟与楚霸王之八千江东子弟不相上下,仅被难一役便""斩燕将数十,杀燕骑三百余"",勇烈可见一斑,只是由于战马被杀,步战力尽被擒,面对胡主责难,尤自怒斥:“天下大乱,尔曹夷 狄禽 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被杀之后,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惧,封其为""悼武天王""这才作罢。勇猛指数 10 智谋指数 8 总评 9

TOP 3 杨再兴小商河一战,令无数后世子孙为之扼腕,数百将士面对数十倍敌军(女真人主力骑兵部队,战力之强可以想见)发动了奋不顾死的冲锋,虽尽数死于沙场,却使威名流芳百世,仅杨再兴一人便""杀敌将数十,斩胡骑数百"",其中不乏元帅一类的重要将官,可谓死得其所,据史记载死后岳家军为其收尸,仅从其身体内烧出的铁箭头就达两斤以上,惨烈非常。据称其为杨老令公之后,初为义军帐下大将,后受到岳家军的进攻,斩,杀岳家军数位将官,所括岳王的亲哥,兵败投降,为岳家军帐下与高宪,岳云并列的三员猛将之首,数次随岳家军击女真骑兵,杀伤甚众,胡骑皆畏之,闻之至则尽拔马避之,以全性命。想来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么会怎样?想来女真人所谓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种表现现象,在明知进必死退可生的情况下一样不会放弃生命的,呵呵。勇猛指数 9。5 智谋指数 6 总评 7。5

TOP 4 霍去病单是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便足以使其名载史册,更可贵的是其对匈奴的战绩,不败之将更是难得,像上文所述诸将,皆有败绩,且有些还败得很惨,象这样出身皇族亲引铁骑出塞,令胡骑丧胆,汉子振奋的名将极为难得勇猛指数 9 智谋指数 9 总评 9

TOP 5 吕布知名度颇高,号""飞将军"",公认的三国第一武将。悍勇世无所匹,不多说勇猛指数 8。5 智谋指数 4 总评 7。5

TOP 6 斛律光字明月,高车族,北齐名将,出身将门,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马,咸阳王,其弟为齐幽州刺史,可谓一门三杰,最初投候景(后来杀了梁武帝的那个),有人便对候景说""斛律家小儿,不可使其三度为将,后夺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语,工骑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岁时便""生擒敌勇将"",少年得志。与高欢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欢赞道:此射雕手也。此后,北齐一军皆呼之为""射雕将军""(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对弓马之术很看重)。纵观《北齐书。斛律光》传,如""光自驰马迎之,斩敌将"",""光自生擒敌首领""之样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观的说,北齐书的内容基本是可靠的,可信度要远大于南朝的几本史书,能得如此高的评价,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实是求是的说,斛律光不但是勇将,更是名将,在整个南北朝可以排得进前五位,与韦睿,刘裕,韦孝宽,陈庆之之流并列,只是由于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类,就不便多说。结局一样不妙,又一个死于自已人之身的猛将,可怜得紧。呵呵勇猛指数 8。5 智谋指数 8 总评 8

TOP 7 史万岁隋初四大名将之一,出身名将世家,15岁从征,后以副将从征平定尉迟同(有一个舟之底),每战必先登,勇冠三军,邺城之战,败势已定之下,拔马奋击,大呼""事急矣,吾当破之"",突入敌阵,立杀数十人,方止住阵脚,后杨坚登位,以戴罪之身以凉州道帐下武将身份出征,与突*可汗定""士卒何罪,愿得勇士单挑以绝胜负""之约,史载""万岁驰斩其将而还。突*大惊,议和而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以单挑的形式决定战局的例子,单凭此,史万岁便该名流千古。后史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杨素平高智慧之乱,引2000军偏师,千里而进,历700战,与主力失去联络,皆以为其已全军败亡,杀伤以十万计。后以此功加封,并进入四大之列。大斤山之战,突*军与随军相遇,敌哨骑回报隋军主将为史万岁,突*可汗大惊,说道:得非敦煌斩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骑确认后慌张撤退,被隋军跟进斩杀万人,其勇由此可见。结局,嘿嘿,又一个不得善终的,又一个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史万岁昏了头,为了替将士请功,不注意言辞用语,在朝堂之上跟杨坚对着干,有失文帝威严。。。。勇猛指数 8 智谋指数 7 总评 7

TOP 8 英布又名黥布,三国时期,说马超有"信,布之勇"信指韩信,这个布指的就是这位了。。因其曾受过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汉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是当时仅次于西楚霸王的第二号狠角色,当时号称""勇悍""的什么樊哙啊,夏候婴呀什么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战而定,压根不是个。打得刘老二几次屁滚尿流,所谓""伤得越痛,爱得越深"",也使他下了本钱拉拢英布,一旦得手,如获至宝,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汉以后几无建树,还不如呆在楚那边风光。巨鹿之战,引数千楚兵为先锋击三十万秦军,无往不胜,悍通显于诸候,为最终击溃秦军主力立下头功,后奉项羽令坑杀二十万秦军于新安,击汉之役,引军破三秦天险涵谷关,骁勇异常,项羽大封诸候,布为九江王,杀楚怀王。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惧诛而反,击汉楚王部,败之,破汉荆王部,尽收其地,兵,糖,又与汉军主力相持与甄,刘邦见其悍勇不敢应战,固守城池,留下一对千古妙对:何故而反?刘邦问。欲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惜此时天下已定,民皆不愿战,后大战之下兵败身死,落得个千古骂名。勇猛指数 7。5 智谋指数 6 总评 7

TOP 9 马超字孟起,号""锦马超"",长得极蚰,按现代人的标准整个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还狠,都是MM们最喜欢的呀。陇右人,世居羌胡边,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号之为""神威天将军""。潼关之战是其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打得横扫北方平定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瞒割须断袍而走,帐下诸将竟无人敢拂其锋芒,这可是些称雄三国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张合,哪一个不是个个顶个的主儿?后兵败投告刘大耳,郁郁而终,殊为可怜。勇猛指数 7。5 智谋指数 5 总评 6。5

TOP 10 李文忠明史载: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够可以,朱元璋的亲外*,随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军,戏勇冠诸将。也就是说就连常遇春这样的勇将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见一斑。漠北阿鲁浑河之战,马倒步战,仍杀伤无数,义乌之战,引千骑横突张士诚部,杀伤数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战,身被数围,大呼奋击,一战破张士诚二十万大军,悍勇不可一世,诸候皆畏之。我个人对李文忠最熟悉的一段是其白扬门之战,勇中有谋,刚中带柔,一代猛将本色尽显无疑。尤为可贵的是其好学问,虽征战沙场仍不懈学习,颇有古人之风。曾有:“兵在谋不在众”之语,刚猛之中不失智谋,可谓智勇皆备。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 终,死于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实很简单,虽是家族之人,终就对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办法莫过于从肉体上消灭,所以,他只好死了,没有死于沙场,可叹,可悲!勇猛指数 7 智谋指数7 总评 6。5

(后加两人)

TOP 11 张飞

勇猛指数 7 智谋指数 4 总评 5。5

TOP 12 李元霸

勇猛指数 6。5 智谋指数 2 总评 3。5

相关推荐:

骨相暴露出一个人的致命缺点,范蠡是如何评价越王勾践的

历史上真实的一休和尚,77岁仍与美女谈恋爱的老色鬼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四大谜团:脸型与这十个汉字的形状一致

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真的是金庸笔下的“独臂神尼”吗

川岛芳子之父善耆:近代中国第一投靠日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