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三国志》的说法

发布时间:2016-01-24 栏目:专题 投稿:含蓄的乐曲

中国的魏,蜀,吴,三国历史,从东汉末黄巾之乱公元184年(汉灵帝光和七年);到三国最后一个国家的臣服公元280年(吴主孙皓天纪四年),共计96年。这是三国发展前后到三国灭亡的时间。而三国的鼎盛时期到三国的衰败时期;通常是指曹丕称帝黄初元年(公元220至公元280年)到吴主孙皓天纪四年,共计60年。虽然时光短暂,但是它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着很大的军事魅力,故事就象发生在昨天一样,只因那段历史鲜活而丰富,动人而真实。这离不开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包括南朝宋时的裴松之的补注所带给我们的亲切感受。《三国志》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典籍。它就是介绍三国发展前后到三国灭亡时,这段历史时期的一部著作。关于三国历史的内容;陈寿的《三国志》记载的历史事件和古代人物比较全面;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典故和曲艺;又是三国内容另一个方面的传奇和信仰。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冠中,创作了一部完整的,精采的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使大家更加直接的接触了三国文化和三国历史。而那段真实的历史却又是别样的天空,正在等待我们大家前去探索和求证。三国历史书籍因为材料的失传,而使一些记录史册,变的十分珍贵和唯一。历代战乱的原因,造成了传承文明的毁灭,是不可弥补的,不可挽回的。《三国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人们研究和了解三国历史的主要典籍。《三国志》在北宋年间以前没有这个书名;这是后来(公元1003年)印刷时给定的。并把三本书合为一种流行于世,称为《三国志》。在北宋以前陈寿的三本书分别是:<魏书>,<蜀书>,<吴书>,是单本流行于世的。也就是说三本书没有可比性和统一性;并不是作者在统一三本书的思想下完成的,也即作者采用了不同的手法,分别去完成这三本著作的。三本著作的真实性是有差别的;主要表现在<蜀书>的成书过程上及作者人物传记的方法上。《三国志》是陈寿自己写来欣赏和流传后世的一部著作没有记载历史的责任。三国时期关于本国历史的史书(可惜大都丢失不传)魏国的有:魏晋王沈著<魏书>四十四卷,魏鱼豢著<魏略>五十卷和<典略>八十九卷;以及东晋孙盛整比的<魏氏春秋>二十卷。吴国的有:吴韦昭著<吴书>五十五卷;晋张勃整比的<吴录>三十卷;蜀国((实际上应称为汉国,习惯上人们称之为蜀国)没有象王沈,韦昭这样的专著的史学家记历史,也没设任何官员记载历史史事,所以蜀国没有历史记载的任何典籍。只有后人根据魏吴二国历史的关于蜀事的记载,编辑和自编出蜀国的历史著作。其中包括陈寿的<蜀书>,另外还有一些编辑的蜀国史籍如:东晋王隐著<蜀记>七卷,有一些是包含了魏吴二国历史在内,真假历史混淆不请的著作如<汉晋春秋>等。有关三国事迹评说的还有徐众的《三国人物评》孙盛的<杂记>。总之,关于三国历史保留下来的历史典籍很少;从唐宋以后这些关于三国历史的不同种的资料,都消失的不见了踪迹。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和考古出一些,三国历史著作来;也好宽慰一下我们热爱三国历史的心情。使之三国历史能更请晰的跃入我们的眼帘和思维当中。三国历史被资料欠缺的阴影,蒙上了一层迷雾,但是它是美丽的,真实的;它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骄傲和统一与繁荣的象征。陈寿是蜀晋时期的官吏和著作家,著述有许多作品。尤其是对历史的记录有着特别的偏爱;可能想往着史著作家司马迁吧!在那个时代很是盛行,写历史,著书立传和立碑颂文的。都是用以歌颂和记栽过去了的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因为有着汉朝文化风气的传扬;比如蔡邕写的《后汉记--十意》和鱼豢写的《魏略》;可见写历史的,人人跃是。其著书立传歌功颂德的文化,更使蔡伦的发明得到了最大的用出。文化也显的更加的灿烂,五言诗,骈文和抒情歌赋的盛行,证明了三国时代文化热闹的场面。镌刻立碑是当时一种流行扬名载德的方式;据说盛行一时,没有年龄上的区别,只要有意义和有事件关连的,都有其为之立碑颂文。从黄娟幼妇到裴松之的补注说"刻碑立庙盛行当时,"我们就知道那时三国的风气;是传承文化和传承个人功德的。陈寿就是在这种意愿和氛围下,编写了《三国志》的三本著作。书名<三国志>是后人加的,陈寿裴松之都没有见过这个书名。陈寿写书的意旨我们没有文字可查。他的书;他的言论;由他来宣扬。陈寿写<魏书>和<吴书>的人物传记,都有着相同的章法和描述。例如从征,从讨,别征,随征,等。就是比拟着每个人,用相同的词语写不同的人物,(当然不全是这样)。如武将和文将的区分,君王与诸侯王的区分。描述的人物传体的文字;先说<魏书>和<吴书>的写作内容,有着相同的记录。就是把一种武将写完一篇文字之后,其余类似的武将均照原先的构思记录。参看<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的部分章节的传写,我们就会知道,陈寿写<魏书>和<吴书>,人物传记的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传颂方法。就是以记叙文的样式来记录魏吴二国的人物传体,用些点明人物个性的语句来衬托每个人的传记篇章。人物的描述,回忆和生活记录,一般都很少。这与陈寿写的<蜀书>形成一个较明显的对比;就是说陈寿的<蜀书>是他自己的一种全文的创作;是一种热情扬溢的编写人物传记的另一种方法;以写人物个人的生活和军事活动为重点,来写人物传记的。没有按照他写<魏书>和<吴书>的那种记叙文的方式去写<蜀书>。而是采用说明,回忆,等多种方法完成的。这在二牧传和先主传里表现的不是很明显,原因在于这三篇文章都有历史记载可查。而关张马黄赵传,就没有那么多资料可参考了。作者可以采集众人的道听途说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蜀书>的创作。这是魏吴二书与<蜀书>,在成果和成书上的不同以及创作起点上的差别。文章上是说明和记述的区别。全书分为三书为《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以人物记传体的方式,来写三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和军事活动。具体是怎么写的呢?我简单的谈一点:就是在写《三国志》书的过程中,作者把凡是牵扯到历史人物个人的,被归纳到个人的人物传记当中。关于到本国史事的记年,政治活动,军事活动,都归到各国的帝王传记当中。于东汉末所发生的史事,战乱,记年,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归在与事件有关连的人物传记当中。此外,在各国人物传记末,写有作者本人的评价和评说。三本著作有着不同的价值和不完整性。〈魏书〉和〈吴书〉可以说是有关于二国历史记载的史书,是陈寿在阅读和查阅,魏吴二国史书记载的基础上,整理并简略,自成一家言的二本著作,是相当于魏吴史书的一个缩影集。〈蜀书〉因为没有资料可查。而陈寿(公元233年---公元297年)本人于三国鼎盛时期还是个孩童。不会注意到蜀国建国前后的事情。作者编写〈蜀书〉是根据魏吴二国史书中有关于蜀国史事的记载,经过作者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运用不同的文章表现方法,三方面接合创作出了十五卷〈蜀书〉。和前两本书的写作条件有很大的材料上的差异。所以说〈蜀书〉的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不大。但是,对于作者陈寿来说是著作者的一个创作成就,对于后来的《三国志》来说〈蜀书〉的创作成就具有完整的意义。可以说没有蜀书三国志不能称之为《三国志》。我们也应该尊敬和敬仰这位成功的著作家。没有他的〈蜀书〉就没有三国志〉的未来,就没有三国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但是关于《三国志》内容的真实性我们要认真和正确对待。《三国志》的不完整性表现在记叙事件的方式上和《三国志》本书的简略上。用人物记传体的样式来记事叙史,有着人物事件同时发生的冲突,硬要写下去就会使整个事件的过程被破坏掉,使事件没有了连续性,没有了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局的因素在里面。事件缺少了连贯性,生动性,和完整性。这样就不能完美真实的再现和表达历史史实的过程了。鉴于本书的体裁和记录方式的局限性,使著作者的文艺水平也难以更进一步得到的展现和表达。看一部完整的《三国志》,就不能不看裴松之的补注。而裴松之的补注是不能和陈寿的《三国志》内容相题并论的;更不能将所有补注视为是《三国志》里面的内容(陈寿的三本书)。陈寿的《三国志》必竟是陈寿写的一部著作;而裴注只是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的一种工作成果。这是二个不同的槪念。一个是作者,一个是注作者裴松之(公元372年--公元451年)他是出生在比三国时代还战乱的东晋末期和南朝初期宋朝年间。这是一个创造新生事物的年代;事情可以不尊重古代的范例去做。裴松之就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下,这种思想背景下,给陈寿的<魏书><吴书>和<蜀书作>作了补注。关于裴注我们应该正确的运用和阅读裴注的文字和内容。裴松之作注的工作是有些失误的,而增补的工作是可以肯定的。现试说明和分晰一下裴松之所做三国志补注的情况:首先,从注作者的角度去说,裴松没有做好注作者本身的工作。也既注作者给文章作注应该本着作者原文的意思,给文章的字,词,句,事件,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对事件的经过进行辩晰与求证,并参与作者其文的考证和訂正等等工作,而这些事情裴松没有去做,或者没有全力去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作书的意旨有一点很明确。就是对待历史事件是很谨慎的。在魏书张乐于张徐传末的评论语中,“……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我们应该能得出结论,陈寿是重视并阅读过历史记载的,至少说明陈寿是一位尊重史实的著作家。而裴松之作注的取材方式是兼采众家,如蜜蜂采蜜式的。和原作者写《三国志》的出发点是不相向的。这影响了三国志这部著作的真实性和历史性的价值。其中对于《蜀书》来说却是极有益处的,这又当别论。在前面已表述过原因了,这是《蜀书》与《魏书》和《吴书》不同的地方。其次,裴松没有把原作者著作思想与内容很好的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包括陈寿记的三国史事与陈寿的评论);而在补充这一点上,裴松之是做了努力的,为三国志增补了不少遗漏和续篇。但是,对于原作者本人的,三国史事见解和三国史事描写,裴松之很少或者没有详细的去论说和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不能与原作者三国志里面有个思想上的交流;也达不成一个共同为《三国志》做出更大贡献的目标;没有三国志带来更多更好的进步意义和宝贵意见。最后,裴松之只做了《三国志》的增补工作。对于《三国志》的增补相对于历史记栽的遗失来说,裴注是具有保留(三国)史事方面的珍贵意义。然而,裴松之补注的工作补是补好了,注的工作却没有做好。历代专家对裴松之补注的一些评论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清代学者赵翼说裴松之“应注而不注,有的不应注而注,引书有改字等等”。就是批评了裴松之作注的工作和其消极的一面。从裴注的内容上来论,他的裴注引用前人的著作多达一二百种,为后人开创补注详备之风做了个榜样,是很值的推崇和敬仰的。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裴注是“但求事之详备,无论事之乖巧”的;显然裴注是不注重历史史实的。所以,他的有关裴注不具有真实的价值。对于《三国志》来说则具有其完整和多样化的意义。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裴注的具体内容是不注重史实的有例如:三国人物个人的家传《传记》;这是作者及其家族用来歌颂和记录,自家或者当代的名人事迹。多是盛赞美誉和夸张事实的。由于造纸术的发明,这种扬名传颂的方式很是盛行。《曹瞒传》是吴国人写的,没有史籍方面的记栽,作者不可考,尽是些诋毁曹操之语。裴注的引用资料中不知文章作者的还有许多。总之,裴注的取材是广范的,不能一一认为是史实,要正确的利用和对待。另外,裴松之的一些对陈寿言论的评说,和校对三国志方面的评语,是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三国志》的内容。可惜这样的文字太少。《三国志》是西晋陈寿写的关于三国历史的一部历史著作。虽然叙述内容比较简略,却是文笔严整著作谨慎。这样使文章增色不少。而陈寿写这三本著作的时侯,应该没有想象的到。他的三本书会成为后来人们,研究和了解三国历史的一部正史书吧?总结两句:我写这篇文是按自己的逻辑和理解去写的。想探讨一下《三国志》的一些文章本质的问题,本人脑袋拙劣又拙劣,陈寿的一个字,我想就会把我砸死。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更认真的,更全面的去对待这部书,我还是挤时间写了。不要忘了《三国志》是一部珍贵的历史典籍。它虽然不全是事实。但是,就象我们人与人之间,只是把最美的一面留给了世界。它是美的,同时也是存在的。裴松之的补注,也请大家认真对待。希望我们都爱《三国志》,裴松之和陈寿的《三国志》。月光美丽,中华在线也是美丽的,于寂寞之夜是以记文。

相关推荐:

上古战神蚩尤到底是杀神还是祖先?

某种角度上来看,三国中真正的赢家,只有他一个

雍正刚去世的第三天,乾隆暗示了雍正真正的死因

曾经扩张至欧亚大陆的元朝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楚霸王项羽为何不称帝?项羽不称帝的难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