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三国时代之国之兴亡与天下大势

发布时间:2016-01-28 栏目:专题 投稿:默默的水池

前段时间,偶然了解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所小悟。

在下惊奇发现,知识与学科之间真是相通的。在下素来热爱三国,不自觉地将此定律转移到了三国历史之上,竟了些许的新的感悟和发现。

本文现在用全心的视角,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获得的启示,来分析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和国之兴亡。绝对原创,欢迎大家拍砖讨论。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压倒性的普适定律。其中一个大的观点即是所谓“熵”的相关观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大致是说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是用来衡量一个空间中的无序和混乱程度的。熵值越大,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大。

熵值的大小是与空间的封闭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的。

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熵总是不断增加的,即使得空间越来越混乱的,总是在封闭的系统中是无法保持纯洁性的,是没有活力的。一个空间或系统只有在得到与外界流通的时候,该系统才会变得有活力。开放的系统反而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此外,更重要的是,热力学定律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万物之理:局部的有序是可能的,但必须以其他地方的更大的无序为代价。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生存,就要能量,要食物,就要以动植物的死亡为代价,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动植物的灭绝。这就使大自然的有序遭受到破坏。犹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动植物的有序又是以太阳核反应的衰竭或其他形式的熵增为代价。熵是时间的箭头,在这个宇宙中是不可逆的。这就可以揭示很多人类的现象。就如人类在地球上存在和发展,如果只是封闭在地球这个空间之内,不断的积累熵值,必然会导致整个人类的灭亡,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人类努力的发展航天技术以希望“走出去”,利用宇宙空间更多的资源就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了。当然,走出去也就是以更大地方的无序与破坏还换取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点像一种破坏宇宙的病毒,汗~)。又如二战时候的日本侵华和德国扩张,其实都是可以看作是一种极端过分的对外的开放与流通,即通过对外扩张的战争转移人民对国内矛盾的视线、以缓解政府压力,也就是说通过扩张来降低国家内部的熵值。这是一种极端的开放,也有不极端的例子,比如说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说的不开放就没有活路,是很正确的,因为不开放国内熵值持续增加,最终必然导致毁灭,即没有活路。

认识到了这些之后,再观三国,就能够用新的视角解释很多东西。比如说为何弱小的蜀国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什么是诸葛亮的英明所在?为何最强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先灭亡的(被司马氏篡位)?为什么新的西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统之路势如破竹?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理论完全可以解释

诸葛亮的英明之处在于孔明的思想隐约有一种跟熵理论很接近的观点。即封闭必然导致灭亡(尤其对于相对而言弱小的蜀国),只有与外界联系和开放才能生存和减少内部的熵值。而当时三国争霸,气氛紧张,不可能会有那种和平的缓和的对外交流,因此诸葛亮只能选择用激进的开放方式,即用战争的方式转移"益州疲敝"的国民的视线,降低国内熵值,战争能让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对外,即让空间内变得有序化,而以更大的无序化为代价,即战争使本土作战的魏国乃至整个中国都变得相对无序。诸葛亮用这种以攻为守的方法为相对弱小的蜀国大大地延续了生命,而且令蜀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英明之处。

而魏国,则更倾向于处于守势,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魏国国内熵值不断的增加。熵值的增加会导致空间内的无序和毁灭。因此魏国虽然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但在三足鼎立之后由于封闭导致国内矛盾与斗争的增加,最终终于司马氏强硬取代曹氏,建立晋朝,导致魏国的率先灭亡。

而晋朝建立后,便放弃了原先的守势而采取攻势。这在实质上也是晋国激进的对外开放过程(即战争)的过程。通过这种开放,使晋国国内熵值大为减少,充满有序和生命力。因此晋国凭借人口、资源远胜于吴蜀两国的先天优势,很快的实现了天下的统一。这也表明了司马懿的这几个后人还是比较有思想和才能的。

以全新的视角来看三国,会有新的感悟和认识。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帮助~~o(∩_∩)o。。。

相关推荐:

秦始皇陵地宫惊现神秘壁画 竟与九星连珠神似

解密:刘邦失德败行为何能构建400年王朝的根基?

民国神仙方术:有大师因为诈取钱财被执行枪决

五国攻秦之战伤亡如何?总共投入多少兵力

揭秘包拯为何一生都没有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