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三国中的曹操刘备哪个更虚伪

发布时间:2016-01-28 栏目:专题 投稿:清秀的楼房

一部《三国演义》,处处是面具,时时有虚伪,作者与作者笔下的人物一起竞相恶心,终于成就了这部经典名著的经典虚伪。

1、一泡精液奠定的忠义说到忠义,曹操历来是不算的,罗贯中也是忠实地遵循着这一原则,详尽地描述了曹操胁迫皇帝、诛杀皇后、皇子以及大批的皇亲国戚的斑斑劣迹,可以说已经是打上了大逆不道的烙印永世不得翻身了。曹操书中自然还是要装成一副匡扶朝廷的伟大样子,但这样的装佯技巧在罗贯中笔下以及读者眼前却幼稚得可笑。但是在前面我已说过“反衬”和“烘托”两个手法,罗贯中自然是用得是得心应手,曹操的奸恶永远都是用来反衬、烘托刘备的忠义的。至于曹操幼稚的装佯技巧反衬、烘托的对象自然也不用说。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在我看来,对于刘备,只需知面就可以知心了。书中第一回这样描述刘备的外表:“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图脂”。看看这是一副什么尊容?“两耳垂肩”--猪,还是大象?“双手过膝”--恐怕也只有长臂猿才能与此媲美了。“目能自顾其耳”--鸟,还是鸟人?

“面如冠玉,唇若图脂”--说轻了是奶油小生,说重了就是阴阳人。我实在想象不出这么样子的一个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总之不是人了,连禽兽都不如了,要这种“东西”忠义,那只有让罗贯中刘备一起虚伪、一起装佯了!

再看刘备罗贯中为了塑造一个仁德之君的形象,极力包装刘备,包括包装他的杀人,但他的这种包装更让我觉得刘备的恶心。第四十一回,曹军进兵樊城,刘备依孔明计决定撤退,但刘备却又说:“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大战在即,大规模的厮杀不可避免,一个真正爱民的统军者,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或减少战火波及百姓,而不是说出“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的屁话!明白人都知道,让百姓随军,将导致大量百姓死于乱兵之中。当初,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以共产党军队与百姓的鱼水情深,***也没有说出“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这样的话。难道刘备是愚蠢么?不,一个白手起家的篾匠能够成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君王,恐怕不会愚蠢。难道刘备真是爱民至极而一时糊涂么?不,爱民的话他就不会把百姓带上战场,就不会把百姓往死路上带。那是为什么?我想,可以从第三十八回诸葛亮于茅庐之中给刘备的那一席话中看出一些端倪,--“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刘备和其他对手相比,地盘、兵力都是弱势,怎么办?只有“占人和”,只有收买人心,这是他唯一能够立竿见影的行动。于是,让百姓随军的毒计就自然而然地酝酿出来了,却还冠冕堂皇地、一副悲天悯人地说是“安忍弃之”。虽然这有军事上的风险,但是刘备作为一个政治投机者,自然明白巨大的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的。罗贯中为了继续包装刘备,便又抬出了“民意”--“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乱世之下,百姓渴望的是安定,渴望的是一个栖身之所,而不是什么仁德--况且还是朝不保夕的仁德,怎么可能会主动去“享受”这颠沛流离之苦、“陶醉”于做“肉盾”的快感呢?所以,这两县之民的齐声干嚎,与封建大臣们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般,都是“君要臣说,臣不得不说”!刘备罗贯中都是要让百姓生是刘备人,死是刘备鬼!因而,后面百姓就“即日号泣而行”,形成了“两岸哭声不绝”的场面。刘备自己也在随后的表演中透露了一些实情,--“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此话前半句倒是实话,后半句却是装佯。刘备也知为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使百姓遭受颠沛流离是一场“大难”,但他却没有采取措施,因为他“安忍弃之”,只不过他“安忍”的是权力,而非百姓刘备的一句“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足可以超越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境界了!因而,刘备投江也好,痛哭也罢,只是为了说明自己是仁德之君,以后都跟我混吧!至于那两县之民,刘备最后关头终究还是“弃之”了--连妻子都弃之了,刘备没有了“何生哉”的感叹了,毕竟百姓的遭遇,那比得上“人心”啊!

没有动刀,却比动刀还厉害,杀了人还得个认德的好名声,真是一本万利!再者不携民他是否可以逃的掉?当然,一个人是能逃了,不过一个人逃了还有什么意义呢,好不容易攒了那么点实力了。部队一起跑?往哪里跑呢?刘表?刘璋?孙权?千里大逃往啊!他能跑,手下呢?妻小呢?众将的家眷呢?7年的积累下累赘自是不少啊,所以另一个可能就是根本不是要携民渡江,而仅仅只是依靠群众的掩护暗护妻小而已,否则那个刘阿斗也就没的“此间乐,不思蜀”了。

杀人对于刘备并不算什么刘备吃起人来也颇有享用野味之感。书中第十九回写到刘备逃难,遇猎户刘安,刘安为款待刘备,杀了自己的妻子给刘备当野味享用,刘备得知后仅是“不胜伤感,洒泪上马”。罗贯中在此是为了表现出刘备“得人心”,却以“吃人”表现“人心”,真是不寒而栗了!鲁迅先生说中国的吃人,何止是精神上的吃人,也有肉体上的吃肉--吃不出骨头,只吃出个“不胜感伤”!面对“仁义”的刘备,刘安竟然可以对相濡以沫的妻子痛下杀手,看来“仁义”二字真是“吃人”了!而刘备竟然也只是对这种凶残的行为“伤感”、“洒泪”,足见其是什么货色!禽兽而已!至于刘安,既然要孝敬刘备,大可以献出自己的皮肉--这样才可表示彻底的诚心,何故残杀妻子呢?看来刘安也未必心诚,他也是投机,认准了刘备定会发达,于是女人就该死了。罗贯中到此仍觉得未能尽兴,又接着安排刘备将此事说与曹操,“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看来刘安赚了,一顿“野味”竟然赚了百两黄金,至于后来刘安是否得到了刘备长远的好处,罗贯中似乎忘记安排了,小人物总是被遗忘的,--从这点看,刘安杀妻当真只能算卖肉了。不过,杀人吃肉能让“仁德者”感动,能得到“奸恶者”的奖励,看来“仁德者”与“奸恶者”是达成了共识的,他们都有吃人的本性与欲望,因此,罪恶成为了一座丰碑!我的脑海里突然显现出罗贯中挥笔到此的样子--必定是添了添嘴唇,咽了咽唾沫的,毕竟刘备只吃了刘安之妻肩膀上的肉,其他部位的却还是留存了没吃,可惜了,浪费了!这部经典流传至今,又让多少看客思索着这肉的去向,回味着这肉的味道,感叹着“可惜了,浪费了”!

罗贯中书中不断地想极力表现刘备对汉朝皇室的忠诚,但实际在一开始,罗贯中就露出了马脚。书中第一回写到:“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由此看来,刘备自小就是天生“反骨”,就立下了“谋逆”的志向(实际按古法,他说出这句话已经是谋反了,该满门抄斩了)。虽说刘备是所谓的汉室宗亲,但按正常的继承序列,轮几圈也都不会轮到他刘备,而他立志要当天子,就只有谋逆了。以至于他都想好了谋逆的方式--封禅,君不见他以他的两个儿子的名字言明了志向。

刘备实质性的谋逆共走了两大步:

第一步:称王。书中第七十三回写群臣欲拥刘备为帝,刘备怕落个造反的罪名,坚决不受。最后,诸葛亮出了个折中的主意,让刘备称王,刘备动心了,却还是怕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又遮遮掩掩地说:“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这里刘备除了暗示需要一个合法的形式走走过场外,还表明称王不是他刘备想这么做,而是群臣“逼”的——看看,多无辜的样子!接着,诸葛亮出来圆场:“主公宜从权变,先进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这就是刘备先斩后奏,先有既成事实、生米煮成熟饭,那后来的明诏也就不重要了——不管你天子同不同意,我都是汉中王了——真正的忠臣安敢如此?还是诸葛亮懂刘备的心思,于是刘备“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多好的表演技艺啊。虽然木已成舟,但是刘备这个好演员还是认真把戏演完,还真上了表章送往许都。但问题在于,这一动作还有意义么?表章本身根本已没有实际的意义了,——皇帝已为曹操所挟,表章也就到不了皇帝那里,即便到了皇帝手中,皇帝也做不了主了(一个连对自己都无法做主的傀儡还能为别人做主么?),这一点刘备是清楚的。于是,有意义的就只有上表章这一行动本身了。只要上了表章,刘备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世人,我刘备心里还是装着天子的,大臣们推我做个王我都不敢僭越自专,我是给天子上了表章的,只是因为曹操那奸贼把持朝政,所以表章没有批——这样一来,大家就只会批斗曹操挟持天子、把持朝政,而不是他刘备没有称王的合法性了,他刘备没有什么责任了,这种理直气壮的谋逆,真是一本万利!比起曹操粗鲁地逼迫皇帝封他为魏王真是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第二步:称帝。书中第八十回写到曹丕废汉献帝并自称皇帝,之后便有传言说汉献帝被暗杀(“且传言汉帝已遇害”)。于是,刘备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儿时“我为天子”的夙愿),刘备大张旗鼓地让百官挂孝,向世人宣布汉献帝已经死亡。这里就值得怀疑了,仅仅是传言,为何刘备不待证实就急忙公开宣布汉献帝的死?解释只有一个刘备必须利用这个机会来实现登基称帝的目标,这是不言而喻的。按常理(应该是封建的纲常原则),如果皇帝被软禁、被害或者被废黜,忠诚的臣子应该是起兵勤王或者复仇以清除叛逆,如同光武帝一般。但刘备什么行动也没有采取,他只是充当了一个谣言的散布者与支持者,利用官方的权威来公布并确定未经证实的消息,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其称帝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于是,我们就可以欣赏到刘备这位戏剧明星的好戏了。谣言公开散布完毕之后,刘备就来个“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这是暗示臣下,该你们行动了。于是大臣们又开始重演好戏了。面对大臣们的“步步进逼”,刘备“大惊曰:‘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最后被“逼”急了,还“勃然变色曰:‘孤岂效逆贼所为!’”看来刘备也知道,如果明目张胆地立即称帝,就要和曹丕一样“不忠不义”了,就要成为“逆贼”了,那么他苦心经营的“光辉、伟大”的形象就毁了。就在刘备也不知道这出戏应该如何收场的时候,就在大臣们也在纳闷这是演戏还是事实的时候,诸葛亮出场了(却还是安排了大臣们在后台准备一起出来谢幕)。刘备向诸葛亮道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再不向自己的高级参谋说出实情让其为自己拿个主意,恐怕真的不能收场了——“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真相大白了,还用说什么吗?正人君子的刘备和奸恶之徒的曹氏父子原来竟是一般,都是“恐天下人议论耳”,所以一个急忙散布谣言以便搞继承,另外一个是威逼皇帝以便搞禅让,一丘之貉!可怜的汉献帝,天真地以为自己那仁德的皇叔会救自己于水火之中,会清除叛逆,却没想到自己的皇位被曹丕篡一次之后,再被皇叔篡一次。

就是刘备皇帝的忠义了,汉帝在其眼里不过是他旗帜上的一个显耀的符号罢了。刘备可以为关羽的死而讨伐东吴,却没有为汉献帝的遭遇有过这样冲动的念头。可见汉朝皇帝刘备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而且是一贯如此的地位。早在书中第二十回,曹操在许田围猎时表现出对汉献帝的“大不敬”,关羽当时就欲斩曹操,但刘备立即通过暗示制止了关羽,事后向关羽解释说:“投鼠忌器”。刘备并非不想除去曹操这个“鼠”,而是害怕关羽的“除鼠”行为使得他和关羽的性命不保,那他的“天子梦”还怎么实现——为了汉献帝而牺牲,不值得!这就是刘备的忠义,这就是刘备的虚伪。

刘备干的勾当既然和曹氏父子别无二致,那罗贯中为何在书中褒刘贬曹,树刘备为正统,而曹氏父子为乱臣贼子呢?归根结底,还是一泡精液的缘故。因为刘备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是刘邦那泡精液所产生的结果的结果,从基因上就高贵起来了。而曹氏父子就不同了,什么东西啊,曹操的父亲竟然还是太监的养子,那曹丕也和那太监脱不了干系。这样比起来,同样是篡位,刘备就篡出个忠义和正统,曹氏父子就只能篡出个奸恶和谋逆。我为罗贯中思来想去,终于得出他是以精液为评定的标准的,我释然。

东汉末年的汉天子枉费是称霸天下的皇帝,那时忠臣在那里?关东联盟号称共除国贼(董卓)、扶持汉室,怎么都没有人来效忠汉室?刘表以宗室自许,对中央不闻不问,早已不接受中央管制;刘焉借口被米贼阻断交通,阴谋自立。关东诸将包括陶谦、阙宣、许昌、公孙瓒、袁术、袁绍、孙坚等人不是欲图称帝称王,就是互相攻杀。像刘岱、王肱等人与黄巾贼或黑山贼交战而死,还有凉州的羌祸连连等,以洛阳为中心的东西两方,都陷于盗匪民变的侵扰。汉朝的政府官员此时在那里?中央派遣他们到全国各地治理人民,无能的官吏除了激起大批的民变,又不能剿平盗匪;有能力的人又拥兵自重,互相残杀。

从董卓之乱起,中央不能有效控制属下官吏及人民,汉朝早就已经灭亡。如果没有曹操迎奉,汉献帝连生存都有困难。从照顾汉献帝这方面,曹操功不可没。但是曹操对于忠于汉献帝的近臣又是除之而后快,除了架空皇帝,又派亲兵守卫,形同幽禁天子。这方面的行为如同奸臣的犯上,这是曹操被后世骂为奸臣的主要口实。

朝代没有必要永远经营,以对人民的角度来看,比较欢迎经营能力佳的朝代,而不愿接受经营能力差的朝代。王莽的新朝成立后,后来没有人想要复兴新朝;秦朝灭亡后,刘邦也没有因为没复兴秦朝而被批评。为什么呢?因为经营能力不好的朝代不需要延续,另立新朝并不需要对前朝愧疚。汉朝自桓灵以降,早已民不聊生,少帝献帝根本就无力治国,人民根本不需要带来痛苦的汉朝。民变与盗贼的发生,还有武装势力互相残杀的产生,就是正由汉朝正规官吏所引发,换句话说,复兴汉室根本无法引起人民的共鸣。所以有必要复兴汉室吗?恢复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及盗贼四起的汉朝?

是君不君在先,就不能怪臣不臣在后,因此,曹操不需要为复兴汉室而负责,汉室昏庸无能,咎由自取。

商汤灭夏朝,周武亡商朝,两者都是著名的以臣伐君:对于旧朝代来说,固然行为不臣,但是对创立新朝代来说,却是开国大功。历史上几乎没有太多人对商汤及周文王、周武王批评奸臣的评价,理由就是着重于后来的新朝代,而奠定旧不臣与新君主的基础,曹操亦然。

我人个认为曹操最错的就是太重于实不重虚,不然象赵匡胤也是逼周甚矣,何人骂其是大奸臣?唐太宗李世民有逼父杀兄绞弟这种没人性的作法,后人却极力推祟李世民是明君。何如此也!!!!!!!!

2、见不得阳光的仁义

说到仁义曹操必然是不算的。他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座右铭的指导下,滥杀无辜,自然算不得仁义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归乡里,路遇陈宫,与之共投宿与吕伯奢庄上,出于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末了还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一句自私残忍的话。这件事在《三国志》原文中没有记载,而在裴松之的注释中,有三种说法。一是曹操投至吕伯奢庄上,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来抢曹操的东西,出于无奈,手刃数人,逃归。第二,三种说法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差不多。《三国演义》之所以选出这一种对曹操最不利的说法,目的很简单--为了更丰满完善曹操的“奸雄”形象。曹操的行为,想法每每违背常人的道德标准,所以他的计策即使是神机妙算也要被称作阴谋诡计。

至于刘备,正是因为一泡精液的缘故,自然有罗贯中死力维护。不过,从刘备因吃人而感动到其杀人于无形之中,我也明白了刘备仁义是个什么样的货色,进而也清楚了罗贯中仁义

书中第六十回,张松向刘备献计取西川,刘备却假惺惺地仁义一番:“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动摇乎?”害得张松又“劝”了半天,刘备才道出实情:“深感君之厚意。奈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又是一个“恐天下人”!而在第六十二回,刘备在西川“甚得民心”之后,他就丝毫没有了那点“仁义”了。在向刘璋索要兵员和军粮不得后,便撕破脸皮大叫:“吾与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之后,便展开了夺取西川的行动。刘备前后态度转变之大,真有些让人感到瞠目结舌了。其实,只要仔细就会发现,刘备先前的一席话就已经为他的转变做了注脚,在第六十一回,刘备向庞统和法正解释为什么自己不立即夺取西川时说:“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因为“恩信未立”,所以“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这才是真正的原因,而不是什么“亦帝室宗亲”、“同宗”之类的仁义屁话,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刘备在“甚得民心”之后就立即找借口展开行动。不过,刘备并未立即丢弃遮羞布,他还要把戏演完,在第六十五回,刘璋出城向刘备投降,刘备“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其实刘备并没有把话说完,他的后半截话忙于“流涕”而耽搁了——“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肉到嘴边,岂能行仁义焉?”

古语有云:春秋无义战。时逢乱世,天下相争本就是为了权力(割据一方的权力,扩张的权力,一统天下的权力),而刘备偏偏要扭捏作态,玩弄仁义于股掌之中,处处以骗取人心为最高原则,罗贯中又偏偏认定他刘备仁义,让刘备每次阴谋实现之后就来个“流涕”,继续来欺骗读者。

刘备抢到四川这块地方也许就是他那辈子人生最大的污点了,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没有太大的差别的了。直接抢了人的地盘比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更是差矣,做的不够漂亮不说,还要后人特别是老罗不停的去粉饰。希特勒抢苏台德也没挂满嘴的仁义道德,南韩棒子也不敢随便说仁义天下就跑到北边去道德下金胖子,人家金胖子说不定一个恼羞成怒就让汉城变火城了。讲到底还是弱肉强食,实力才是硬道理,所谓仁义道德只是搞政治嘴上挂着的油壶而已,该用的时候拿出来活络活络嘴皮子。

真小人是明目张胆地奸诈、阴险;而伪君子除了奸诈和阴险之外,还让你有受愚弄的感觉。

书中四十七回结尾和四十八回开头处写到庞统给曹操献了连环计之后,急急准备上船,却撞见徐庶,二人一开始的对话,我认为是堪称经典,可比诸葛亮的“舌战群儒”。

“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你若说破我计,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

“此间八十三万人马,性命如何?”

徐庶一眼就看出火攻之计乃是“毒手”,而庞统却辩解说是为了“江南八十一州百姓”,但真是为了百姓么?在书中第四十三回,鲁肃向孙权分析不能降操的原因时,说道:“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从这就可以看出这次战役孙权一方作战的政治原因,可有这“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的利益考量在里面?只不过是统治者的权势而已!至于百姓,总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便硬说是为了百姓的身家性命,那正如徐庶所说——“此间八十三万人马,性命如何?”谁的命不是命?庞统虽绝顶聪明,却不是想着如何化解战争,而是在自欺欺人的状态下想出瞬间消灭八十三万人马性命的计策!当智慧被用于杀人,而不是推动人们去实现幸福,那这种智慧将是我们最大的悲哀,——所以诸葛亮感叹因其计谋而导致生灵涂炭时,流露出些许不安,却最终回到担心折了自己的阳寿,于是,我鄙视他们的智慧。

同样,当我看到徐庶最后那反问的时候,我为徐庶所感动了,但是,我的感动并没有持续了十秒。“只是我亦随军在此,兵败之后,玉石不分,岂能免难?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什么感觉?我上当了!我被骗了!八十三万人的性命被当作交易的筹码——八十三万人,铁定灰飞烟灭了!

3、被湮没的可爱

相比罗贯中所要极力宣扬的东西,我倒觉得他所嘲弄的人物却真有些可爱之色了。

先说刘璋。刘璋自是不如刘备那般有着“远大的理想”,更不如刘备那般“聪慧”,所以把刘备当兄弟的刘璋最终为刘备所算计。如果说,在乱世相信一方枭雄的兄弟情是刘璋的痴愚,但是如论其在身处困境却仍心怀百姓,却是有几分可爱了。当刘备大军兵临益州城下之时,刘璋想到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书中第六十五回,董和劝说刘璋继续抵抗,并向其分析了己方仍具备的一些抵抗条件——“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但刘璋却带有反省地说道:“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随后,出城投降。刘璋这样的言行比起刘备当初以眼泪和“仁义”裹挟百姓于战乱之中的行为,难道不值得让人叫好么?

再说说刘禅。他虽是刘备的儿子,却什么没有从他的令尊身上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极端的权力欲,阴险、狠辣的手腕以及那见不得阳光的“仁义”,所以被罗贯中讥为“扶不起的阿斗”。他同样是在兵临城下大战在即之时,面对那些“英勇”的不顾百姓死活的主战派(包括自己的儿刘谌),一语道出了这些人,包括刘备等等“英雄”、“枭雄”、“奸雄”之类“雄”的玄机,他驳斥道:“汝独仗血气之勇,欲领满城流血耶?”这里面还包含刘禅些许的心理宣泄——他已经厌恶了战争,厌恶了这些打着冠冕堂皇理由的战争!什么复兴汉室,什么先帝遗命,一次次发动徒劳无用的战争,无视百姓休养生息的愿望,灭亡是必然的!

说到刘禅的儿子刘谌,不得不再提一下的是,刘谌不愧是刘备的好孙子,甚得刘备的真传。听说要投降,反对最激烈的就是他,这里面是有原因的。罗贯中书中已经有所暗示了——“七子之中惟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余皆儒善”。于是,我们清楚了,当“自幼聪明,英敏过人”的刘谌失去了当皇帝的机会时,必然是要激烈反对的。而当他得知投降之事已成定局之后,便开始抓狂,便开始嗜血,“乃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无辜的妻儿就这样惨死,罗贯中却夸奖道:“雄哉北地王”!——在罗贯中看来,要是刘谌有三十个儿子或者三百、三千个最好,这样一并杀了,就可以更加“雄哉”了!而我却要庆幸,刘禅以及他的其余六子皆“儒善”,皆不“雄哉”,于是很多人活下来了。刘谌自杀前,到刘备的牌位前表白了一番:“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好一个“以绝挂念”,于是就“绝人生命”!不过在我想来,刘备真有灵的话,的确是会感叹:“不愧是我的好孙子!”刘备尚未能如此“雄哉”,其孙子却毅然“雄哉”了,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双双死在沙滩上!

4、唯一的觉悟

在众多的黑暗和血腥之中,我终于可以看到一种光亮,一种觉悟之后的光亮。书中第七十七回,关于被杀后阴魂不散,到处嚷嚷“还我头来!”,被普净和尚叫住,一语道破众生平等的道理,充满了终极的人性关怀——“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之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这样一句大实话,一个最普通的道理,关羽却要在死后为人点化方才醒悟,那其他道理呢?而那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庞统、徐庶、刘谌??????等等诸人怕是要永无顿悟、永不超生了!

至于这唯一的觉悟,却实在是可怜了,仅仅是对一阴魂,而那亿万世人如何呢?不知我该说这是普净和尚没有尽到责任去普渡众生(却只点化了一阴魂),还是说包括普净和尚在内的所有佛子任重而道远?——但是这似乎又是在推卸责任,爱与关怀是靠少数人就能实现的么?但是,做了,始终是好的,即便是对一个阴魂,除却了杀气,增添了些许祥和。

后记

封建的中国历来缺乏爱,却不乏仁义,但偏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仁义与吃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传统社会历来为血腥所包围着、浸染着,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诞生的《三国演义》也无法避免受到这样的影响。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责古人,但是我们必须用现在的思维来反思自己。我们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除了感受文笔的精彩,是否还应该体味人性的缺失?

当下因为易中天“品三国”的缘故,社会上掀起了三国热,这对于纯粹的历史研究固然是有益的,但是综观各种言论,却都是就历史而谈历史,忽略了历史本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热衷于探究王侯将相功成名就的历史事实,这固然对于历史真相的了解有所助益,但这些远远不够。就比如通晓一切历史事实并不能说就是历史学家一样,只了解历史事实并不能了解历史——当然,这并不是说历史学家都了解历史或者了解全部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地用人文的观点去看待历史、去反思历史,不是说“以史为鉴”么,历史最大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了。好比三国,那么多的杀伐,当时的民众生存状态肯定不佳,那怎么就没有人去研究民众的生存状态呢?这肯定比去比较武将们的武功高下有意义。究其根本,还是我们只看到了杀的精彩,而忽视了被杀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人文主义缺失的表现。

相关推荐:

他是明朝著名的贤臣,但却是混得最好的乡试落榜生

天王洪秀全用一本妖书将大清的国运拦腰斩断

真实的纪晓岚貌丑且好色,而且与和珅年纪相差甚大

袁绍为何会失败?原因竟是在于袁氏兄弟本身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马关条约的内容详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