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略论刘备的和人之道

发布时间:2016-01-30 栏目:专题 投稿:清脆的书本

一位朋友看过《三国演义》后跟我说:“刘备什么实力都没有,今天找这个投靠,明天向那个求援,最后居然当了皇帝,真是不可思议。”我说,非也。刘备是三国时代最具实力的三个人之一。友问你讲的实力是什么?我说,刘备的实力不是家族势力,不是军马钱粮,而是他本人所具备的和人之道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刘备既得人和,必有和人之道。发掘和研究刘备的和人之道,不仅会使我们读懂刘备这个历史人物,而且对于现代的创业者具有借鉴意义。友人称善,于是共同琢磨出了这篇文章。

《三国演义》第一回,作者罗贯中便以简洁朴实的语言介绍了刘备的性格:“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由于不甚好读书,又寡言语,因此刘备不能象曹操那样“慨当以慷”、“歌以咏志”,讲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之类的高论,也写不出《孟德新书》那样的大块文章。但刘备所到之处皆深得民心,到了荆州可以将战乱时避难襄中的天下奇才收罗一尽,“总揽英雄”,连曹操也不得不承认“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道出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刘备的和人之道,主要体现在他的创业实践中,体现在他日常的行为表现上,只言片语,皆是心法,弥足珍贵。我们试将刘备人之道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平等待人,使创业核心层做到福祸相依、生死与共

刘备从28岁起兵于涿县,到62岁兵败于彝陵都缘起于桃园结义三兄弟。刘备在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形成了两个并行不悖的信念:一是施展报国安民之志,割据称雄,以图复兴汉室;二是极结义之情,与关羽张飞同生死、共福祸。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救困扶危,同兴汉室。“结义”是一种平民意识,是弱小群体自立自强的一种抱团御外行为。刘备虽称汉室宗亲,但家道早已破落,其父刘弘沦为布衣,混同于一般平民刘备以织席贩屦为生,在后来军务繁忙之际还偶有取牛尾亲手结帽之癖。刘备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具有了平民意识并影响着一生的行为。关羽张飞俱是平民,但皆有勇力。在冷兵器时代,得武艺高强之大将如同今天拥有核弹一样是有实力的表现。刘备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但他从不以老大自居,始终与关张二人平等相处。而关张二人不仅为他们共同的事业舍生忘死,立下累累战功,还留下了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找到兄长、张飞横矛长板桥,喝退曹兵护卫兄长等动人的情感故事。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老大刘备平民意识和平等观念能够贯彻始终,从来没有动摇过。刘备平民意识和平等观念虽未脱离封建宗族血缘观念范畴,是一种“准血缘关系”,更不能与现代人权观念同日而语,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很大突破,而且其真实性、真诚度足以令今天“一个人是条龙,两个人变条虫”、“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不肖子孙无地自容,更不要提那些为争财产、争美色而争到同胞兄弟自相残杀地步的人了。刘备关羽据守荆州,训练士卒,筹措钱粮,仗张飞引精兵一万五千人入川连下巴郡、雒城诸郡,逼刘彰投降而代彰自领益州牧,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割据称雄的大志。他没有违背结义兄弟共患难同富贵的承诺,使关羽张飞皆封侯,为上将军,二人地位仅次于刘备孔明。但随后不久,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荆州九郡尽属东吴。而此时曹丕在洛阳废汉称大魏皇帝,刘备在成都承继汉统自立为帝。长期以来在刘备心目中并行不悖的两个信念发生了尖锐的冲撞。是举起复兴汉室的旗帜兴师伐魏,还是极结义之情,为关羽报仇,兴兵伐吴?就理智论,应取前者,就情感论,应取后者。诚如赵云所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但刘备关羽张飞结义时曾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使他听不进多官劝阻,执意伐吴。加上张飞哭嚎前来,与刘备对哭,提及“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他人岂知昔日之盟?”终使刘备下定决心御驾亲征,统兵七十五万为关公报仇。直至报仇既遂之后仍不肯罢兵,终以惨败告终。史学家们一般都认为刘备伐吴这一决策是他一生的败笔。殊不知这是本色之备与角色之备尖锐冲突后的必然取向。刘备其人,起身微末。就本色论,他是一个当上了帝王角色的平民。就角色论,他是一个仍固守着平民本色的帝王。北定中原复兴汉室固是刘备的志向,也是桃园结义的动机之一。但结义后23年三个人南征北战,在血与火中建立起来的生死之情已成为刘备生命的一部分内容,不能须臾割舍。复兴汉室在他心中还只是抽象理念,而为兄弟报仇却是出自内心,带着强大惯性力量的现实需求。情理之间孰轻孰重,当局者并不迷惑,就是摆不平。如果说刘备在理智上是作为一个有始无终的失败者令世人惋惜,那么他在情感上作为一个善始善终的成功者却令世人钦敬。他的和人之道,就其核心层而论,也可以称为合人之道,是把三个人合成一个人,以平等相待的大诚实与合伙者信守最初的承诺,并且贯彻到底、绝不掺假。为了这个承诺,可为其败,可为其死。这样的和人之道怎么不令合伙者倾其全力,共赴生死?

二、降格尊贤,将事业全权托付给诸葛亮

刘备的和人之道,不是和一般的人,而是能者、智者、贤者,特别是比自己智商更高的人。其办法不是高压或强制就范,不是欺骗或拉拢,而是降格以求,运用感动和尊重使其心悦诚服。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与诸葛亮的关系。诸葛亮有管仲、乐毅之才,刘备决心请他出山相助,三顾草庐才找到诸葛亮。其中第二次是在风雪满天的严冬。张飞刘备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三人上路,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第三次访贤三人终于见到孔明。但孔明正在草堂昼寝未醒。46岁的刘备怕惊醒正在熟睡的25岁的孔明,不让童子通报,徐步入内,拱立阶下,命关张二人候于门外。张飞久等性躁,急得要到屋后放火,看孔明起不起,被关羽劝阻。刘备伫立了两个时辰(三四个小时),孔明方醒。刘备谦施进见之礼,面陈思贤若渴之情,终于感动了孔明,毅然出山共图大业。笔者青年时代曾到湖北襄樊隆中参观过诸葛亮故居。出襄阳城西二十里,果有一个流水潺湲、松篁交翠、情景异常的卧龙冈。瞻仰了三顾堂,我曾赋诗:“三顾堂前久凝神,马蹄来去似亲闻。求贤若尚刘玄德,天下孔明岂一人!”

孔明出山以后,刘备真正做到了“见贤而以其道”。他以至诚至敬的尊贤之道事孔明,一天也没有浪费孔明的才干。刘备在年龄上可为孔明之父,而行为上直如其徒。用“言听计从”来描述他对诸葛亮的尊重还远远不够,刘备是把自己的生死、成败、得失全权托付给诸葛亮,任其摆布,任其调遣。好比一台大戏,诸葛亮既当编剧,又当导演,还当主要演员。刘备就任由孔明安排自己当一个普通演员,心甘情愿被孔明导演、编派。哪怕被善意欺骗、被当小儿哄也从无疑意,从无愠色,从无嗔怪之辞。而象孔明这样的大智大贤之人,不怕高压,不怕围攻,不怕欺诈,不怕侮辱,就怕刘备这样的尊重。他一生为刘备驰驱奔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为有了诸葛亮,才使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创业宏图一步步得到了实现。赤壁大战后,鲁肃第三次登门向刘备索讨荆州刘备诸葛亮如何对待。孔明曰:“若肃提起荆州之事,主公便放声大哭。哭到悲切之处,亮自出来解劝。”刘备也不问哭什么,一见鲁肃便掩面大哭。鲁肃问何故如此,刘备回答不出,只能以哭声不绝相对。哭到不可开交时,孔明从屏后出来解释刘备大哭的原因——兴兵取川又因刘彰同是汉室宗亲,被外人唾骂;不取,还了荆州,又无处安身;不还荆州,于妻兄孙权面上又不好看。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的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这一哭就逼鲁肃说出:“从长计议”这句话来,空手而返东吴。

当然,刘备孔明的关系仍带有君臣之间相互利用的成份。刘备孔明出山是欲成就帝王之业。孔明自己的志向也正是要当一个泽及当时、名留后世的有作为的丞相。刘备在没有找到孔明之前,惶惶奔走十八年,无置身之地。连袁绍的部将文丑也看他不起,不愿与他一道领兵,说“刘玄德屡败之将,于军不利。”刘备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皆是勇将,只无善用之人。而孙乾、糜竺等文士只是白面书生。如果没有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刘备的事业是毫无希望的。而孔明找到刘备亦深荷“得主”之幸,从此大展奇才。刘备借用孔明的智慧和运作能力,用活了手下关张赵等一批人才,并收服了更多人才,甚至移石成阵,撒豆成兵,化腐朽为神奇,使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诸葛亮一生事业的高峰是定军山之战。他力排众议,重用年近七十的老将黄忠,计夺天荡山、定军山、烧毁了曹操的粮库,斩了曹军大将夏候渊,从曹操手里夺取了汉中大片土地,成就了蜀汉基业。诸葛亮对自己这次用人用兵十分满意,临终时命将遗骸葬于定军山。由此可见,刘备人之道一个重要内容,不仅仅是找到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会使用、会调度、会发掘人才资源的人。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使用、调度、发掘人才资源能力的大贤。这也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吩咐三个儿子皆以父事孔明的原因。

三、以容人之器使各类人才得到生存发展的空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备人之道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他的容人之器。开创一项事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而人才资源犹如流动之水,哪里低凹就流向哪里。又如水中之鱼,如果水里缺乏适宜的气温、氧气、营养条件,鱼儿也不能生存、生长,只能窒息、死亡。刘备恰恰在这方面高人一筹,具有豁达的容人之器。

刘备的容人之器,首先是容纳人才的器量。前面讲过,刘备的性格特点是“宽和”。“宽”是宽容而不苛厉,“和”是平和而不粗暴。由于宽和,刘备能做到礼贤下士,倾听下属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即使别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也很少发怒,更无轻率杀人之举。得荆州不久,刘备采纳荆襄名士马良建议,攻下荆州附近由曹操管辖的桂阳、武陵、零陵、长沙四郡,为入川打下了物质基础。得益州后他原拟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给有功将官。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刘备不仅没有忤逆之窘,还“大喜,从其言”。

刘备在与各类人才交往时十分重视交往细节,交往礼貌。他珍惜与别人的每一次交往,关注对方每一个具有善意的动作语言,把每一份往来情意都传递到位,谨慎作出每一次如何使对方获得满意的决定。而且从不做伤人之志、强人所难、夺人所爱的事情。徐庶是襄中名士,诸葛亮的密友。开始曾往投刘表,见面后发现刘表徒有“善善恶恶”(善待好人,憎恶坏人)的虚名,认为刘表“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于是化名单福转投刘备,两人一见倾心,相见恨晚。徐庶助刘备连打了几个胜仗。后被曹操发现“单福”即是徐庶,于是想把这个人才争夺过来。操将徐母取至许昌,用程昱计赚得徐母笔迹,仿其字体以徐母之名修家书令徐庶速至许昌救母。徐庶是个孝子,听说母亲被囚来唤,如何不去?只得请刘备放归。刘备正值用人之际,实不欲徐庶离开。但他却体谅和成全了徐庶的孝心,不加挽留,决定送徐庶去许昌。分手前夕,刘备请庶饮酒,两个人都没有动筷子,相对而泣,坐对待旦。次日清晨刘备为徐庶饯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刘备就马上执庶之手,泪如雨下。作别后徐庶之马被一树林隔断,刘备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刘备推诚待士的博大心胸使徐庶深受感动,拍马而回向刘备推荐了大贤诸葛亮,并在后来兑现了临别承诺,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设一谋以助曹操。这件事情在三国的龙争虎斗中算不得一件大事,但一贵一贱、一纳一送已足见刘备器量,做起来实为不易。

刘备的容人之器,还表现在容纳人才的政策和体制上。这是人才得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刘备入川前曾对庞统说过:“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刘备这几句话,既是割据称雄的基本策略,又是处事待人的基本方针。入川不久,刘备就制定了依靠川人治川的政策。凡川兵倒戈卸甲者不许杀害,伤其性命。刘备自领益州牧之后,所降文武,尽皆重赏,定拟名爵,擢用了文官武将60余人。刘彰手下的黄权、刘巴,原是极力反对刘备入川的。刘备主川以后两人皆闭门不出。刘备不计前嫌,并亲自登门请二人出仕,二人感玄德恩礼乃出。后来刘备的蜀汉政权能够巩固,就是因为依靠了这批文武官员。

刘备“以宽、以仁、以忠”的方针并不是无原则地一味宽容手下。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有德有才、忠义之士绝不怀疑,不加掣肘,顺其所欲,助其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即使沾亲带故也绝不宽容。襄阳兵败时,糜芳和张飞两个人都认为赵云降曹操图富贵去了,独刘备坚决不信,叱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后赵云在百万曹军中斩将五十余员,单骑救回阿斗送到刘备身边。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刘备。刘备接过,掷子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刘备掷子这一姿态是极表抚慰忠臣之意。这使赵云后来真的肝脑涂地地追随一辈子,成为一位忠仆型上将。而另一位将军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却因听信谗言不肯发兵救关羽而被刘备依军法问斩。

刘备的和人之道,其思想来源是孔、孟的仁义理论。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国演义》第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一节中刘备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明确地表达了他遵循仁义的思想。刘备的和人之道就是儒家的仁义之道。

人之道与斗人之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方法。和人之道适合于处理一个目标责任体系中的内部关系。而斗人之道则只适合于分化瓦解敌人。和人之道主张中和矛盾,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阴阳互补,琴瑟相和。而斗人之道则主张以斗取势,人为地制造斗争与磨擦,把一个单位分裂成两派,一个家庭也分裂成两派,使君臣猜忌,父子成仇,夫妻冷战,兄弟火拼,以便在其内部相互斗争、力量相互抵销中加以利用以取得依附制衡优势。刘备的和人之道是对内的,斗人之道是对曹操、孙权两大敌对势力的。就两种思想方法的实用性而言,和人之道适用于和平发展时期的创业者,而斗人之道适用于热战、冷战中谋耗、谋胜的争霸者。两种思想方法是不能错位、不能用错地方的。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刘备的和人之道乃是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关推荐:

细数三国时期魏国最为强悍的十员大将

乞丐组成军队难道是要建立丐帮?法国国王为什么要用乞丐组军队?

揭秘曹操为何要建72座疑冢

试图雪耻的'开禧北伐' 却让宋宁宗更受屈辱?

道光皇帝生不逢时 为何被称史上最抠门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