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低估了的英雄刘备——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16-01-31 栏目:专题 投稿:超帅的棒球

《三国演义》的本义是要尊刘贬曹的。所以刘备集团的关羽智勇在三国人物中都不能算第一,并有失荆州的重大军事过错,却以忠绝为后人崇拜,诸葛亮的智谋也被无限的扩大,而以智绝名垂后世。

唯独刘备本应是一个受到更大颂扬的名君,却因《三国演义》去掉刚毅的一面,而使读者感到他太柔弱,并且事事都生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而落了个爱哭,虚伪,才疏学浅的品价。

重读《三国志》,深觉此谬种流传,屈煞玄德公也。

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中,大有尊曹贬刘的意思,虽然意欲还历史本来面目,但对曹操事事辩解,刘备却求全责备。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刘备的德被低估了,刘备的才也被低估了。就刘备的才德,笔者谈谈自已的意见,全当抛砖引玉之言。

笔者以为,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君,提出以下几点理由,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首先,刘备文武双全。虽然在三国这个群星闪耀的时代,都无法掩盖他的光芒。虽然这一点上,他比曹操要差一些。仍很难得。

刘备最大的才能是知人善用,这是做一个君主最重要的素质,刘备确有超人之处。诸葛亮在隆中时,以管仲乐毅自比,而时人莫许之。刘备却慧眼识英雄,三顾茅芦,仅隆中一席话,就对诸葛亮委以重任,后来也显示他没有看错人。

大家也许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其实不然,如果有一个比自已小的多的年青人吹大话,你能重用他吗?既使现在,哪个企业的老板,能做到如此礼贤下士呢?最起码张飞,关羽都不认为诸葛亮是人才。这一点上,刘备比二人都高明,刘表有如此人才而不知用,说明刘备比刘表要高明。

刘备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而且知人善用。他曾对手下的两个人做过评价,都得到了应验。

刘备对张飞说:"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最终被部下所杀。刘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不以为然,终有街亭之败。在对马谡的认识上,刘备高于诸葛亮

世人皆马谡纸上谈兵,我认为这都是事后谈事。马谡之才并非是纸上谈兵,诸葛亮征南中时,问马谡,三国志说“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原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凭这一件事,你能看出他是纸上谈兵之人吗?

诸葛亮没有看出来,但刘备看出来了。这不能不说刘备认人高人一等。当然,刘备马谡的评价也是有根据,刘备马谡言过其实,说明刘备从和马谡交谈中看出马谡有的话说的有道理,有的话有实际情况不符,可以做为参军,但不能独立领导军队,所以说是不可大用。但诸葛亮马谡“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的吹牛真把诸葛亮给唬住了,但刘备的在马谡的海吹面前却十分清醒。

刘备的军事才能也十分高超。当然,刘备军事才能不如曹操。这一点刘备十分清楚。但打曹操手下的人还是不成问题的。打黄巾军立有战功,我就不说了。“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投刘表,在新野时“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敦等追之,为伏兵所破。”火烧博望坡是刘备的功劳,《三国演义》归了诸葛亮了。

刘备占领蜀以后,“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在军事上,刘备有高度的自知之明。他自知不敌曹操所以曹操一来,坚守不出。而曹操手下的刘岱、王忠、夏侯惇、于禁、夏侯渊、张郃等还不是刘备的对手。

但陵夷之战的失败,是人们常常贬低刘备军事才能一个例子。从战略上来讲,该不该打吴国。夺荆州呢?仗打败了,都说不该打,我认为这是马后炮。刘备要完成他的大业,必须拥有荆州,没有了荆州,蜀国北面有秦岭,无法大规模北伐。因为蜀国是易守难攻,所以先吞吴,再灭魏。是合理的。蜀在吴的上游,粮草辎重水运十分方便。占了地利。道义上讲,吴蜀本是盟国,吴袭杀关羽,失理在先。所以先吞吴,后灭魏的战略是唯一可行的。最后事实证明,诸葛亮多次北伐,都因粮草问题,无功而返。也说明刘备的战备是对的。但战争有一定的偶然性,刘备轻敌冒进,被陆逊打败。只是战术上的错误,不是战略上的失败。

再说说刘备的德,《三国演义》只所以尊刘贬曹,也的确是因为刘备重德,符合儒家的伦理规范。而曹操是典型的法家人物,他的故事真要在小说是把他写成好人,也真难。三国志说“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曹操杀的名士之多,在三国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他还有屠城的事,三国志武帝本纪写到“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刘备却从不冤杀好人,特别是在战争中从不杀平民。这是符合儒家仁的思想的。而刘备的做为一个领袖的感召人是十分强大的,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刘备爱民如子。深得人民的爱戴。“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有人说刘备虚伪,冒着生命危险和人民在一起,谁能做到呢?刘备让徐州,人们说也是虚伪他的正真目的是不想成为靶子。当时,天下大乱,割据政权又岂是一个徐州呢?我们再看一个刘备的起兵,“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这些大商人把钱和马给了一个穷小子,这本身就说明刘备具有领导的个人魅力。今天,你要想捐资做一件什么事,你能让大老板给你掏钱吗?

再看一件事“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如果现在搞全民选举,我看皇帝非刘备莫属。

刘备对大臣,可谓以诚相待。大臣也是忠心耿耿。我想这是以心换心的结果,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不能同意易中天先生的说法的。什么叫虚伪虚伪就是假的,虚伪者总会露出他的真面孔的。曹操到了权势大的时侯,他处处在为他儿子当皇帝扫平障碍,可是他势力小的时侯却可以礼贤下士,这才是虚伪呢?否则,我们可以对任何人做出的任何事说虚伪,既使是真心做好事的人,我们也可以说他要达到他告不得人的目的,只不过他临死之前都没有过到他的目的罢了。我们可以说雷锋做好事就是为了出名,这样的话天下还有不虚伪的人吗?

刘备临终时对后主说“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人之将末,其言也真,特别是对着他的儿子,他更不可能说假话。刘备对后主的遗诏,其实是他的人生观的体现。以德治国,正是他的治国理念。这和曹操的以法治国是不同的。

当然刘备想得到益州,这是他做为一个军阀无法回避的现实。事实上,他不仅想得到益州,他还想得到天下,在得天下这个问题上再讲什么道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刘备得益州是没有过错的。他在收益州之时,注意拢络民心,并对刘璋做了妥善安排,这在三国这样一个乱世已经十分难得了。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并不是单纯是小说家之言,这也是刘备人生观更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刘备光复汉室的道路上没有成功,这是不幸的。刘备的不幸在于他生活在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他的对手太强大了。三国志评价刘备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备可以以一个低贱的出身,最终三分天下,手下的大臣对其忠心耿耿,也真是儒家道德的胜利。曹魏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却终为晋所取代。

相关推荐:

西汉男宠的开山鼻祖——刘邦 ,以及对汉朝的影响

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理由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三国历史悬疑:武圣关公到底是不是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