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考古专家扫清目前对曹操墓二十个质疑(上)

发布时间:2016-01-31 栏目:专题 投稿:土豪的香水

曹操墓,挖它干嘛?

主持人:“新闻大家谈”,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你好。

刘庆柱:你好。

主持人: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考古工作队的队长唐际根先生。

唐际根:大家好。

主持人:二位好。今天这个节目有点别开生面,我把程序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网上对于曹操墓的真假质疑比较多,我们把两位请来做一堂答疑解惑式的公开课。我们这里有一些质疑,给两位嘉宾一个题板,每个人写出自己的答案,互相不能串通,如果这个答案被现场观众所信服,那么我们进行下一题,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停留在这一题,直到这个题目被消化为止。我相信以二位的专业素养,如果连在场嘉宾都说服不了的话,就确实难以说服广大网友了。

开始我之前我先说一点闲话,我听说爱因斯坦刚得出相对论的时候,有一百多个科学家写信,说这个相对论是假的,爱因斯坦说不用一百多个人,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真真切切地反驳我,我也信服他。这里罗列二十个问题,我相信如果有一个问题难倒这两位专家,那我们这个功德就没有白做,就看专家的经验了。

我们闲话少说,我们先开始,希望在场网友集中注意力,我希望你们从这里面选出题目,这是1到14题。穿红衣服的美女。

网友:我选1号。

主持人曹操墓,挖它干嘛?解释一下,古人既然都埋在里面了,我们干嘛打扰他的清静,可能问话者是这个意思,请你们做答。

主持人:这里是刘老师答案,因被盗墓,为保护文物而挖掘。唐老师的答案是,近年盗掘压力。二位都是一样的,其实不出我所料。在座有无疑问?这个容我多说一句,以后再问这种问题的人就要小心一点了。

唐际根:实际上2005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被指认为疑似曹操墓,05年我已经到过现场。我站在这个墓顶上,北京电视台的一个记者,叫李丁,问我,说唐博士你觉得,如果这个曹操墓的话,该不该挖?我说如果真是曹操墓,我们还是不要挖,让他在底下安息。当时是这个态度。但是没想到05年以后,这个墓仿佛地被人挖掘,在这种情况下,发掘它,这是可以理解的。

曹操墓内,怎能无机关防盗?

主持人:戴眼镜的帅哥。

网友:选6。

主持人我们选择一道口头答的,操墓内怎能无机关防盗?

刘庆柱:一般有机关的,大家认为都是大型墓,帝王墓或者是高级墓,唐博士搞考古,比如我搞秦代考古,或者汉唐考古的,可能百座千座不止,没有发现一个有所谓机关的,机关是指什么呢?一开门箭射出来了,这可能是机关,这可能是后来的演绎。

曹操遗嘱不准妻妾陪葬,墓内女性骸骨何来?

主持人:在座有没有疑问?都相信。好的。第三位,你选择哪一题?

网友:7。

主持人:遗嘱说无妻妾陪葬,女性何来?

刘庆柱:我作为搞考古的人,历史也是必须读的,书是必须读的,我读书,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说过,书很多,浩如烟海,我选择,一个是学科要求,比如曹操墓,我主要以《三国志》为准,更多的是看《三国志》,当然其他书很多,是不是其他书记载着曹操曾立遗嘱不让妻妾陪葬,我不清楚,但《三国志》里面,好像在曹操的记里头,没发现。

主持人:没提这个事。

刘庆柱:没提这个无妻妾。

主持人:您对这道题的回答是,他没有明确说无妻妾陪葬。

刘庆柱不是没有明确,是没见过,可能网友不知道在哪儿,我没有找到,也是在思索这个问题,如果有这个的话,就跟《三国志》记载卞皇后在公元230年死了以后,马上就要合葬到那儿去,高陵,是矛盾的。

主持人:您认为恰恰相反,如果相信《三国志》的话,应该相信他其实是有妻妾陪葬的,至少有一个事例就是卞皇后。

刘庆柱:就是合葬。

唐际根:我觉得是不是有妻妾陪葬,这个我觉得还可以讨论。但是墓里头确实见到两具鉴定为女性的人骨,这是事实。所以女性怎么来的,还有别的可能,可能是妻妾,也有可能是他的丫鬟、侍人,我们是以实物为证据,文献是这文献的事,我们还是说实物。

主持人:实际上还是关系比较亲近的女人,或者是后人认为属于曹操的女人。

唐际根:或者是愿意陪葬的。

主持人:现场有没有疑问?

网友:比如这个墓曾经被盗过很多次,在你们看来,里面会不会有的遗骨已经被移出去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或者这两位女性遗骨有可能是后来的,年代你们有没有做过检测?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这个墓曾经被盗过,所以里面的东西不一定那么完全可信。

网友:对,包括这两具遗骨。

主持人这个问题后面也有,先回答吧。

刘庆柱:可以找佐证,这个佐证有,或者是后来搁进去的,你谈这个问题就是遗嘱,遗嘱怎么来的?提问也要根据,这个遗嘱是从哪本书上说的,曹操曾经说我死后不许陪葬,要先弄清这个。再有唐际根博士说的很清楚,考古学,我们第一要相信文物,就是考古出土发现的遗存,第二再根据遗存看古书,不能说它错了,考古一方面证明它的对,也证明它的不对,是证明两个,不是证明一个。既证真,也证伪,但不能拿那个证这个,比如书上说,说七十二疑冢,书上有,因为有疑冢,所以我怀疑这个正确性只有七十二分之一,不能这样说。

主持人:实物和遗嘱都存在的时候,更多应该相信实物。而且没有妻妾陪葬,就算没有妻妾陪葬,也可能有愿意为他死的女人。

刘庆柱:还有三国志明确写着卞皇后合葬,跟这个文献就对不上了,文献对不上的时候,我们要选择,我们搞学术研究,就选择最早的,相对比较全的文献。

唐际根:中国过去确实有随葬的传统,到曹操就很少了,即便发现了,但这两个女性并不否认墓主人是曹操,不管是谁,因为证明曹操正确的太多了。

网友:两位老师说的学术规范,当然非常正确,我们非常赞同,但刚才刘老师说,当实物和文献对不上的时候,以实物为主,恰恰我们问题是质疑这个实物,这时候要把很多文献拿过来证明这个实物,这时候以哪个为准,我认为暂时还不能作为一个定论。

主持人:一会儿我们给你满意的回答。大家发现没有我们进行的还比较顺利,只有当女性出现的时候疑问比较多。下面选题目。

专家怎么知道墓中一女性系服毒而死?

网友:我选11。

主持人专家怎么知道其中一女系服毒而死,当然也是一种可能了。

唐际根:我不知道这个专家是哪一位,因为这样的研究,我没读过研究报告…

主持人:您是否认这个说法?

唐际根:我不否认,但不知道是谁写的,我没看到这个研究报告,我想要确认某个人服毒的话需要研究过程,这个问题跟墓主人关系很大,我认为。

主持人:如果让您写在题板上,您会写不知道?

唐际根:我会写不知道。

刘庆柱:我今天听到一个新的消息,我们研究所有搞病理研究的,我参加了那个会,包括曹操头骨,花斑是不是证明当时他确实有病,包括女的是不是服毒自杀,有些在骨骼上能表现,但正像唐际根博士所说的,到底哪个专家说的,为什么要强调哪个专家说的呢,群众说的,群众怀疑的东西可以,因为她年纪轻轻的,同时合葬进去,不可能同时一天死,为了跟着死,可能有死的办法,或者上吊或者服毒。所以群众的猜想怎么都可以。要是作为专家这个问题,您就应该是体质人体学方面的专家考古学家都无权说,因为这不是我们的业务范围。

主持人:可是与您交流的体质人体学的专家,国内顶尖的也就是那么几位,大概可以猜到是谁吧。

刘庆柱:他们跟我说他们要去,但不是这个,为其他的。

主持人:场上专家答案是,他们不知道哪位专家说了这个说法,他们认为专家这个话可能不是太严肃,需要一些证据。

唐际根:需要研究报告。

主持人:起码要为服毒问题一个研究报告。好,就当专家没有说过。下面的问题

曹操何时称过“魏武王”?

网友:3吧。

主持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曹操何时称过魏武王,在座观众有没有回答的,就是让老师也歇歇。

网友:《三国志 魏武帝本记》上面有一个魏武王。

主持人:生前有没有称过?

网友没有

主持人:二位赞同吗?

唐际根没有称过。

刘庆柱:只在公元220年1月到公元220年10月称帝之前,就是这个阶段。魏文帝称帝之后,曹操去世以后,就是这个期间。

六 墓内为何没有墓志铭?

主持人:剩下的问题

网友:选第5个。

主持人这个我想请唐老师来回答,“墓内为何没有墓志铭”,因为您到过现场。

唐际根:我去过现场,里头确实没有见过墓志铭,这是我学习过的,特别跟刘先生学习过的。据我所知,因为我深入是研究夏商周考古。墓志在曹操阶段正好是处于刚要出现的转型时期,这样的话曹操墓里面不一定要有墓志。第二的话,墓志一般是用在中下级里面,到帝王这一级是不应该有墓志的,而曹操,实际上离帝王就差一步之遥了,不可能用墓志。反过来帝王应该用哀册。但就像刚才讲的,曹操生前没有称过帝,所以不应该用哀册,所以曹操墓里没有墓志是正常的,就不应该有墓志。

刘庆柱:有墓志也不会埋到他墓里去。大家知道武则天,她死了以后埋在乾陵,有17个陪葬墓,其中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孙子的墓里头没墓志,有哀册,孙女的墓里面没哀册,有墓志,因为孙子是号墓为陵,号就是号召,把墓当成陵。曹操的墓叫高陵,是死的前一年半,当时实际是国家从政府受领的,那时候还是汉代,汉代基于史书的,比如汉武帝这些都是用于帝陵的,这个称呼大家注意。就是用这个看它的级别。再一个这个时期,曹操的转折点,埋的墓是算汉代,东汉已经挖了7个,汉代更多,已经挖了40多座,没有一座墓有墓志铭,典型的可以认为墓志铭的,什么叫可以认为呢,不是某个专家说,而是在学界,比如搞石刻的,比如考古学界的,认为现在最早的墓志铭,这不是我任命的,我不是专门搞这个的,我先声明一下,但是从他们书里面,比如石刻,二十年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石刻记载,最早真正的标准的可以认定,北魏时期墓葬里面的,距离现在都二百多年了,有人说西汉时代有了,谁谁谁说的,有些东西我想还是应该看看原书。比如说秦葬就有了,秦始皇墓地就有,墓志铭是需要达到要求的,达到要求才能算是墓志铭。

唐际根:实际上在这种问题,有些网友或者有些朋友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有墓志才是曹操等等,这个是向我们学术界索要追加证据,本来证据已经够了,还是不放,我无视你这些证据,你再给我加一个证据,有了这个证据我才认你。

主持人:高标准要求高级知识分子,呵呵。

唐际根问题是,这个有和没有,并不影响这个墓志。

刘庆柱:提这个要求的不是一般群众,是中央电视台打出来的考古专家,一般群众提,认为墓志铭应该有,而且还补充墓志铭和哀册为什么有,这是中央电视台打出的,还有身份。

主持人:谁说的呢?

刘庆柱这个大家都知道,中央电视台打出来了,讲了这个话,这样就不是一般群众提的问题,也不是业界人士,是业内人士,考古专家要说行内的话,不说的话就是不严肃的。

主持人:简单说那时候根本就不流行墓志铭,就是流行,曹操也用不到。下一个题。

七 仅凭目前这点证据就断定是曹操墓,够么?

网友:17。

主持人:有17,但是现在不能选,还得翻板。

网友:选13。

主持人这个问题比较挑衅,仅凭这点证据就能够断定,可以吗?够吗?

刘庆柱:证据够不够,这个不是第一座,包括河北的汉墓,也包括广州的,证明这些的方法,包括马王堆的,过去都做过。先说曹操,第一要是男的,第二要是老年人,第三曹操死的时候是王,这个墓的级别必须跟王是一致的。什么叫墓的级别,古时候,包括从称呼到墓葬形制,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比如坐什么车都有规定,古代也是这样,哪个级有哪个级的墓,还有这个东西要和这个时代一致,曹操是公元220年死的,必须是东汉晚期,不能是中期更不是前期,也不能是晚于东汉的。这是双石墓,进深17米,这个墓就是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的,同类墓葬已经出了不止一座,甚至十几座,从河北的到南京的,安徽的,安徽马王山、顺山出了一个墓,是景帝的墓,一个皇帝的墓,跟这个基本一样,规格比那小。南京一个地方也出了一个墓,也是高等级的,但是没有出相应的资料,当时他们进行对比,考古学要对比、形制,先看形状一样不一样,再看规格一样不一样,一样的话就定这一等级的墓,凡是这种墓可能就是高等级的墓或者是王墓。

主持人:简而言之,您认为够了?

刘庆柱:够了,墓葬的年代是东汉的,包括陶俑,形制是王一级的,这个时代有了,空间呢,正好是邺城旁边,为什么在邺城旁边是对的呢,因为中国历来制度,地王埋在都城附近,如果搁在洛阳,写着是洛阳,都得打问号。

唐际根:刘先生刚才讲的非常好,我对这个问题的本身有点小看法,什么叫这点证据?虽然现在公布的这些证据,是这样,考古研究,我不是在这儿卖什么考古的关子,没这个意思,就是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刚才刘老师提到了,先不管墓主人是谁,先把这个墓里头出土的东西,这个墓本身先理一遍,理出一堆知识点来,这个墓到底是什么什么什么,先做这一步。做完这一步以后,文献放在一边,文献也理一下,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理完以后,这是历史学考古,两个去对,这个比对不是一对一,而是齿轮对齿轮,是一套证据对应另一套证据。

主持人:如果不相符怎么办?

唐际根:我刚才讲的是基本过程,但是这个东西为什么不是一点证据呢,从曹操挖掘来看最少可以拿出十个知识点,把这十个知识点作为已知点去看文献。第一,位置。这个墓在哪儿,在邺城的西南部,首先说位置在邺城的西南部,而且是在一个高岗上。第二,它的规模很大,墓的尺寸反应了它的规模,其他的王墓都不能跟它比。第三个,规格,这个墓葬规格很高,结构,用的各种材料,规格很高。第四,这个墓主人生前有过军事经历,里面出土的,魏武王有格虎大刀,还出过铠甲,跟军事有关,有过军事经历;第五个,这个人可能还有个头痛或者脖子痛的问题,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可能头部或者是脖子有什么问题。第六个,这个墓是东汉末年的大墓,这个石的材料还有各种遗物的风格,包括字体都是东汉末年的,过去河南省有一先生也举证过,就是东汉末年的字体,结构也是这样。第七个,这个墓主人不管是不是曹操,最少这个墓主人有可能叫魏武王,因为出了八件东西都是写着“魏武王”或者“魏武王常所用”。第九个,这个墓死后被认为是魏武帝,不管是不是曹操,他是魏武帝,死后被称作魏武帝。写的位置是魏武帝西北角43步。有后赵,是据曹操死后一百多年,后赵这个时代管曹操叫魏武帝,死后是叫魏武帝。第十个,这个墓里面出的东西,虽然说也有玉器之类的东西,但是很少,从西汉和东汉大量的东西来看,还是个薄葬的墓,都是常所用的东西,还是一个薄葬。所以这十条拿出来的东西放在这儿。你把它跟文献咬合,咬合的时候你发现,可靠的文献,咬的时候都能咬上。

主持人:真了不起。我背都得背半天。

唐际根:咬合怎么咬,位置,《三国志》记得很清楚。

刘庆柱:在几个传里面都提到,到邺,古邺城的高陵,一再强调这个这个问题

唐际根:就是在高地上,高岗上,现在到现场看,这个墓葬就是在高岗上埋着,跟文献就咬上了。还有一个规格、规模,很容易满足,这不是一般人的墓,一定是很厉害的人的墓葬。还有一个非常不好满足的,头部和脖子上有毛病。

主持人:已经超出了十个。

唐际根:对,这是实物跟文献咬合,用这十个知识点去看文献,一个一个对应,位置对上了,规模对上了,规格对上了,头部或者脖子上有病还对上了,这个不容易吧,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必须是死后叫过武王,而且埋了以后又叫过魏武帝,只有一个人,就是曹操,这是唯一对唯一,这是排他性的对应。

主持人这个证据特别要命是吗?就是曾经叫魏武王,不久叫魏武帝,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唐际根:对,只有一个

刘庆柱:可能说其他墓也可以,东汉晚期在这儿埋,在邺城这里只有一个王,就是曹操,别的王埋不进去,也可能不敢埋这儿来。这是根据我们考古不是一个人,包括殷墟里面,三代国王,只能在殷墟,别的王不能埋在那里。

主持人:当时埋在邺城是一个身份的象征。

刘庆柱:而且别的王不能埋在他的领土里面去,就像外国元首死了以后不能埋到中国来。因为在这个时期,这里有王了,他儿子是帝了。

主持人:先是刘老师引经据典,唐老师又说了十大点。还有问题吗?

网友:刚才唐老师把十个问题一口气说了,我对他十个问题,原来在网上是六大证据,最重要的证据我提出一系列疑问。

主持人:这位确实是有目的而来。

网友:我先说一下背景,讲的是魏武王专所用,就是这个字体,背景来说,当时的书法一个发展水平和状况…

主持人:书法问题我们一会儿会有,会继续回答。

网友一个是当时的风气,当时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大家辈出,群星璀璨,有很多书法大家。第二个来讲,曹操交友,当时各位专家讲了,武帝本记上讲了,他交友非常广泛。第二个就是家族,曹丕、曹植,都可以进行对比。第一个问题,我看那个牌子,几十个牌子,我是对比了所有的现有的,当然我可能是比较浅的,不一定能看清这个真迹,其中包括先后的,我们发现那个字体首先不是名家,第二个不是一个人的字体。第三,这个字体里面还有败笔,有的是普通人的字体,还有一些败笔,像魏武王所用的格虎大戟,比如那个“大”,整体给人感觉,我看上去第一眼的感觉这个字体有点笨拙、呆滞。

主持人:这个字是很多人写的,第二个不是名家写的,第三个个别字写的特别难看,不够规格。我们问一下现场嘉宾。

刘庆柱我们还是根据文物说话,我在西汉王宫里面挖了五万七千片,都有年代的,写这类东西,跟后来墓志铭不一样。老百姓通行体和墓碑也不一样,还是要拿现在的东西说话。它是不是,是一个人写的,还是几个人写的,这个字还要找同期的一般墓里面出的东西,它跟唐代不一样,唐代人写墓志是求书法家、名人拿钱,给人家多少钱,专门写这个东西。

主持人:这是回答名家的问题

刘庆柱:对,不是说必须都是名家写那个牌。

主持人:许多人写的呢?

刘庆柱:许多人写也无所谓,关键是看石片,是不是同时或者同一种材料的,基本相近材料的,比如59个石片,同一种相近材料的,就证明它们基本是同一个时期的。要这样证明,研究问题。为什么研究书法呢,书法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找专家呢,比如有一位专家是北大60年代初的研究生,他不但搞先秦经文也搞后来的石刻,应该说我在书法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包括胖啊,瘦啊,尽管我看了许多真迹,包括西汉皇宫的档案,我们也研究,发现的正规写的石经和出的完全不一样,包括出简化字的都有,觉得肯定就是假的了,为什么呢,我首先觉得这部分是在地层里挖的,地层有扰动,说明古代人就已经简化了,人的智商差不多,都愿意写的简单一点。

主持人:我觉得这算是一个考古发现。

刘庆柱:对。首先说这个是真的,然后反思维,盗宝的,没有发现像是搞恶作剧的,我就是要埋这些东西,跟考古学家捉弄你,也可能有意外,但是很多东西要根据我们经验,从已知推未知,已知的我们已经挖了数以十万计。

网友:我认为这个不是恶作剧,你们是专业的,但是专业…

主持人:哪个问题不满意?

网友:三个问题当中…

刘庆柱:你是不是说这个是假的,或者有人搁进去的?比如字不像,不是那个时代的。

网友:有可能,我们是质疑,我们不是像网上讲的所谓的专家,他们是答,我们是质疑,因为科学的进步是靠疑问的。几十个小片片我们就不说了,“魏武王常所用”,有四个是不完整的,有两个是完整的,差不多有三种字体,其中慰项石这个字体,我们认为是汉明帝之前的字体。

主持人:就是说这些字体不是一个时期的?

刘庆柱:文字变化是不是你从书上看到的,我可以拿到西汉年间和现在写的一字一样的,可以查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1996年出版的,看里面的书法就不是西汉流行的隶书,为什么说不是呢,你只能理解,当时是人,因为写字,他也是草草了了。

唐际根:首先最重要的是刘先生刚才讲的,以发现为主,以实物为主。现在我们看到确实有字体不太一样,确实写的不像名家所书,但是不是东汉末年的?而且另外,我们假定说,如你说这个不一样,曹操可能死后,别人给他准备的不是一个人,这个小牌牌,写多少多少片,只是一个在墓里放了什么东西,并不是一个大印或者是一个玉玺,只是一个小牌牌。

网友:刚才讲的有一个逻辑矛盾,在你的考古追寻专业,有时代风格,书法也有时代风格,可以不一样,但是有些字体,我刚才少讲一个,第三个段石牌就有楷,是末年的。

刘庆柱不是不是,楷是西汉中期就有了。

网友:您说放进去以后,我是怀疑放进去的。就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

刘庆柱:你怀疑是放进去的?

网友:对。或者是没有这种盗墓的,故意的搞,有利益在后面。

刘庆柱:对他们怀疑,怕他们作假,这是好事,但我们有办法,用工具测试,就跟搞玉器一样,我们可以弄出来,这个你放心就行了。

网友:我觉得你可能有点怀疑造假,我觉得现代人造假还没这个瑕疵,觉得造的很完美,根据文献会研究的更清楚。

主持人:我发现有的问题提出需要几秒钟,但是回答需要几分钟或者几年,有些问题我们留在课后解决比较合适一些。我们进行下一个问题

网友:14。

继续阅读:

考古专家扫清目前对曹操墓二十个质疑(中)

考古专家扫清目前对曹操墓二十个质疑(下)

相关推荐:

李世民执意要求李渊堆土建陵,是出于什么考量?

在秦朝,打老婆犯法

唐玄宗舅舅神道碑修复完成:有185字被人为凿毁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区别 两书有关系吗

后羿是冒牌箭神?揭秘大羿与嫦娥的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