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以正史为背景还原三国的十件靠谱的事

发布时间:2016-02-01 栏目:专题 投稿:拉长的奇迹

第一,奉先的失败

吕布的武力在三国时期不是第一,但是很高,并且是乱世中称霸一方的诸侯,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差!他的失败归结为以下几点,1,手下没有一个真正的人为他制定一套可行的政治方案。2,锋芒太过毕露,为人好像有些不低调,以至于当时众豪强都把他当作一号敌人。3性格缺陷,容易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没有远见与政治眼光。其他他带兵打仗还是很不错的。三国前期阿瞒吃过他的苦头。

第二,奉孝的一生。

经常看到有朋友在这里发帖说郭嘉如何如何,他若不死,历史会怎样怎样。个人见解如下:1,他是一个有智慧的青年当时来看,但是比起对汉室的忠贞,不如荀彧,比起乱世中保全自己,不如贾诩,比起治理国家,发展经济,不如孔明。2,他确实为曹操在前期的斗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他生平爱出险招,出奇制胜,这在前期对操的确很重要。啊怕官渡之战寻不见其踪影。但是魏国最后的胜利,大的胜利是靠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部队建设。若他不死,历史不会变,甚至后期的战斗中出彩的地方也不会太多。

第三,赤壁之战。

看了无数电影,看了N遍小说,其实大多是不真实的,1,促成刘吴联盟的最最主要的人物是鲁肃,跟孔明关系不大,孔明最多算是代刘备集团表达了刘吴联盟的意愿意而已,而在当时,联盟与不联盟基本完全看吴国脸色。2赤壁之战在历史中,在三国其实不算是规模很大的战争,投入兵力也不是很多,几万人一共才,并且操军中兵士染病,最后许多船只是操军自己烧的。3不过这场战争对刘备来说是人生中非常大的一个转折,从以前N次的寄人蓠下,到后来总算拥有自己的战略根基,这点非常重要,没有赤壁之战,就没有三分天下。

第四,关羽的失败

关羽其实不是用所谓的青龙偃月刀,那时候还没有,他的失败其实是必然。1,虽然他在荆州的失败是必然,但当时刘备西进入川的时候,也只能留下他来守了。本来还有孔明的,但是由于庞统在入川时意外身亡,孔明不得已西进,最后只留下关二爷。2,跟吕布一样,关二有极大的性格缺陷,他很自负,目中无人,不喜欢与同事搞好团结,这对后来无人发兵相救有很大关系,虽然后谁也救不了他,3,对局势的判定不准确。发兵时机不够,与孔明的隆中对不合,4政治上不成熟,东和孙权,北拒曹魏。还是没搞好关系,掉以轻心。

第五,庞统之死。

很多人看三国,只看到谁多能打,谁带兵强之类。其实庞统之死很重要,看三国不能忽视。1,凤雏不死,与刘备拿下西川,法正为谋,孔明与关二守荆州,情况比之后要强很多倍,所以庞统之死对刘备来说打击是很大很大的,比郭嘉之死在历史上的意义要大的得多。2庞统其实当时应该算是刘备手下出谋划策的首席人员,出兵打仗之事比孔明要强许多。况且刘备手下当时就没多少人,特别像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三十八岁就死真的很可惜。跟郭嘉和周公谨死的时候年纪差不多。

第六,孔明,姜维的北伐。

孔明蜀国带来的贡献并不是像小说中的,多么能打多么能算。1,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有很好的政治眼光,从他的隆中对到出师表,这个不难看出,他就是汉高祖时的萧何。2他帮蜀国很好地治理了后方,稳定了根基,然后北伐其实是必然会失败的。因为根据当时的国情,蜀国的人口跟魏国相去甚远,经济实力相差太多。兵力国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那时候打仗,粮食啊,辎重啊都是很费事费人力的,一个弱国跟一个强国比根本消耗不起。3也正是因为弱,所以孔明才会要不停地北伐,一来是为了完成自己报效祖国,匡扶汉室的初衷,二来是不坐以待毙。其实他自己也明白,最终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的胜仗也只是局部的,不长久的。所以他才不会用魏延兵出子午谷的计划。这点他比伯约和魏延看得更明白。

而姜伯约比起孔明来,似乎有穷兵窦武之嫌,到后来他自己都在成都呆不下去,跑到沓中去屯田。可见其在政治上的不成熟。长年的战争消耗了蜀国本来很弱的国力,最后的灭亡是必然的。就算马谡不丢街亭,也是这结果,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说,蜀国灭亡是因为其国力根本无法跟魏抗衡,阿瞒的民屯,兵屯为他日后积累了很多的可后勤可前线的人力兵力和粮食,并且他无论在淮南平叛还是丢汉中,他都带走很多百姓,这对以后是很强大的力量的根本所在。他一家独大,跟吴蜀两家耗也不怕。只是因为很多事来不及出手,让孔明和伯约闹腾了十几年,如果说魏国集中兵力,蜀的灭亡会更早,什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都见鬼去吧,邓艾不就上了青天吗。

第七,蜀国灭亡的原因。

1,基本国力,人力,兵力,粮食,武将,人才都差魏太远。这个第六条已经说过了。这个也是最最主要的原因。

2,内部不团结,刘备入川时所带来的荆州人士,与本土人士,还有少数在徐州就带在身边的一些自己人,这些人不团结,可以说,后为孔明北伐的时候,成都有很多人都在等着魏国去解放他们。

3,刘备一意发动的意在夺回荆州的彝隣之战大大损伤了兵力,从此大势已去。

4,法正之后无谋士。

5,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大将一一死去,张苞,关兴又早死。到后来北伐收姜维前,都要靠廖化等带兵,好在后来王平还不错,但是影响不了大局。

第八,魏延绝对是冤案。

只是孔明死后和杨仪夺权失败。以当时孔明后来持,魏的官职与军事能力无疑都是NO。1。具体的事情太复杂,但是同意冤案的朋友应该在多数吧。并且他兵出子午谷的计划的可行性还是大的,只是不符合蜀国的国情而被孔明弃用。但是能充分体现出他的军事能力其实是不错,当初刘备打下汉中的时候,也是破格提用他来做汉中太守而没有让张飞做,当时关羽守荆州很多人以为汉中会让张飞来守,结果没有,结果是魏延。但是他自身也有好大的原因,比如跟吕布一样做人不低调,很多人很讨厌他,比如跟关羽一样,看不起很多人,总之还是很可惜的。

第九,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关于武将。

其实我写到现在第九条才把武将拿来说,是因为我认为在所有的情况里面,武将其实是像有些人想像的那么重要,一个人能打,然后江山就能到手。小孩之见。

三国志里面,个人认为真正能独当一面,无论是单挑对手还是带兵打仗,有勇有谋的有几个人,关二爷是一个,毕竟是蜀国第一名将。张辽很不错。纯粹武力的话,个人比较喜欢文鸯,这个人是唯一三国志中以一敌百,单枪匹马。

至于演义中。

1,吕布,这个不需要多讲。

2,马超,在血海深仇的情况下三回败张郃。

3,赵云,在长坂坡杀了几个小时后十回败张郃,好像武力跟马超差不多。

4,典韦。还有张飞,跟吕布,马超都一百合不分胜负。

5,颜良,二十会败徐晃。

6,文丑,与颜良差不多。

7,关二。

8,许褚。差一点跟马超打平手。

9,黄忠,与关二打平手。

10,庞德,与右臂受伤少力的关公平手。

11,以后,高览,张辽,夏侯兄弟,孙策,太史慈,张郃,徐晃,甘宁。

第十,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

1,孙尚香这个名字是后人娶的,刘备娶的那个叫孙仁。

2,阿瞒没听说过喜欢大乔小乔,更没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故事。

3,赵云只是一个偏将军,一生没打太大的战争,

4,据说,刘备武力了得。

5,曹操应该不属于三国

6,孙权老年变得很荒诞,跟他年轻时根本没得比啊,

7,阿斗其实不呆,难保全数十万百姓的生命最重要,

8,华雄是孙坚杀的。不是关公。

9,关公不是用大刀。

10,我的英文名叫DANNY。

相关推荐: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为什么说是孝贤纯皇后?

历史上最矫情的绝交事件 华歆错了吗?  

海底金字塔之谜:这是远古人类所为?

美貌女土匪:"谁割五个鬼子的头,我就嫁给他"

五方鬼帝都有着什么来历?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