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郴州:首个三国吴墓改写湖南省陶瓷考古史

发布时间:2016-02-01 栏目:专题 投稿:哭泣的柚子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抢救性发掘及对出土物品的细致考证,4月1日,市文物考古人员正式向外界公布,3月26日在市城区梨树山大道一建设工地发现墓葬群中,1号墓为三国吴墓。这是我市文物考古历史上,首次能由实物确证的三国时期的古墓。

据市文物考古人员证实,在该墓葬出土的数枚“大泉当千”、“大泉五千”两种铜钱,是三国时期吴国晚期流通的货币。这是证明墓葬时间的“铁证”。

其次,该墓葬出土的釉下点彩四系罐,在我市也是首次发现。它的“出世”,改写了我省陶瓷考古史,将古代釉下点彩装饰最早出现的时间由西晋提前至三国

记者了解到,该墓葬宽1。4米,长5。74米,分前、后两墓室。出土的随葬物品中,还有无釉四系罐、盘口壶(装水、酒器物)、铜镜、铜发簪、五铢铜钱、陶灯盏等。据市文物处政策法规科负责人唐涛介绍,接到市民反映后,3月26日起,市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开始对位于市城区梨树山大道郴江镇梨树山村丁家坳组一安置房建设工地墓葬群进行抢救性挖掘。

“当时我们到达现场后,经勘察发现有5座墓葬外露,灰色墓砖散落一地。可惜的是有4座墓葬在前期施工中被破坏。只有1号墓保存完好。”唐涛说,1号墓顶曾有过一个盗洞,幸好当时的盗墓者并没有深挖下去。已发现的5个墓葬,位于工地上出口500平方米之内,较为密集。唐涛认为,整个工地应该是个大的墓葬群。

“根椐出土的墓砖上的菱形网纹、墓室结构、随葬物品初步判断,这一墓葬群大致的年代为三国晚期至南朝时期。”市文物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继续对这一工地进行大规模的勘探,期待发现更多惊人的秘密。

相关推荐:

这个皇帝因为肥胖而短命,总共也只做了十个月皇帝

李清照晚年到底有没有改嫁?存在争议的晚年改嫁

解密:太监究竟从何时开始在中国政坛中'走红'

韦后之乱简介 如何看待唐中宗时期的韦后之乱

古代春药怎么做的?揭秘六位最出名的嗜春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