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空城计真相:智者的灵犀

发布时间:2016-02-02 栏目:专题 投稿:飘逸的红酒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虽然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策,但这次出兵的出其不意,还是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降三郡、收姜维、反孟达,震恐关中,但实力雄厚的曹魏政权很快就由其第三代领导核心曹睿亲自坐镇长安,组织指挥曹真、张郃、司马懿三路力量反击,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丢失街亭,从陇道而来的魏军司马懿部直插蜀汉军侧后,蜀汉军的战场形势急转直下,诸葛亮将各路人马安排好撤兵路线后,亲自在西城督办粮草的转运,就在这时司马懿15万大军即将杀到,而诸葛亮手中仅剩两千五百人,后撤已经来不及了。诸葛亮命人大开四门,城中偃旗息鼓,他本人独坐城楼,焚香抚琴。司马懿兵临城下,却对诸葛亮一反常态的行为狐疑不决,最终断定城中必然设伏,随后引军退走。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精彩章回之一的空城计,这一段故事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司马懿的狐性多疑,这些人物的个性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也连同失街亭、斩马谡这两个桥段一起成为了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剧目。

但回味这段故事,却又会感到奇怪。司马懿城中伏兵是合理的,但他完全不必撤军,至少还有3种办法可以夺城并斩杀诸葛亮

1、 派一部分人马进城作为前哨,发现伏兵,城外部队立刻策应。

2、 大军围城,静观蜀汉军动静。

3、 斩首战,让弓弩手直接射杀城楼上的诸葛亮

但精通兵法的司马懿同样一反常态的退兵,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司马懿要主动放诸葛亮一马。司马懿诸葛亮两人不仅非亲非故,而且是不共戴天的两大政治集团的军事统帅,为什么关键时刻却纵虎归山?诸葛亮又是怎么会知道司马懿一定能够只选退兵一条路呢?

诸葛亮南征孟获之前,为了消除司马懿的威胁,用马谡的反间计,仅在魏国都城造谣说司马懿谋反,就几乎将其置于死地,在曹真的力保下,最终司马懿丢官回乡务农。诸葛亮北伐之初,魏军连战连败,不得已在曹真的保荐下,魏明帝再次启用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如果诸葛亮这个魏国的劲敌一旦殒命,司马懿的作用也同时失去。也就是说诸葛亮的生命存在一天,司马懿的政治生命也同样存在一天,甚至不仅仅如此,按照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帝王哲学,之前司马懿为擒孟达所做的,私调军队、先斩后奏等一系列的应急之举,也会被视作大逆。老于世故、长于揣摩帝王心思的司马懿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以及预料到后果。

同样,作为人臣的诸葛亮同样洞悉此番为臣之道,同时他也坚信以司马懿的智谋,定会领悟其中奥妙,可以想象当两位针锋相对的智者,在西城上下四目相对时,各自的心中定能互有灵犀的会心一笑。

当然诸葛亮也为老对手在自己阵营的开脱做足了文章,关兴张苞引少量人马司马懿退兵的路上擂鼓惊扰,摆出一副诸葛亮处处设伏的假象。司马懿也借此对身边的将领说:“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

至此,空城计所呈现出一切,都已经与战场无关,影响战局的往往都是战场之外的东西。

世事莫不如此。

相关推荐:

专家十分感兴趣的这座陵墓,盗墓贼却鲜有光顾

彼得大帝政治改革第一刀:朝廷会议上一把剪刀减掉所有重臣的胡子

真正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到底是怎么样的?

揭秘:一代名妓陈圆圆才是让大明江山易主之人?

史上最离奇香艳谋杀传闻:清太宗皇太极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