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逢灾罪己

发布时间:2016-02-05 栏目:专题 投稿:粗暴的樱桃

在中国古代,天神(即上帝,或称天帝等)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帝王,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统治者,故称“”天子。“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上帝的眷顾与“天子”的个人德行息息相关,天命只会眷顾“有德之君”,一旦“天子”失德,势必就会影响到王朝的兴衰,“失德之君”最终都会被天命所遗弃。因此,君王如果想要江山永固,就得修德以配天,而天灾人祸则是“天意”的体现,古代统治者大都视其为“天象示警”。

从禹、汤到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每到国家危难之时,特别是有重大天灾发生时,帝王们首先做的是自我的反躬自省——自己做错了些什么?为什么上天会震怒?然后,沐浴斋戒,拜祭天地,甚至向天下发出《罪己诏》,公开对自身的过错和失败进行反省忏悔,向上天,向所有百姓承诺一定会改正错误,并要求天下人务必要劝谏、监督自己,以此来获得上天原谅,免得上天降罪、百姓受苦。

据《旧唐书·高宗本纪上》记载:五月丁未,上谓群臣曰:“朕谬膺大位,政教不明,遂使晋州之地屡有震动。良由赏罚失中,政道乖方。”大意是晋州发生了地震,当时的皇帝高宗因此自责,他说,因为他赏罚没有做到无过无不及,施政有违正直,所以晋州发生了地震

清朝康熙年间,共发生三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分别是即康熙七年(1668年)的山东大地震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河北大地震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的山西大地震。其中,1679年的河北大地震因危及京师。1679年的大地震·对于正忙于平定三藩叛乱的康熙帝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警策。他赶紧“诏发内币十万赈恤”,接着又告预群臣:“联躬不携,政治末协,致兹地震示警。”康熙帝的态度是真诚的,他找出了官吏的六项“弊端”,认为这就是“召灾之由”,并指令九卿详议,由吏部立法严禁,务期尽除积弊。这六项“弊政“为:一是民生困苦已极,地方官吏馅媚上官,科派百姓;二是大臣朋比徇私;三是用兵地方,诸王将军大臣多掠小民子女;四是蠲免钱粮分数及给发银米赈济,地方官吏荀且侵渔,以致百姓不沾实惠;五是大小问刑官员枉坐人罪,恐吓索诈;六是包衣下人及诸王贝勒大臣家人侵占小民生理。康熙皇帝指出:“有一于此,皆是致灾。”八月,九卿议复:领兵诸王将军借通贱为名,将良民庐舍烧毁,掳掠子女抢夺财物者,领兵将军等革职,诸王贝勒等交宗人府从重治罪。“其掳掠人口,仍给本家“。以福建地区为例,清军在征讨“三藩”的战争中,撤军时“驱掳男妇两万余人”,福建总督姚启圣悉令赎还为民。此外,江西、浙江被赎免的俘奴都有数万人。

古代皇帝中,罪己次数最多的要算是清世祖顺治皇帝了。这位少年天子亲政后,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上干天咎,所以,不断自我反省,屡屡下诏罪己。临终之际,又留下了一道罪己遗诏。

“岐山崩,西周亡”即使从实证科学的角度来看,着实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在天灾面前,古代君王躬身自省,改弦更张,他们的自责,反省忏悔自己做错了什么,从而修正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找到避免天灾的应对方法,这充分体现了古代明君的良知,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还是怕天怨人怒,能反省自己有否做错,为民让步,学得开明些,这总是天下万民之福吧。

相关推荐:

明朝锦衣卫如此厉害,为何面对闯王李自成进京却束手无策?

抗战胜利 但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还留在中国

历史上溜须拍马宰相丁谓,曾替上司擦胡须,被斥责后疯狂报复!

解密三国:曹操的驭人之道其实蕴藏很大学问!

揭秘刘邦究竟是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