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智慧化身诸葛亮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发布时间:2016-02-09 栏目:专题 投稿:专注的麦片

诸葛亮画像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诸葛亮一直被视作智慧的化身。特别是当《三国演义》问世后,人们对诸葛亮的顶礼膜拜更是达到了的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如何走向神坛的呢?笔者以为,促使诸葛亮走向神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因素之一:诸葛亮的自我包装

早在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时候,就常常抱膝长啸,以管仲、乐毅自居。管仲以治理国家见长,乐毅以攻城拔寨为先。年轻的诸葛亮向世人宣告:我兼此二人之长,我既能政坛扬眉,又可沙场凯旋。

诸葛亮还借助亲友们的力量,成功地把自己包装成了“卧龙”。诸葛亮的老丈人黄崇彦、诸葛亮姐姐的公爹庞德公、庞德公的朋友司马徽、诸葛亮的朋友徐庶一干人等,都对诸葛亮的形象包装予以过一臂之力。

等到诸葛亮进入蜀汉高层以后,他也把“形象包装”带进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严厉打击那些敢于冒犯自己的人,将目中无人的彭羕捉监处死,将言语不敬的缪立废官为民,将怨言满腹的魏延致于死地。

诸葛亮实施严刑峻法,改善了蜀汉境内的治安环境,但也压制住了民主的声音。蜀汉政权的话语权,基本被诸葛亮一手操控。而整个蜀汉国家更是出现了“国不治史,注记无官”的局面(《三国志。后主传》)。结果搞得陈寿在写《三国志。蜀书》时,竟然找不到足够的史料。于是,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这种赞美诗集便被大量引入了《三国志。蜀书》中。

在三国中,吴、魏虽也有粉饰自我的倾向,但远不及蜀汉那么严重。吴主、魏主都曾和自己的史官有过认真的谈话,并表明了他们对历史的尊重。所以《吴书》、《魏书》均记载了曹操、孙权的大量劣迹。而在《蜀书》中,刘备诸葛亮的缺点被掩盖了。后代人被《三国志。蜀书》蒙蔽,还以为诸葛亮真是一个完人呢。

因素之二:蜀汉朝臣的吹捧

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张裔

张裔如此赞美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有恩于他。南中叛乱期间,张裔曾被叛将绑架到东吴。后来诸葛亮派邓芝赴东吴和谈,请求孙权放回了张裔。而且诸葛亮还任命张裔为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史。

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杨戏

这段话出自梓潼太守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该书通篇为歌功颂德的内容。在此赞美诸葛亮也就不足为奇。

因素之三:历史学家的曲笔偏袒

后世研究诸葛亮,资料主要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裴松之则大量引用了习凿齿的《汉晋春秋》。陈寿习凿齿、裴松之这三位历史学家,恰恰对诸葛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曲笔偏袒。

(一)陈寿诸葛亮的曲笔偏袒

传统观点认为,《三国志》作者陈寿尊魏为正统,所以不会从美化诸葛亮的角度来绑架历史。唐朝房玄龄则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的才华,他在《晋书。陈寿传》中说:“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诛杀,陈寿的父亲也被施以髡刑。另外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平时比较轻视陈寿所以陈寿诸葛亮立传时,说诸葛亮不擅长将略,缺乏应敌之才。”

(《晋书。陈寿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

当然也有人认为,《三国志》对诸葛亮不吝溢美之辞,所谓陈寿贬低诸葛亮的说法实为不实之词,不可尽信。更多的人认为,陈寿不计前嫌,能赞誉一个处罚了自己父亲的人,说明陈寿“有良史之才”,也说明《三国志》是信史。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在我看来,《三国志》算不上什么“信史”,陈寿诸葛亮的描述也并非客观。而且,陈寿还是第一个绑架诸葛亮、拔高诸葛亮形象的史学家。

没错,诸葛亮是惩罚过陈寿的父亲。但陈寿之父所受的髡刑,是一种剃发之刑,一种象征性的惩罚措施而已,这根本无法与司马迁所受的宫刑相提并论。在古代战争中,军败治罪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曹操就曾颁布过“军败抵罪”的法令。街亭失手后,蜀汉前锋马谡被诸葛亮处死,作为参军的陈寿之父仅仅被处以剃发之刑,可以说是被轻判了。从这一点来讲,陈寿应该感激诸葛亮才是。所以他根本不会由此而贬低诸葛亮。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大量的溢美之词可以看出,陈寿的确是粉饰了诸葛亮的业绩。

《三国志。诸葛亮传》全文6000多字,记述诸葛亮事迹的仅有2000来字,而诸葛亮的言论和陈寿本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有3000字的篇幅。也就是说,有关诸葛亮的记述缺少“干货”,水分很大。这与《三国志》对曹操、孙权等人的记述不同。《三国志。魏书》记述曹操,以及《三国志。吴书》记述孙权时,均是以记事为主,言论极少,评价更少。

陈寿诸葛亮的赞誉,也总是无证可查。举例说明,陈寿认为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但实际上,诸葛亮手下的冤狱并不少,死人是无法表达自己恶怨的,所以“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

街亭一役后,诸葛亮不顾众人反对而斩杀马谡,引起很多人反对。有个叫李邈的大臣就认为,诸葛亮有反心。当诸葛亮死后,李邈就对刘禅说:“诸葛亮功高盖主,总让人担心,所以诸葛亮的死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尽管李邈被刘禅诛杀,但李邈对诸葛亮的抱怨,却证明陈寿诸葛亮所戴的“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的高帽子是错误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三国志。杨戏传》:建兴六年,亮西征。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李)邈谏以“秦赦孟明,用伯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上疏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偪,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二)习凿齿对诸葛亮的曲笔偏袒

习凿齿(?-约383),字彦威。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生活的年代,权臣桓温正把持东晋朝政,图谋篡逆。习凿齿看不惯桓温的行为,但又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在撰写《汉晋春秋》时有意突出诸葛亮“权重且不篡逆”的品格,用以反衬和批评桓温。他在叙述三国历史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由这样的人来记述诸葛亮,自然少不了溢美之词。

(《晋书。习凿齿传》:是时桓温觊觎非望,习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引世祖讳炎兴而为禅受,明天心不可以势力强也。)

撰写历史,需要的是公正和客观,最忌讳的就是历史学家的感情色彩。但习凿齿却是带着感情色彩来写《汉晋春秋》。

习凿齿在《汉晋春秋》开篇不久,便说周瑜、鲁肃是“小人也”,其理由便是周瑜、鲁肃投靠了孙权。有人问:“诸葛亮投靠刘备的行为,与周瑜、鲁肃投靠孙权又有何区别?何必赞美诸葛亮而诋毁周瑜和鲁肃?”习凿齿则回答道:“评论古今人物,应该先考察其行为的本质,跟踪其思想的渊源。诸葛武侯龙蟠江南,以管仲、乐毅自比,有匡扶汉室之志向,内心中有宗有本。刘备是汉高祖的后代,以信义而闻名于当年,有光复汉室、继复宗庙的决心。我这样评论有什么不可以呢?”

(《汉晋春秋。别周、鲁通诸葛论》:客问曰﹕“周瑜、鲁肃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客曰﹕“周瑜、奇孙策于总角,定大计于一面,摧魏武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鲁肃一见孙权,建东帝之略。子谓之小人何也?”主人曰﹕“此乃真所以为小人也。夫君子之道,故将竭其忠直,佐扶帝宜,尊崇宁时,远主名教。若乃力不能合,事与志违,躬耕南亩,遁迹当年,何由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未亡之日邪?”客曰﹕“诸葛武侯翼戴玄德,与瑜、肃何异?而子重诸葛葛,毀瑜、肃,何其偏也!”主人曰﹕“夫论古今者,故宜先定其所为之本,迹其致用之源。诸葛武侯龙蟠江南,托好管、乐,有匡汉之望,是有宗本之心也。今玄德,汉高之正胄也,信义著于当年,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继。谁云不可哉!”)

正是出于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习凿齿未加考察,便将很多不切实的资料纳入了他的历史著作之中。他不仅收录了“七擒孟获”这样荒唐的故事,还引用了明显是伪作的《后出师表》。后人在谈及诸葛亮智慧时,言必称“七擒孟获”和《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受了《汉晋春秋》的影响。

此外,习凿齿对诸葛亮的评价也颇多主观彩色。比如他说诸葛亮对于缪立、李严的惩处是“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还说诸葛亮的善于用刑是“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而实际上,这是习凿齿的猜测而已。缪立和李严不是未怒,不过是不敢怒而已。

(三)裴松之对诸葛亮的曲笔偏袒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时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其作补注。裴松之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写成《三国志注》(后人也称之为《裴注三国志》),所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

裴松之在记述诸葛亮时,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评论。当然,他的评论多是些维护诸葛亮形象的内容。

《魏略》曾记载:诸葛亮游学荆州时,好友孟公威思乡心切,意欲北归,诸葛亮便劝他说:“中原士大夫太多,做官何必回老家。”裴松之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第一,这句话是诸葛亮针对孟公威说的,并不是在说自己。第二,以诸葛亮之见识,岂能分辨不清这些东西?再看诸葛亮当初抱膝长啸的那种豪情壮志,说明他心中早就有远大志向了。第三,假如诸葛亮投靠了曹魏,就是司马仲达所得的待遇也比不过诸葛亮,更何况别人呢。第四,诸葛亮虽然志向远大,但他绝不投靠曹操,其原因在于,他想以微薄之力兴复汉室。

裴松之的这番解释,将诸葛亮描绘成了一个“轻功名而重道义”的精英。但他的论据却是根本说不通。比如他说,如果诸葛亮投靠曹魏,必定比司马仲达更受重用。而我们已经知道,曹叡与司马仲达之间默契程度,根本就是诸葛亮与刘备所无法比拟的。

(《三国志注》:臣松之以为魏略此言,谓诸葛亮为公威计者可也,若谓兼为己言,可谓未达其心矣。老氏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贤达之流,固必兼而有焉。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于馀哉!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岂其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此相如所谓“鹍鹏已翔于辽廓,而罗者犹视于薮泽”者矣。)

袁孝尼说:“张昭向孙权推荐诸葛亮时,诸葛亮不愿意,而且还说了‘孙权肯定会对我很好,但却无法发挥我的全部才能。’”。裴松之对袁孝尼的话很有意见,他说:“袁孝尼这个人一向敬重诸葛亮的为人。怎么这次却说出这样一反常态的话来?刘备、诸葛亮君臣相遇,是当时少有的佳话,别人哪能轻易离间得了他们之间的感情?难道孙权发挥了诸葛亮的特长,诸葛亮就会翻脸不认刘备了?这个肯定是不可能的。连关羽那样的人都能身在曹操而心在刘备,总不能说诸葛亮不如关羽吧?”

事实上,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度,并不像裴松之想象的那样高。而诸葛亮的功名之欲也不像裴松之说的那么少。

(《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袁子》曰: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臣松之以为袁孝尼著文立论,甚重诸葛之为人,至如此言则失之殊远。观亮君臣相遇,可谓希世一时,终始以分,谁能间之?宁有中违断金,甫怀择主,设使权尽其量,便当翻然去就乎?葛生行己,岂其然哉!关羽为曹公所获,遇之甚厚,可谓能尽其用矣,犹义不背本,曾谓孔明之不若云长乎!)

《魏书》曾经说:“诸葛亮粮尽势穷,忧愤呕血,烧营逃走,半道上病发而死。”应该说这段话有真有假,但裴松之却一古脑全盘否定了。他说:“诸葛亮驻扎渭水之滨,魏军藏着不敢应战,双方胜负未分。说诸葛亮呕血,只不过是把诸葛亮的自亡夸大化了。凭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岂能为司马仲达而呕血?这简直是个笑话嘛。”

(《三国志。诸葛亮传》引《魏书》曰: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臣松之以为亮在渭滨,魏人蹑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夸大也。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

事实上,诸葛亮的病亡的确是因为工作压力而引起。而他的工作压力又来源于哪里?自然是少不了司马仲达给他带来的麻烦了。

因素之四,历代帝王的扶持

尽管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比较欠缺,但他具有忠君和勤政的优点,所以他也便成为历代帝王大力扶持的学习楷模。

(一)刘备对诸葛亮的欣赏

从诸葛亮发表《隆中对》时起,刘备就非常赏识诸葛亮。尽管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阐述并不高明,但他却鼓舞了刘备的信心。诸葛亮夸刘备“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并为刘备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对刘备“帝室之胄”政治资本的这种见解,正中刘备下怀。所以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刘备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

诸葛亮为刘备打理行政,很喜欢强调忠君思想和论资排辈。这一点深得刘备的赞赏。诸葛亮揭发彭羕有野心,刘备就开始疏远彭羕,并将其派往偏僻之地。彭羕酒后胡言,被诸葛亮抓住把柄而送进监狱,彭羕百般辩解也无济于事,最后竟然被诸葛亮诛死。法正对诸葛亮的行为有意见,但却对诸葛亮没办法。原因是诸葛亮以维护封建礼仪秩序而自居,他的忠君意识正是刘备所需要的。

刘备自封汉中王,到刘备自建国号而称帝,诸葛亮都是最积极的支持者。特别是刘备称帝,诸葛亮是最坚决的倡议者。他还给刘备讲了一个前代官员奉劝刘秀称帝的故事,说顶头上司称帝,下面人可以跟着沾光。那意思是在说,你刘备本来不想称帝的,而是为了手下人,你不得不称帝。诸葛亮的这种说法一下便把刘备想称帝的野心给掩盖了。这样的台阶自然被刘备认可了。当然刘备称帝后也没有亏待诸葛亮,他让诸葛亮做个丞相。

(二)后主刘禅为诸葛亮立庙

刘禅是个平庸之主,他生前对诸葛亮倚赖甚重。诸葛亮之死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就在这个时候,大臣李邈却前来进言说:“诸葛亮以前用强力架空主上,让主上您担惊受怕。这回诸葛亮死了。我们可以拍手叫好了。”李邈的话虽然揭示了一些隐情,但也让刘禅大为光火。因为李邈在批判诸葛亮的时候,也是在暗示刘禅的懦弱无能。所以刘禅一怒之下便杀掉了李邈。

尽管如此,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也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诸葛亮的尽心尽力让刘禅轻松了很多年。

诸葛亮死后,据说各地纷纷要求为他立庙,朝廷因不合礼序而未予批准。但在景耀六年,刘禅下令在成都郊区为诸葛亮立庙。此举一下子就拔高了诸葛亮的形象。

其实,刘禅之所以为诸葛亮立庙,是因为蜀汉正面临着外强入侵的危机,他需要树立一个忠君的楷模。也就是说,是危急的形势逼迫刘禅拔高了诸葛亮的形象。

遗憾的是,树立忠君楷模并不能挽救蜀汉的命运。就在为诸葛亮立庙的当年,司马家族派邓艾、钟会、诸葛绪等人数道并伐,蜀汉无法抵挡,终于彻底灭亡了。

后人在谈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时,只强调了刘禅为诸葛亮立庙的事情,却不考虑当时立庙的历史背景,于是便以为诸葛亮在刘禅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这显然是不对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

(《襄阳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偪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于是始从之。)

(《三国志。后主传》:六年夏,魏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锺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艾。)

(三)司马家族对诸葛亮的赞誉

(1)司马宣王时代

诸葛亮死后,司马宣王曾说诸葛亮是“天下之奇才”。这句话比较好理解,称赞对手自然是为了抬高自己。那意思是在说:这样厉害的对手都被我打败了,可见我有多么高明。后人不解其中之意,只记住了“天下奇才”这句话,从而误以为司马宣王自叹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司马宣王也曾说过,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晋书。宣帝纪》)。可见司马宣王并没有把诸葛亮放在眼里。

(2)司马炎时代

司马炎想让自己的儿子司马衷继位,但司马衷天生是个白痴。为了防止易世后权臣欺主,司马炎开始着手对大臣们进行忠诚教育,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则被司马炎拿来做了教材。

刘禅继位时只有十七岁,诸葛亮长期辅佐刘禅而不篡其位,自然就成了司马炎所树立的忠诚榜样。在宣传诸葛亮的过程中,诸葛亮的形象很快就被拔高了。

陈寿在做西晋著作郎时,奉命编订诸葛亮的故事。由于素材太少,陈寿不得不加入过多的评论,而这些评论多是些赞美之语。

(《三国志。诸葛亮传》:臣(陈寿)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

(3)司马衷时代

根据《蜀记》记载,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曾到隆中参观诸葛亮故宅,还称是晋朝皇帝派他来凭吊诸葛亮的。刘弘命太傅掾李兴写了一篇赞美诸葛亮的祭文,文中说:“您遇到了知己之主,报之以毕生的精力。所以能够三分天下而居其一,跨居于边荒,与北方相抗衡,在魏疆之内自由驰骋。”还赞美诸葛亮“推出八卦阵,不在孙、吴之下;发明木牛流马,不是一般人能玩转的;设计连弩,何等微妙!”

(《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故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升而潜鳞骧;挚解褐于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变于受命,贡感激以回庄,异徐生之摘宝,释卧龙于深藏,伟刘氏之倾盖,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陈,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徵。夷吾反坫,乐毅不终,奚比于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莅事,民言不流。刑中于郑,教美于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皋则伊,宁彼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谁能不殁,贵有遗格。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馀典,懦夫将厉。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已。畴昔之乖,万里殊涂;今我来思,觌尔故墟。汉高归魂于丰、沛,太公五世而反周,想罔两以仿佛,冀影响之有馀。魂而有灵,岂其识诸!”)

那么,《蜀记》所载这件事的发生,是否就意味着司马家族对诸葛亮怀有敬仰之情呢?当然不是。

晋朝永兴年间,做皇帝的是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他天生白痴,但还是被司马炎立为了皇子。司马衷即位不久,中国便发生了非常著名的“八王之乱”。八个诸侯王相互攻伐,而晋惠帝便成了他们争夺的对象。

身为白痴皇帝,司马衷是不可能命令刘弘去凭吊诸葛亮的。永兴年间,控制司马衷的主要是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此二人均是打着忠君旗号而篡权夺位的主。很有可能,是这二人中的一位派刘弘去祭奠诸葛亮,目的是不外乎标榜自己是多么的忠君。所以,李兴所写的那篇祭文,也不免有了很多虚夸诸葛亮功绩的内容。

(四)唐太宗对诸葛亮的认可

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大臣房玄龄说:“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贞观政要》第十六)

李世民对诸葛亮的评价,显然是取材于陈寿的观点。而陈寿本来就非常偏袒诸葛亮。所以李世民的评语是不对的。

因素之五,士大夫的吹捧

根据《汉晋春秋》记载,晋武帝司马炎曾向蜀汉旧臣樊建询问诸葛亮的治国之策。樊建说:“诸葛亮知错必改,毫不隐瞒自己的过失;他赏罚有信,足以感动神明。”据说晋武帝感慨地说道:“如果我得到此人的辅助,岂能有今日的劳累?”

樊建是诸葛瞻、黄皓时代的朝臣,并未与诸葛亮共事过。他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只能是道听途说而已。

《三国志。董厥传》引《汉晋春秋》曰: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建稽首曰:“臣窃闻天下之论,皆谓邓艾见枉,陛下知而不理,此岂冯唐之所谓‘虽得颇、牧而不能用’者乎!”帝笑曰:“吾方欲明之,卿言起我意。”于是发诏治艾焉。)

其实,诸葛亮并不像樊建说的那样知错就改。比如,他明知牂牁太守硃褒在诬陷常房,但为了迁就硃褒,他不惜诛死了常房的几个儿子,还把常房的四个弟弟流放到了偏僻的越隽。他的这些举动并没有打动硃褒,硃褒后来还是叛乱了。

唐代中期宰相裴度曾说:“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他还说,诸葛亮如“尚父作周,阿衡佐商”,其才“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唐文粹》卷五十五《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并序》,碑今存,在成都武侯祠内)

裴度根据旧史来评价诸葛亮,显然是没有对史料进行正确的分析,所以便夸大了诸葛亮的才能。

明代理学家方孝孺说:“孔明以布衣至于为相,而人不以为速;以讨贼为已任而任将帅,人不以为自用;兵败而功不成,人不以为无勇;一国之政,赏罚予夺无所贷,人不以为专。……孔明之为相,?然虚已以求闻已之过,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不幸而功不成,天也!安得以成败论孔明哉!”(以上引文均见明?诸葛羲、诸葛倬辑《诸葛孔明全集》卷十八)

方孝儒把孔明之败归咎于天意,显然是老夫子的迂腐之见。

因素之六,百姓的讹传

陈寿说:“诸葛亮病逝后,黎民百姓对他的追思一直持续到现在。即使是甘棠人歌颂召公,郑人歌颂子产,都比不上诸葛亮得到的民间赞誉。”

(《三国志。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在当时那种信息不对称的社会,黎民百姓又有多少机会了解真相呢?他们大多时候都是在以讹传讹而已。

蜀人的以讹传讹有例为证:据说蜀人为了追思诸葛亮,而对其子诸葛瞻仰慕不已。朝廷一旦有个什么善政佳事,民间便总讹传是诸葛瞻之功劳。

(《三国志。诸葛亮传》: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因素之七,伪作的影响

诸葛亮死后,有很多假冒诸葛亮之名的伪作开始问世。最著名的诸葛亮伪作有《后出师表》、《唐太宗李卫公对问》、《马前课》等。这些伪作对拔高诸葛亮形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于伪作《后出师表》,后来曾被后人无数次引用;而在伪作《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诸葛亮的奇正之法成了李靖所吸收的营养,而这本伪作也竟然成为备受兵家推崇的“武经七书”之一。

有一本叫《马前课》的预言书,也有人假托是诸葛亮所做。据说书中大部分预言都实现了。

因素之八,被夸大的发明创造

后人所推崇的诸葛亮的发明创造,大概有连珠弩、木牛流马、八阵图等。正如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所说的: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事实上,连珠弩并不是诸葛亮的发明,他只是在原来连弩的基础上做了些修改。有专家认为,张郃就是被诸葛亮发明的这种武器射杀的。但这种猜测并无史料佐证。

木牛流马,若是顾名思义,你一定以为它能象牛马那样自己行走,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独轮车而已。

八阵图,古已有之,是一种作战的阵法。这种阵法诸葛亮会,司马宣王未必就不会。实践证明,诸葛亮的八阵图没有多大实际效果。即使有效,也使不上劲。因为敌人闭门不出,你摆什么阵法都不管用。

因素之九,文人的赞歌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家的知名度总高于历史学家。但文学家的话,往往可靠性要更差些。我国历代文人中,赞美诸葛亮的不计其数。他们往往是出于激情而创作,但他们并不了解历史真相。而且,由于文人们的介入,使得诸葛亮的形象离历史真相越来越远了。

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为例,他曾写了一首叫《八阵图》的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所参考的资料,几乎全是民间传说。据民间传说,陆逊火烧刘备连营后,乘胜追击,幸好诸葛亮早就预防,多年前就用几块石头在江边布好了八卦阵,结果陆逊果然中了机关而迷失方向。若不是诸葛亮老丈人黄承彦的引导,陆逊恐怕会全军覆没。这样荒唐的故事竟然让杜甫相信了,他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只能是荒谬之极了。

因素之十,《三国演义》的影响

毫无疑问,读《三国演义》的人一定比读《三国志》的人多。《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演义小说,里面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很容易使人把虚构的故事当成是历史来看待。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神化”得最厉害的人物,但被“神化”了的诸葛亮恰恰符合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国人需要这么一个智慧的形象。所以,诸葛亮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三国演义》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主要以捏造功绩为主。比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计”、“三气周瑜”、“火烧上方谷”等等。实际上,诸葛亮是一个“奇谋为短”的人。小说所赋予诸葛亮的这些计谋,往往是其他历史人物所使用过的,而诸葛亮自己则根本没有用过这些计谋。

明代冯梦龙曾编过一本名为《智囊》的书,把古代人的智慧罗列书里,其中就有“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故事。《三国演义》作者采用的手法类似于冯梦龙,只不过他把古人的智慧都按在了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

文章摘自 《草根解读孔明真相》 作者:剑歌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相关推荐:

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却因为舅舅的原因没能当上皇帝

著名的杨家将为什么三代之后再也没有能拿出手的名将?

萧宝卷为了讨好潘玉儿为什么甘愿抛弃尊严?

其实清朝时中国人也挺有气势的,秒杀站在一起的歪果仁啊!

解密:清朝军制中'兵'和'勇'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