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辅佐两代君主的江东重臣:张昭

发布时间:2016-02-13 栏目:专题 投稿:称心的烤鸡

提起三国,人们都对“舌战群儒”这一幕耳熟能详。有此一番唇来舌往的精彩论辩,才有了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赤壁之战的发生,从而奠定三国鼎立之势。那些主张与曹操抗衡的人物,凭着罗贯中的一部小说,早已活出历史,成就勋名,家喻户晓。而当时主张议和的,乃是以张昭为首的一班东吴老臣。从来青史留名的,似乎只有大成功者和大失败者。两不沾边如张昭之流,只能在四面高唱大风歌的历史交响中,渐渐被挤出舞台,渐渐被淡忘。

千载之后,谁还记得那个“功勋克举,忠謇方直”的江东老仲父?

避祸江东孙策知遇之恩

张昭,徐州彭城人。自少便博通经史,同州的才士陈琳等人“皆称善之”。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过程中,徐州因处于联络东西与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诸多军阀争夺的对象。当时较早控制徐州的是丹阳人陶谦,他为了稳定局势,想起用一些有影响的名士于是推举张昭为“茂才”,但张昭坚辞,陶谦“以为轻己”,就把他关了起来。

张昭为什么不响应陶谦的推举呢?作为儒学名士张昭肯定看不起陶谦,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他拒绝当官,恐另有原因。主要在于张昭深知北方军阀混战局面已经形成,且愈演愈烈,徐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必将成为军阀屠戮的战场。“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张昭和很多避难避祸的人一起流亡到江东

而此时割据江东的,是势力尚弱又一心想成就大事的孙策孙策急需流寓江东的北方士大夫的支持,一是改善其政权内部的人员结构,淡化暴虐形象;二是争取文臣谋士的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对于张昭等侨寓人士而言,要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也需要寻找政治方面的依靠,而孙策不失为较好的合作者。这样,以张昭为代表的一批江北文士进入了孙策政权成为其主要的谋士。

孙策张昭为贤能之人,明确表示重用,并尊以师友之礼。“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而张昭也不辱使命,将孙策的大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当时吴中的人民都称呼他为“仲父”。北方的士大夫写信给孙策常常对张昭的才能大加赞赏,搞得张昭自己都不好意思,“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可以说,张昭孙策时代还是谨小慎微的。而孙策对此也豁达大度。孙策笑着安慰张昭,过去齐桓公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管仲去办,所以他能称霸天下,今天我用了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我不也和齐桓公一样么?!

作为君臣,孙策张昭的关系可以说达到了最佳境界。但另一方面,张昭辅助孙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形象,毕竟张昭以其名士的身份,与北方士大夫互通信息,从而使孙策政权逐步获得北方士大夫和朝廷的认可。有一个很典型的故事说,当时刘表与孙策通信,信写好后,先请狂士祢衡阅读;祢衡说,这样的信只能给孙策军队中没文化的“帐下儿”看,怎么能见张昭呢?否则不太丢人了吗!弥衡是当时出了名的狂人,对张昭尚且不敢怠慢,可见张昭的才学的确备受推崇。

临危受命 扶幼主即位立国

正因为张昭有此才学、有此忠心,才有日后英年早逝的孙策临终托孤的举动,而张昭确实没有让孙策失望,纷乱之际一言定鼎,把孙权扶上吴主的宝座。张昭一生的官场际遇,作为江东老仲父的悲喜,以及日后在史册中占有的位置,就此暗定伏笔了。

建安五年,正当孙策初定江东,意欲大展宏图时,他因私自出猎,遇刺受伤而亡,这一突发事件给江东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危机。孙策对此是很清楚的,于是任命张昭为首席辅佐,并托孤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对张昭明言,如果孙权无法驾驭局势,张昭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江东无法立足,可以慢慢归顺朝廷。当然,孙策的本意绝不是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目的是在于激励张昭尽心辅助孙权,同时也是向其他僚属表明张昭的特殊地位,以便于其料理政事。从当时的情况看,以孙权的资历与威望,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危局,一切都有赖于张昭

当时孙权年仅19岁,一边伤心哥哥的早逝,一边又担心自己不能担负重任,只是一味的扶棺而泣。张昭严肃地对他说,这哪是哭泣的时候,如今天下大乱,群盗纷起,正是你建立勋业的时机,哭有什么用!说完亲自扶孙权上马,列队出巡。以张昭当时的声望,他的表态,使当时自文武群臣江东庶民都“众心知有所归”。

张昭一边安抚人心惶惶的流寓文士,一边争取江东本土大族名士的合作,进一步改善孙权集团的人员结构,扩大和巩固统治基础。孙策死前对孙权说,我的使命主要是以武力征服江东,而你必须改变政策。张昭辅政后,大力延揽南北文士,北人如诸葛瑾、步骘、滕胤,吴地名士如陆逊、顾雍等皆相继进入孙吴政权,成就了后来陆机称颂的“江东盖多士矣”的局面,为孙权进一步的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

张昭还参与实际军事活动,或出谋划策,或领兵出征,更多的是在孙权出征时,留守岗位“扮演萧何的角色”,以确保孙权无后顾之忧。张昭还主持起草了孙吴政权的典章制度,从而为孙权正式立国提供了条件。作为孙权初期的首席顾命大臣,张昭成为江东政权的主心骨。当时孙权张昭“待以师傅之礼”,尊敬有加。

勇于直谏 老仲父苍凉谢幕

好景不长。孙权统治期间,张昭的政治核心地位仅维持了两三年。建安七年之后,随着孙权地位的巩固,特别是其军政规划与张昭发生分歧,双方关系日益紧张,孙权虽然表面上仍以“师傅之礼”对待张昭,但对他的意见并不看重。而对张昭来说,孙策的知遇之恩是莫齿不忘的,孙策的临终托咐更让他时时在心。在张昭看来,自己始终是孙策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孙权绝无二心的看护者,是为了孙吴政权的利益拼了老命直言敢谏、心里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的顾命老臣。《吴书》上记载他“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

有一次,孙权在王宫大宴群臣,喝得酩酊大醉,不觉狂态发作,命人用水浇洒那些东倒西歪的大臣们。孙权一面哈哈大笑,一面对群臣说 :“喝!喝!今天要喝个痛快!定要大家醉得掉进鱼池中,才算了事!”张昭孙权如此胡闹,开始板起面孔,一言不发;后来干脆起身离席,走出王宫。孙权见了,头脑似乎稍微清醒一点,连忙派人请张昭回宫,并笑着说:“我不过是让大家乐一乐罢了,先生何必发怒呢?”张昭毫不客气地说:“想当年,商纣王造糟丘酒池,为长夜之饮,他也认为是乐事,而没想到是罪过呀!”听了这话,孙权无言以对,面有愧色,立即结束了酒宴。

孙权爱好打猎,张昭就指出:将军坐领江东应该驱领群臣,争雄阵前,怎么能够沉迷于与野兽争勇,万一出了事,会让天下耻笑。孙权当时听了收敛一些,过后又犯,而张昭就不计后果屡次进谏。

孙权表面上敬贤爱士,但张昭的刚直严厉确实令他无法忍受,“外接待而内不能善”,可以说是当时孙权的最佳写照。孙权张昭之间终于越走越远,两人分歧也越来越大。

最大的分歧出现在赤壁大战前夕。张昭希望孙权接受曹操的收编,归顺汉统,早日结束乱世;但孙权早就不满足于做汉室的顺民了。面对张昭等人的压力,孙权拍案而起,以刀砍桌角说,再言降者如此桌。于是孙权组织军队,与刘备联合,最终取得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经过这次斗争,张昭基本上失去了对孙权军政事务的参与权力,更不要说是决策权了。

赤壁之战成了张昭人生的转折点。孙权称吴王后,取笑张昭说:我当日要是听了你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荣耀,恐怕早已在讨饭了。而张昭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伏地流汗。

在赤壁之战这个大背景中,张昭的建议似乎没有鲁肃等人高明,甚至有人轻视张昭为投降派,斥责他被敌对势力的表面强大威慑而丧失了头脑。其实,历史上的人和事并非如此简单。张昭作出这种选择,与其个人胆识并无关系,而是由其道德情感所决定。张昭出自汉代的儒学世族,重视名节,曹操打着为汉廷征讨僭逆的旗号,这对儒学士大夫具有很大的道德感召力。儒生无不以天下统一为“天之经,地之义”,因此,张昭希望孙权能响应降曹,归附汉帝。但无论如何,张昭孙权已经“道不同不相与谋”,双方在感情上已无法沟通。

此后的张昭基本上处于退休状态,除了象征性地上朝行礼之外,没有实际的军政权力,于是只好在家潜心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书法的练习。这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伤害。由于心情积郁,他原本刚烈的脾气更是常常莫名发作。

嘉禾二年(233年),张昭终于爆发了。孙权在称帝后心气浮躁,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迫于曹魏威胁,派使向孙权称臣,孙权以为自己有机会统一全国,成为天下共主,于是派兵万余人并携带大量物资渡海赴辽。此举之荒唐,人所共知,于是群臣激烈反对,其中张昭的态度最为强烈。

孙权被激怒,拔出佩刀砍在案几上,严厉地说:我让吴国的士人入宫拜我,出宫拜你,你却总是和我唱反调,违背我的意愿,我真怕有一天会控制不住自己(杀了你)!张昭熟视孙权良久,从容地说:我知道我的话不中听,但我之所以竭尽愚忠,是因为太后临崩时叫我到床前,让我好好地辅佐你啊!孙权听了张昭的话也很难过,于是掷刀于地,与张昭相顾而泣。

孙权最终并没有听从张昭的劝告,仍然派遣使者前往公孙渊处。张昭愤而称病不去上朝,孙权也恨张昭不给面子,派人用土封了张昭家的大门。谁知张昭根本不吃孙权这套,反而也用土从里面将自家大门堵上。后来公孙渊果然反复无常,杀了吴国使者。孙权张昭解释,以求谅解,张昭决然不理。孙权就放火烧张家的大门,张昭仍旧不出。孙权急忙救火,久候门外。张昭最终被儿子扶出,恢复上朝。

孙权之所以如此,是因辽东大祸后,群臣分离,必须借用张昭的声望恢复朝廷秩序。从张昭来说,他在这一事件中,先受拔刀威逼之辱,再受土掩其门、火烧其门之逼,刚毅外表下的儒者尊严几乎丧失殆尽,这对他来说,可谓致命的摧残。三年之后,天下正当拭剑笑问谁是英雄,而张昭终于在长期的抑郁中告别人世。

回首张昭一生的际遇,不由让人心生感慨:英雄造就时势也好,时势炼就英雄也罢,此一话题与张昭无缘了。

当年张昭两度有机会担当丞相一职,结果两次都被孙权找理由否决了,弄得后世史者都替张昭抱不平,甚至借司马徽评诸葛亮的“得其主,未得其时”一语,论道张昭是“得其时,未得其主”。也有论史者假设:要是当年张昭之见被采纳,也许天下一统河山、四海升平会更早实现。可惜,历史之流不可逆,事机莫举不可再。不过,还是应该在史册中为张昭留下方寸之地,毕竟他还能让后人读史之余有所思、有所叹、有所悟。

相关推荐:

面对康熙留下来的烂摊子,雍正是怎样惩治贪官、充实国库的?

水浒传里姓氏不受作者待见:哪个姓氏最倒霉?

清军、湘军、太平军,谁才是7000万生命的真正凶手

亲历者忆核爆炸试验:200条参试狗最终全部死亡

古代西南亚文明起源模式是怎样的?具有多少普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