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宋初最牛反贪斗士如何卧底打老虎

发布时间:2016-02-15 栏目:专题 投稿:激情的大山

读史书时间长了,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每个朝代开始的时候,会重视反贪工作,当然也不尽彻底(明代朱元璋反贪生猛只能说是个特例),越往后面走,就越稀松,几乎成了历史的不二规律。宋代也是如此,太祖、太宗两朝反贪,打了不少老鼠,老虎是一个没动。后来的皇帝们(包括南宋)都不怎么重视反贪。在大量的宋人笔记中,赵炎很少发现有反贪之记载,说明那时人们反贪意识确实淡薄,也许这正是宋朝积弱不振的根本原因。

朝廷不打老虎,民间读书人却不信这个邪,偏要到老虎嘴里拔下几颗牙来。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六月,就发生过读书人雷有邻到登闻院击鼓告状的事情,矛头直指当朝宰相赵普,拔出萝卜带出泥,在北宋政坛掀起轩然大波,致使许多贪官倒了大霉。那么,这个雷有邻是谁?他是如何通过“卧底”搜集证据、打赢官司并成为最牛反贪斗士的呢?

故事要从雷有邻的父亲雷德骧说起。雷德骧这个人,不算读书人,史书上说他毫“无文采”,“以强直自任,性褊躁,多忤物”,跟读书人混不到一块,更不会跟贪官同流合污。宋太祖用人还是有一套的,像雷德骧这种性格的人,只能当御史、做法官。那么,雷德骧当的是什么官呢?殿中侍御史(纪检干部)、屯田员外郎(兼职)、大理寺丞(法官)。官虽不大,但地位显要,有弹劾权。

开宝元年(968年)十月,雷德开始弹劾宰相赵普,指责赵普暗中干扰刑事审判,还揭发赵普倚势强买民宅、聚敛财货、收受贿赂等罪行。但太祖不但不追究赵普,反而怒斥雷德骧多事,没记性,拿仪仗斧打掉了雷的两颗上牙,给雷定了个“擅自闯入”之罪,将他贬为商州司户(相当于民政助理)。

雷德骧被贬商州多年,开始时该州刺史对他还颇为礼遇。开宝五年,他先前的同僚奚屿任商州刺史,此人受赵普指使,想方设法迫害雷德骧,诬告他“讪谤朝廷”,雷德骧差点再次挨整。他儿子雷有邻是个读书人,虽然进士没考上,还因为受到父亲牵连,“被削籍徙灵武”。此时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赵普的主谋,遂打定主意予以反击,为父亲申冤,替朝廷反贪,尽一个儿子、一个读书人的责任。他连夜赶往京城,开始了光荣的“卧底”生涯。

雷有邻身上没功名,不能直接进入官府重地,只能通过街谈巷议收集证据,以及利用他父亲以前的关系暗中开展调查工作。

有人议论相府堂官胡赞、李可度任职年久,投靠赵普,多有请托受贿之事,雷有邻暗中一一作了核实。秘书丞王洞与雷德骧是同年进土,雷有邻经常登门拜谒,王洞也常将家事托雷有邻办理。这对雷有邻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有一天,王洞托他买白银半锭(宋代银子不是流通货币),说是拟送胡赞。这里面一定有猫腻,雷有邻找机会出入胡家暗加侦察,终于拿到王洞通过胡赞投靠并贿赂赵普证据

当时朝廷有诏令说,摄(临时代理官职)三任而证件(官凭)全者,申报有关衙门即可引试正式录用。雷有邻一向与前摄上蔡主簿刘伟有交往,套出他虽经三摄,但有一任却遗失了证件,其兄进士刘侁为他造了个假证,使他得以参加铨选,这其间当然免不了要送礼打点。还有宗正丞赵孚乾德中授四川官,称病不赴,得到批准。这些人都是暗中贿赂赵普,才得到庇护的。至此,雷有邻感觉自己掌握的证据基本充分,自己的“卧底”身份是时候公开了。

宋代,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充其量算是士子,和平头老百姓没什么区别,想告状打官司,只能当地去衙门。雷有邻如果走正常法律程序的话,应该先去开封府投状子,即后来包公任职的单位,或者直接去大理寺鸣冤。但雷有邻要告的都是当官的,这个程序里到处都有拦路虎,根本没有可能成功。

好在宋代允许老百姓告御状,特设登闻院,并在院前立大鼓一面,敲击起来颇有声威,皇帝可以听到,可以直接受理。雷有邻正是通过告御状的方式,才将所有贪官的贪腐证据直接交给了宋太祖,完成了“卧底反贪的“使命”。

太祖对宰相赵普这只大老虎当然不会动真格的,但对其他小老鼠就毫不客气了,当即“大怒”,命将有关人等均交御史台审理,予以重判:刘伟被判处弃市,赵孚、王洞、 刘侁 、胡赞、李可度并处杖决,除名,且胡赞、李可度的家产亦被籍没。赵普的党羽几乎全军覆没。

另外,宋太祖还下诏让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升都堂与赵普同议国事,此举显然是在牵制和削弱赵普的宰相之权。虽然赵普始终还是逍遥法外,但在惩贪重锤的痛击下,心中不免惴惴,开始害怕起来。

最牛反贪斗士雷有邻的情况又怎样呢?有没有受到打击报复?还好,他未受惩罚,因“卧底反贪有功,被宋太祖破格录用为秘书省正字(负责文书校对),得了一些赏赐。父亲雷德骧也因此被朝廷平反,回京后升了官,任秘书丞。

相关推荐:

三国著名美人甄姬为何会被丈夫曹丕毒死

关羽“刮骨疗毒”是真是假,治疗的医生是华佗吗?

汉朝平阳公主简介 平阳公主与卫青有孩子吗?

金榜题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状元郎的人格与官格

历史上宋太祖的选帅用将之道:亲自为人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