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古代官员最昂贵的办公用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2-15 栏目:专题 投稿:失眠的爆米花

当代官员办公用品虽说五花八门,如果除去小汽车的话,办公室里或随身携带的办公用品,最贵的可能只是电脑了,而电脑目前常见的一般也在万元以下。

古代官员普遍使用的一种办公用品,却很珍贵,目前估价至少每件在两万元以上。这种办公用品叫“笏板”。

笏板就是古代官员记事用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用的各种笔记本。它又叫玉板、手板或朝板。我们在古代题材电影中看到的官员,双手捧着一个狭长的板子就是这玩意儿。上朝时,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将要上奏的话记在上面,也将君王的训令记在上面,以免忘却。《礼记》中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笏的长度大约2尺6寸,中宽3寸,此物件虽然不大,为何这么贵重呢?

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古人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如果官员将其随身带着上朝用,则称为“笏”。

及至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使用笏竟开始有了等级之分。五品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这与当代官员用笔记本不同,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笏的废弃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原因是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有趣的是,古代官员原则上一人只用一只笏,但公务繁忙的官员则允许用几个,几个拿不下,就备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后称为“笏囊”,因为多了,则需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唐代的张九龄为相时,因为年老体弱,就是从他开始使用随从背笏囊,没想到后来竟成时尚,官员纷纷仿效,以显示公务繁忙。而帮他背笏囊的随从,就有些像当代官员的秘书了。

相关推荐: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武功高强 手下有高顺张辽等大将 那为什么还是败亡了呢?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夏天的时候一天消耗三百多个西瓜

清朝的贝勒是什么意思?贝勒和贝子分别指什么

纪晓岚和和珅其实是关系非同寻常的忘年交

揭秘绰罗斯也先的真实死因 因乱伦被女婿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