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改变历史的书生:三国时期的谋士阶层

发布时间:2016-02-15 栏目:专题 投稿:饱满的芒果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成功迎驾许昌,随即掌控了献帝和中央政权,建立了屯田制与相关鼓励农耕的法律制度,加上其一贯贯彻的“为才是用、鼓励战功”用人原则与机制,形成了一个当时最为完备的军政体制,羽翼日趋丰满,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如日中天的河北袁绍集团不相上下。从建安二年(197年)起,曹操动辄以王命征讨不臣,兴义兵以诛残虐,形成“奉天子而令不臣”的局面,取得了政治上的绝对优势,开始了他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

当是时,天下群雄四起、豪强林立,曹操北有冀州的袁绍集团与幽州的公孙瓒集团,南有东南有徐州的吕布与扬州的袁术集团,西有关中诸将,正南则有荆州的刘表集团。此外,董卓被杀后关中大乱,张济受到排挤,自关中引兵进入荆州境内,攻穰城(今河南邓县),中流矢而死。其侄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屯驻于宛县(今河南南阳),并与刘表结成联盟、互为犄角,不仅为曹操南下进攻刘表平添了许多障碍,而且也对许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

据《三国志·魏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率众投降。由于形势发展过于顺利,曹操心生骄傲,办了一件很不得体的事情——纳了张济的遗孀(也就是张绣的婶母)为妾。此事让张绣倍感耻辱,心生怨恨。曹操听说后,就秘密派人,准备杀掉张绣。不想事情泄漏,张绣先下手偷袭曹操曹军惨败。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曹操只得狼狈退回许昌。

次年三月,曹操再次征讨张绣,围攻张绣于穰城,但一时间不能攻克。不久,曹操得悉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率军从穰城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派人连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巧设奇兵。天明,张秀等人以为曹军已经遁去,悉军来追。曹操趁机纵奇兵步骑夹攻对手,大破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这时,贾诩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所置的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贾诩请教事情原由,贾诩解释道:“原因很简单。将军虽擅于用兵,但不是曹操对手曹军刚撤,曹操一定亲自断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由此我推断将军你必败。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问题,故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听后大为佩服。这就是历史上和演义中都非常著名的“贾文和料敌决胜”。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与曹操两大集团间关系恶化,双方大战在即。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的缺点,并提出了投降曹操的三点优势:其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其二,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其三,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张绣听从贾诩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赞许有加,并拜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

此后,贾诩凭借自身高超的谋略才能成为曹操麾下最为著名的谋士之一,在官渡之战、平定西凉、拥立世子等事件中均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待到曹丕代汉自立魏国,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谥曰肃候,是三国时少数获得善终的名臣。

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听到谋士一词,那么谋士到底是什么呢?通俗地讲,谋士就是以设谋献计为生的一类人。古时候,相当一部分读书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当官,而其中富有才能而又不甘心没落的人,常以“门客”、“幕僚”等身份出现(相当于私人顾问),为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春秋、战国时期谋士这个职业很是兴旺,战国四公子都是“门客云集”,秦相吕不韦更是号称“门下客三千”,这里的“客”实际上大部分就是“谋士”。时至三国,四海鼎沸、群雄逐鹿,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各路诸侯开始广招贤士,使得谋士这个行业又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

历史上,著名的谋士数不胜数,他们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世人的偶像,战国时期的范睢、侯赢,楚汉时期的张良、陈平、范增以及三国时期郭嘉贾诩、荀攸等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负责出谋划策,往往不负责实施;而韩信、诸葛亮等人虽然也常谋划,但他们都是亲自参与决断或实施的,所以很少有人称韩信、诸葛亮等人为谋士。自古以来,运谋者角度各异、方法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谋士的谋划不外乎“谋势”与“谋心”两类。谋势者,主要是对于天下大事态势上的把握,属于战略范畴,如荀彧、鲁肃等;谋心者,侧重于事态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和对手心理的揣度,属于战术范畴,如贾诩郭嘉等。成功的谋势,是基于宏阔的大局观和高远的战略理念,而成功的谋心,则是依靠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人性的理解。不言而喻,贾诩的运谋方式更倾向于后者,其正是运用“换为思考、反复揣度”的方法,准确地把握对手的内心动向,针对曹操的撤军原因、指挥风格与政治策略,先后两次设谋定策切中要害、取得了成功,可谓是谋心者中的佼佼者,此方面的能力三国时代仅有郭嘉能够与之相匹敌。然而,不能否认,由于谋士只是设谋者,而非执行者,因此,这些策略与计划也就带有了一定的理想性和风险性,这就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去甄别和一个出色的执行者去完成。而对于谋士谋画的分析与采纳以及对于执行者的任命与考核,也是领导者决策能力的根本体现。曹操谋士使用和临机决策的能力可以说是古来罕有的,他时而从谏如流,时而乾纲独断,既能勇于接收合理的建议,又能不为不合理的建议所累,头脑清晰、斩断果决,不失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这也就是荀彧、郭嘉等英才们“择主而事”的主要原因。

相关推荐:

细数新疆各地的神奇谜团,恐怖又惊奇

他用自己绝世的才能,唱响了大明王朝最后的挽歌

刘邦临终前的两个预言竟成现实 刘邦预言了什么

'九一八'后 溥仪被接到沈阳成立了伪满洲国

历史谜题:梁朝的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