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试析曹操失去陈宫的真正原因

发布时间:2016-02-20 栏目:专题 投稿:害怕的大神

在正史当中,曹操吕伯奢的时候陈宫并不在场,正史当中放走曹操的也并非陈宫陈宫其实是在兖州时候才与曹操相遇。当然,本文是写演义,就以演义作为依据。

陈宫既然放弃官职,冒着老母妻儿受连累的危险追随曹操,可后来为什么又要离开或者说背叛曹操,改投他人呢?转变的关键,在于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

乱世当中,错杀误杀本不在少,许多时候也顾不了许多陈宫事后曾经批评曹操:“知而故杀,大不义也。”隐含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不知道而杀害了,也就勉强可以接受了。

不过,曹操事前事后的表现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明白曹操确实不是一般的坏人,可以明白陈宫为什么会极为痛心悔恨,最后选择离开曹操了。

来见吕伯奢之前,曹操曾经向陈宫介绍吕伯奢一家:“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三国演义》首重兄弟之义,既然曹嵩和吕伯奢是结义兄弟,自然就是曹操的亲人。曹操吕伯奢关系不一般,本来是可以放心将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吕伯奢一家的。于是陈宫听了也很放心,说:“最好。”确实,去往自己父亲的结义兄弟家中,就如同到自己父亲处一样,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在正史当中,吕伯奢和曹嵩有没有结义,并没有正面的描述,但是当初曹操出仕,却是由吕伯奢推荐为孝廉,可以有有恩于曹操。当然,推荐之恩,比起兄弟之情来说,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见到吕伯奢吕伯奢一家热情款待。吕伯奢明白告诉曹操,我已经听闻朝廷抓捕曹操的消息,并且告诉曹操,其父曹嵩也已经不在家乡,而躲到陈留去了,可见曹嵩逃难,还曾经报信于吕伯奢,两家关系可见一斑。吕伯奢担心的询问曹操一路经历,曹操告诉是陈宫帮忙。吕伯奢竟然对陈宫下拜,说:“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从中可以看出,吕伯奢心中根本就没有防范曹操,完全是把曹操当成了自己侄子,对善待曹操陈宫也感谢不已,完全是曹操亲人长辈的口吻。吕伯奢告诉陈宫,今晚不必担心,可以在他家安歇,根本没有安慰曹操的话语。因为在吕伯奢看来,曹操本就是自家人,又何必客气。

也就是说,罗贯中刻意突出了吕伯奢曹操一家的亲密关系,突出吕伯奢的善良与宽容,以此和后文曹操的冷血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是,吕伯奢也有不少行为,让曹操,也让陈宫觉得可疑。

本来,主人家款待客人,就应该一直陪坐。可是吕伯奢说完一番“客套话”之后竟然转身入内,很久才出来,出来之后告诉陈宫自己家里没有好酒了,自己想要到西村买点酒来款待贵客。说完,匆匆忙忙就骑驴走了。吕伯奢本是一家之主,买酒这等小事,完全可以让小厮或者儿子晚辈前往,根本没必要亲自前往。要知道吕伯奢可不是一般农民,他本是汉代郡太守级别的高级官员,不然怎么会和当朝太尉曹嵩成为结拜兄弟?后文也讲到,吕伯奢虽然在家乡闲居,可以家中人口也有八人。并且,吕伯奢自己走后,竟然没有安排儿子陪坐闲聊,就让曹操陈宫干坐了许久,难怪曹操陈宫心中生疑。

书中写“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一发惊疑”。一发,就是更加。原本做了冷板凳,就已经让人怀疑吕伯奢的不够热情,长时间不在,很可能通风报信。至于磨刀,则定是准备找寻机会抓捕曹操陈宫

曹操陈宫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虑:“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曹操没有立刻动手,还有一个窃听的动作。陈宫心中自然也是惊疑不定,和曹操一起来到草堂之后,窃听吕家人如何说话。刚好听到吕家人说:“缚而杀之,何如?”看了后文我们当然明白,吕家人是说把猪绑起来再杀。可是,古时候的猪大都不过百十斤,远不如现在肥大,许多人家都是自己杀猪,更不要说吕家这种大户人家,舞刀弄剑本是寻常事(汉代文人也多佩剑,学剑),杀个猪何至于捆绑!

于是种种迹象表明,吕伯奢一家有意抓捕曹操,杀掉曹操,以领取朝廷奖赏。于是曹操陈宫一起,拔剑闯入,一刀一个不问男女,将吕伯奢一家八口全部杀害。杀完了之后,看到厨房哪里有个猪捆绑着。陈宫一看,大吃一惊,说:““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

这句话很有问题。

陈宫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曹操一样,曾经对吕伯奢有疑心?只不过曹操带头杀人,是主犯,而陈宫追随杀人,是从犯而已。陈宫在事发之后,一推二六五,甩个一干二净,把责任完全归结于曹操的多心上。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不过,事已至此,后悔已经没用。误杀,还在谨守士人理解的陈宫同学接受的范围之内。

两个人一起前行,此时陈宫没有想过离开曹操,直到半路上遇见打酒回来的吕伯奢,直到曹操忽然又杀掉了吕伯奢

三人相遇,吕伯奢很奇怪,问两人为什么离开。曹操的语气就有些敌意了,曹操说:“被罪之人,不敢久住。”自己是朝廷要犯,人人喊打,不小心不行。吕伯奢却一点没有听出曹操的话外之意,还是自顾自的说,我已经吩咐家人杀一只猪款待贵客,刚才我到家里很久,就是吩咐这件事情啊(此时说明,为时已晚啊)。吕伯奢说完,再次邀请曹操留宿,但曹操已经杀人,心中有愧,怎么敢留下,于是打马就冲。

可是没走几步,曹操想到了自己离开之后,吕伯奢回到家中发现家人被杀,那就算吕伯奢原本不想告密,也必然会向朝廷告密。于是曹操回身,假意说:“那边有个什么人!”吕伯奢回头一看,曹操一剑砍下,杀掉了吕伯奢

陈宫一看大惊,说,当初杀掉吕伯奢家人,还可以说是误会,现在为什么明知道吕伯奢没有出卖我们,还要杀掉人家呢?曹操说,吕伯奢回到家中,必然会率领众人前来追杀,那时候我们就难逃一死了。接着,曹操说出了自己成为奸雄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事情至此,陈宫心里哇凉哇凉的。

结合上文,我们可以知道,陈宫一个很有抱负的士人,在陈宫的心目中,什么最重要?能够匡扶汉室,为天下苍生服务很重要,但是作为一个君主,首先要拥有做人的最基本的良知。董卓霍乱朝政,那也是打着为大汉天下谋福祉的旗帜呢。曹操有见识,有才能不假,但是如果曹操一个连最基本良知都没有的阴险狡诈自私之人,这种君主绝对不是陈宫愿意追随,乃至付出生命的对象。

陈宫追随曹操,是出于对汉室的忠义,放弃曹操,则是看到了曹操冷酷自私的本质。陈宫不是一个只讲究结果,不讲求过程的人。在许多士人看来,仁德才是君主最应当具有的美德,这也是刘备为什么成为汉末天下百姓最好欢迎的君主的主要原因。

晚上,陈宫曹操一个客栈投宿,曹操心中毫无愧疚,早早睡下。陈宫则心潮起伏,久久难眠。陈宫想:“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这句话说明了陈宫选择明主的真正标准,原来,陈宫最看重的并非是君主能不能夺取天下,匡扶汉室,而是明君必须有德行,是个好人。陈宫君主的道德修养放到第一位。当然,这并非是陈宫一个人的看法,而是儒家学派自古以来就流行的看法。只是,多数的官员,虽然看了许多儒家经典,可以一旦进入仕途,自然而然,无师自通的丢掉了许多儒家的教条,顺从丛林法则,毕竟哪一个时代的官场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陈宫想要杀死曹操,可是又觉得自己当初追随曹操一路来到这里,现在杀掉曹操,又属于“不义”。确实,陈宫当初弃官,就意味着和曹操签署了一份君臣协定,虽然没有白纸黑字,可是双方的心中已经明确了臣属关系。就算是主君残暴自私,以臣子杀害主君,那也是受到天下人的道德谴责的。于是陈宫把剑插在曹操身边,上马到兖州东郡去了。

相关推荐:

揭秘:康乾盛世之下的残酷统治究竟是什么样的

解密:宋朝的梁山好汉为何又会被称为“洪妖”?

李渊攻取长安经过:李渊是如何入主国都大兴?

解密清朝历史上第一悬案:谁谋杀了康熙大帝

男人不可容忍的? 中国古代休妻标准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