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诸葛亮临危受命

发布时间:2016-02-21 栏目:专题 投稿:沉默的水蜜桃

蜀汉先经过汉中和新城的胜利,然后急转而下遭受荆州和夷陵更大的失败,蜀汉的根基被动摇,力量薄弱,南中豪强趁蜀汉力不能及之时进行反叛,欲脱离蜀汉政权而自立。同时蜀汉北部除了新城之外,还有阳平、武都和阴平都被曹魏收复。刘备在永安病重,召诸葛亮,举国托付诸葛亮,以李严为副,统内外军事,协助诸葛亮。即诸葛亮没有出军时,李严负责边境安全,诸葛亮出军时,李严要配合诸葛亮军事行动。所以诸葛亮回成都,李严留永安防御东吴。那么蜀汉内政呢,经过诸葛亮数年的治理,蜀汉政权已经根植渗透益州,在诸葛亮心里已经有了人选,那就是“非百里之才”的蒋琬,后诸葛亮数度外出,蒋琬秉承诸葛亮之规,做到足食足兵。诸葛亮还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说到治理渗透,再回到赤壁之战。曹操取得荆州,欲东下取吴之时,贾诩提议先“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再图江东,郭嘉生前也提议过“当先定荆”。为什么曹操在没有消化荆州的时侯就急着东下呢?其实曹操心里很清楚,北方用了七年时间才消化了袁绍势力,背后还有关中、西凉、关西和汉巴等势力威胁着曹氏势力,如果曹操久留荆州,后方空虚必起火;如果曹操回北方,荆州必起火。两难之下,曹操只好以威势逼孙权,所以兵未到信先到,搅得东吴上下不安。

如果对象遇到是刘琮或刘璋,那么曹操的威逼也就成功了。遗憾的是曹操遇到了智者,诸葛亮洞察了一切,从而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而孙权又是擅长权衡之主,后来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轻松取得荆州是个意外,还需长时间才能消化荆州力量,东吴经历孙策和孙权两代,吴氏政权早已根植于江东。所以曹操兵败南方看似是疾疫造成的偶然性,其实是必然的,因为他此时的力量还不足以征服荆州东吴。后来曹操消化了北方势力,消除了蜀汉对襄樊的危机,直至曹丕称帝才独霸北方;东吴取得了荆州,解决了上游蜀汉的威势,尽得长江之险,保国无忧。

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遣使者和东吴,然后闭关休民,放缓处理南中的叛乱,撤走南中官员遥领南中之职,命李严从永安到江州,防御南中并对南中晓之理喻。曹魏华歆、王朗、陈群、许芝及诸葛璋趁蜀汉人心动摇之际写信给诸葛亮,向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想诸葛亮举国称藩。诸葛亮没有回信,作了《正议书》予以有力的回击,说项羽不以仁德起兵,虽据华夏有帝王之势,最后还是覆灭,曹魏不以此为戒,将步其后尘。然后骂王朗等人为老匹夫,假承圣旨进言,如陈崇和孙竦称赞王莽。

光武帝以弱卒数千摧毁了王莽劲旅四十万,以正伐邪,胜败不在众寡。到了曹操,率兵数十万救张郃于阳平,尽其智仅能逃脱而丧失汉中,有辱其锋锐之师。曹魏篡汉位,王朗等人就算如张仪、苏秦那样能诡辩,想诋毁尧、舜,不过是白白浪费笔墨,非大丈夫君子所为。然后说“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日轩辕族黄帝率几万士卒平定四方,更何况蜀汉据正道而有数十万之众!诸葛亮的《正议书》对国人起到稳定人心和增强信心的作用。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诸葛亮率兵南征。

“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蜀军千里远征,南中豪强占有地利之便,作为进攻方的蜀军如夷陵之战会面临兵势衰退的情况。再加上南中有瘴气,地理环境恶劣,大军深入其境,水土不服,容易染上如赤壁之战的疾疫。孙权为了掳掠人口欲遣将至夷州,陆逊和全琮都进谏,“经涉不毛,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孙权不听,结果“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为了保证士兵的战斗力,诸葛亮首先要克服水士不服的问题,于是就有了传说中诸葛亮是普耳茶的鼻祖,消除士兵身上的湿毒。

另外军队长久征敌在外,日费千金,兵法曰:“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所以诸葛亮是“因粮于敌,军食可足”,无须千里运粮。蜀军到了南中就就地取粮,取的是豪强的粮,豪强有实力反叛,富得流油。还有所谓入乡随俗,蜀军不能触范夷民的信仰及风俗,于是就有了文明的祭品馒头的诞生。由于夷民迟迟不肯心服归降,蜀军长时间在外,通常会感到烦闷,于是就有传说中的孔明棋,是诸葛亮发明来活跃士兵的智力游戏。有关诸葛亮南中的传说很多,从中可以看出蜀军虽远征南中,但在夷民的心目中保持着良好的形象,可见蜀军夷民相处颇为和谐,而蜀军自身也保持着良好的身心健康,保证了战斗力。

千里远征,唯有正兵。南中反叛,为首的豪强是高定、雍闿和朱褒,闻诸葛亮远征,构筑了防御工事,在旄牛、定笮、卑水等地筑垒抵御蜀军诸葛亮鉴于夷军部落众多,具有分散的特点,所以不急于进攻,等待夷军聚集。南中有四郡,诸葛亮分兵平叛,马忠向牂牁郡,灭了朱褒,收复了牂牁郡。

李恢向建宁郡,突然各郡县的夷军大联合聚集,兵力数倍于李恢,李恢兵少则被围困于昆明,这时又和诸葛亮失去联系。李恢想了一计,慌称军粮即尽要投降,夷军信以为真,围守松懈。李恢突然攻其不备,大破夷军,再经周转才与诸葛亮互为声势。诸葛亮在越嶲郡攻破夷军,却让高定逃脱,其实诸葛亮是放线钓鱼,让他逃到益州郡雍闿那里,好让他们聚集剩余的军事力量。不料益州郡内部发生了内讧,高定的部曲杀了雍闿,于是孟获被推举取代雍闿为王。

孟获很得民心,在夷民中的地位很高,雍闿生前一直设法拉拢他,以便取得夷民的支持。诸葛亮率军再至,高定与诸葛亮再战,战败被诸葛亮歼灭。诸葛亮生擒了孟获,听说孟获很得民心,就带他参观军营和兵阵,问他服不服,孟获说他以前不知道虚实才败,现在看到了,不过如此,以后不会再败。诸葛亮笑,放他走再战,于是七擒七纵孟获,让孟获心服口服。孟获南中土族,谈不上有军事能力,自然和诸葛亮相差甚远。“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既然孟获诸葛亮七擒,定是被诸葛亮所致。按照孟获所说诸葛亮用的是虚实之法,至于过程怎么样,史料虽未有详细记载,但无非是诸葛亮攻时,使孟获不知所守;诸葛亮守时,使孟获不知所攻,虚虚实实使孟获不知其所攻守。

曹操前期对付吕布也用过虚实之法,蒙过了吕布,使吕布该攻时不攻,不该攻时而攻。其实很多战斗“多以小术而胜无术。”

诸葛亮通过这次军事行动,使闭关了两年的南中重新通关,但是诸葛亮主要以军事手段暂时威服南中,将来如何稳定才是个问题。诸葛亮分析,如果在南中留外人,则必须留兵才行,留兵则供粮不易;南中新破,夷民家中有死伤,留外人无兵保护,必成祸患;再者夷民向来反抗外人,抵制心理很强,始终不相信外人。

所以诸葛亮的方针是“使不留兵,不运粮”,即夷人自治。夷、汉分治,可以减少之间的冲突,但是蜀汉并不是完全放任,虽然没有留兵,但有驻派官员,其职责只是维护安定,只要不是叛乱的事,则不干预南中的任何事务,南中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诸葛亮此方针,对夷民来说,既有强有力的政府帮其维持社会稳定,而自己又能自行其内部事务不受政府干预,夷民自然很乐意。但要求所有夷民都安份显然不现实,还有些小豪强也挡不住他们的野心,特别是诸葛亮刚运用了军事手段征服他们,夷民有死伤,有死伤就有仇恨,所以诸葛亮的目标很务实“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诸葛亮不留兵的方针,那就考验驻派官员的能力,有太守根本不敢驻进南中,在安上县遥领其职。马忠随诸葛亮平叛后,暂领牂牁太守,安抚当地夷民,马忠“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犹在。”马忠在南中时,夷民畏而爱之,死后还为马忠立庙。张嶷是马忠的属下,处事“有亮直之风”,效法诸葛亮先擒后纵,“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嶷以功赐爵关内侯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像这类恩威并重,以威德服人的事情,张嶷做了很多。张嶷每离开南中夷民都会泣涕相送而不舍。马忠和张嶷都承接诸葛亮处事之风,很好的贯彻了诸葛亮南中的政策,使诸葛亮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应付北方要事。诸葛亮于十二月返回成都,虽然平定南中,但还继续加强对南中的防御,命李严自永安还住江州,构筑了大城巴郡,即便将来南中再次发生全面性的反叛,这座城池可以抵御。

相关推荐:

蜀汉的这位大臣,劝说刘备不要滥用刑法,造福了后世

慈禧的满棺珍宝今何在?谁这么胆大连竟慈禧的陵墓都敢盗

历史上的馆陶公主真的像《美人心计》中的那么心狠手辣吗?

虎门销烟简介:为什么会发生虎门销烟事件?

汉文帝集体屠杀无辜县令 背后不可告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