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污蔑明朝的十大谎言

发布时间:2016-02-21 栏目:专题 投稿:发嗲的芒果

清朝不是渔猎民族,史书上说叫“打牲族”,不捕鱼。狩猎、劫掠,“掳掠大批汉、鲜各族人口”(曾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的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掳掠的“子女”,是未婚女子,“生口”是壮年男子。纪连海“人和牲口三十多万,分了”森林生活,穴地而居。

谎言1,“不是吴三桂放清军入山海关才会导致明朝全面灭亡。”

南宋比明朝弱小的多,蒙古也比满清强大的多,南宋能抵抗四十年,就是因为没有吴三桂这样的带路党。满清消灭不了关宁铁骑。

谎言2,“汉八旗和吴三桂的参战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吴三桂和之前的“三顺王”都是由于汉族内争而自愿投靠清朝的并最初都死心塌地为虎作伥,并不需要什么“过硬本领”来驾驭,最后不都反了吗?

谎言3,“李自成没毁了明朝

皇太极没有攻下北京城而李自成攻下了,皇帝也殉难了,这就是“明朝被李自成毁掉”的事实。而且历史也是以此来定性明朝灭亡的。至于后来清朝的了天下,那是由于汉族各派力量自相残杀,清朝渔翁得利。李自成的行为激化了阶级矛盾,掩盖了民族矛盾,过去史书一直是这样说的。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要就中国来说吧,就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年间一直都没有亡,抗清的民族解放斗争一直都是没有停止过的。”

\“然而甲申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在这一年使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崩溃了,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了二百六十余年。”

谎言4,“崇祯杀了袁崇焕,与清朝赢了无关”

袁崇焕不死,洪承畴不会去关外,关宁铁骑也不会到了吴三桂手里,没有这两个人降清,满清不会那么容易得手。东北几易主将,说明了明朝对东北的过分重视,虽然“区区一个经略”,但统帅的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面对的是最凶狠、狡猾的敌人。明朝“昏庸”灭亡不奇怪,是人民起义、改朝换代,奇怪的是奴隶制的清朝赢了。

谎言5,“康乾盛世其实胜过明朝。”

尚钺《中国历史》纲要:“清统治者对人民大屠杀大洗劫之后,不仅使当时社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严重的摧残,也给它自己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在这种困窘情形逼迫下,同时又迫于全国人民不断反抗斗争的压力,清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的措施。”

“……这种恢复过程,约经过一百年,直到乾隆时(十八世纪中叶)才大体完成。较之过去历代开国恢复的时期都长得多”。而明朝在洪武初就恢复完毕,仅用了二十年。“就垦田数说,乾隆三十一年的垦田(7414495顷)还没有恢复到明初(8507623顷)的总量”。可见所谓的康乾盛世仅仅是在恢复明朝之世的指标过程,是从乾隆中叶才能称为“盛世”。

“清初虽然减免了明末三饷等加派,但田赋和其它加加派的苛重几乎照旧,而且又不断增加”。“康熙时,农民即往往被迫”鬻妻子,为乞丐,以偿丁负”(雍正、乾隆以后各省丁税逐渐摊入地税,相对地减轻了一些农民负担),此外还有杂办漕粮、漕项、鱼税、芦课等项。纳银有折耗,称为火耗。雍正元年(一七二三),‘火耗归公’作为官吏‘养廉’费正式改为田赋附加,然各省又额外暗收火耗至一钱以上。缴粮也有折耗,每石多至四斗。还有所谓‘荒阙’加征,已经其他加派。垦荒土地虽许民为永业,然‘自州县以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于买价’。总之是‘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

至于人口,《纲要》说:“在摊丁入地、免除丁税以前,隐漏的户口很多,康熙年间的统计数字不足为据”。不过乾隆、嘉庆直至道光人口逐渐增加也是事实。

就在这“盛世”里继续贯彻“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修柳条边制造东北无人区、各大城市中心建“满洲城”,中国人不仅衣食住行不得自由,就连身体、生命权利都不得保障,这叫什么盛世!“可以说,清代封建剥削的残酷超过以往任何朝代。

谎言6,“明朝实行内阁制,在世界上很落后”明朝的内阁,固然不是西方“先进”的民主选举的那种组阁,但说其是什么“地主阶级的封建割据”,是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明朝内阁是中央政务机关,相当于秘书处。取代原来的中书省,是加强帝权的结果。但在清朝内阁成为虚设,又设立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阁臣唯“多叩头、少说话”,个别想提点建设性的意见,如王鼎揭发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御史吴可渎为同治皇后说话都采取“尸谏”,把命搭上还不济事。晚清设立“皇族内阁”更是倒行逆施的卖国、集权。

七。谎言7,“清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惨无人道。”提的是“民族压迫”,说的是民族歧视。至于民族压迫,本文不愿赘述,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是压迫是什么玩意儿?《简明中国通史》说:“它厉行海禁,它成为民族牢狱。”民族歧视:“汉人不得在本省内做官”“各衙门掌银钱的官员,大多数是满缺,尤其是国家金库性质的户部所属银库、缎匹库、颜料库三库(掌银币、物料、解纳、收支)及工部所属火药局,全部属满缺,汉人不得染指。大抵满族专缺,蒙古人或一部分汉军,还可偶然通融补授,汉人却绝对不许。京外地方官,蒙古人得补满缺,满、蒙人得补汉缺,汉人却绝对不许补满、蒙缺。

大抵满兵一人,粮饷比绿营兵高三倍。”

“从兵士升武职,满汉相差悬殊,。绿营兵先补坐粮,服役若干年进补布粮,再进补马粮,再进补外委,再进补经制,再进补把总,……困难如此。八旗人六岁以下称半口,减半给粮,七岁以上,即食全饷。经服役后得升领催,渐次升任武职,不怕没有大官做。”

“在京普通旗人,归步军统领衙门审判,……汉人审判机关,不得受理旗人案件,反之,步军统领衙门得审判汉人。”

“旗人犯罪不入普通监狱,宗人府、内务府、理事同知衙门各有特设监狱,犯人待遇比普通监狱良好。旗人又有一种特权,称为换刑,笞杖刑可换鞭责,徙流刑可换枷号”。

“攘夺汉人的土地房屋,霸占汉人的妻妾子女,蹂躏汉人的,鞭打汉人的官长,种种横暴行为,《东华録》、十朝圣训》里层见叠出。汉人在异族高压下只好忍辱受屈,免得招致更大的灾祸”。

谎言8,“明朝时期文艺,科技方面毫无建树”把明末的反清人士东藏西躲被迫入清说成是清朝的思想文化“成就”,真是厚颜。就是清代成书的《聊斋志异》里,都有多处揭露清军暴行和康乾“盛世”弊端的文字。既承认了清朝的文字狱,又大谈什么“贡献第一”,还是拿脸皮来运作。“正是因为明代晚期的极端腐败和黑暗,才有了晚明思想启蒙运动”,这句倒是说对了,旧的不腐,怎么会产生新的?欧洲的文艺复兴不也是由于中世纪的教会的黑暗、腐朽而应运而生吗?相反,一个极端愚昧、顽固的王朝,即使再“勤政”越是产生不了进步的东西。茅厕里的石头永远都不会“腐朽”的。

一方面说明朝是少数民族的“回回”政权,一方面黑明,不就等于黑少数民族政权吗这种说法等于自己打自己。更为荒谬的是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是去麦加朝圣去了,东南亚由佛教变为***教郑和所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郑和去过麦加吗?倒是中国的新疆由佛教变为***教是满清造成的,满清对信奉喇嘛教的准格尔人实行种族灭绝,信仰***教的各民族填补准格尔故地。

谎言9,“清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没被抹煞”

曾是中国民委委员的吕振羽著《中国简明通史》指出:“满清入关之后,看到经济较发达,市民阶级力量较大的东南、西南沿海沿江地区,正是反满的中心地区,而且最坚决;……它认为汉族的农民可怕,是其最主要的敌人外,也半自觉半不自觉的,认为市民阶级也是她政治上的敌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提到清初东南地区说商人都被杀或跑了,怎么还会有商品经济?

《纲要》指出:“明末松江棉布市场本盛繁荣,北方富商巨贾每年竞来收购标布,,多者带银几十万两,少者亦以万计。经过清初大破坏后,‘标客巨商罕至,’市场突然萎缩,生产也遭到严重摧残。到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左右‘标布市场略见活动,然客商‘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只二三斤’(叶梦珠《阅世篇》)而已。

毫不讳言乾隆中叶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比明朝还有所发展,但经过清统治者的“三光”政策,已是畸形的了——有“织造局”,有十三行,甚至在北方,山西官府统管外蒙古的商业……敲诈勒索,《启祯见闻录》卷七:“清朝织造一事,为吾苏富家之害甚大。我明虽有织造,然上贡无几,织户皆隶籍于局者,未尝概及平民。近设南北工局,北局以满洲大人为主,南局以工部侍郎督之(此处可见清王朝的官僚机构与历代不同之处),真无穷之也”。

无论是这种资本主义萌芽,还是后来的“洋务运动”,都成了马后炮,改变不了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

“‘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它的发展,却长期地受到清王朝的严重的压制和阻碍”。《纲要》

谎言10,“清朝时期没有实行海禁”

海禁是明朝就有的,任何人没有说过“是清朝开始的”,但清朝的海禁和明朝大相径庭,明朝是禁倭寇,清朝倭寇没有了,海禁的动机《简明通史》指出:“它不只要阻止国内市民阶级经济的发展和其阶级的成长,更要截断国内和华侨的联系结,和武装商队及海岛武装的联结,和欧洲市民阶级的接触。为此,它厉行闭关政策,它成为民族牢狱”。

至于其做法,《中国历史纲要》:“舟山岛全毁,人民不肯内迁者,被驱入中溺死”。“在苏、浙、粤沿海五十里以内地区,实行焦土政策,强迫人民内徙,焚庐舍,荒农田,禁下海”。

相关推荐:

朱元璋的画像差别巨大,哪一个才是他的真实长相

宋初名臣王嗣宗文状元头衔竟是打架赢来的

孔子之外最广为西方认识的中国文人是谁?

张飞之死是孙权一手谋划的么

'以夷制夷'闹笑话:两宋均因此走上灭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