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大清国雄师的兴起与堕落

发布时间:2016-02-25 栏目:专题 投稿:超帅的大象

大清以武立国,想当年,满洲铁骑浩浩荡荡开进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将闯王李自成的的百万农民军打得一败涂地,随即又挥戈南下,占领了整个中国,之后的近百年里,清军又横扫漠北,席卷西部,不断开疆拓土,差不多占领了半个亚洲,大清国的版图一时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当年的元帝国。靠着这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大清帝国一度雄踞东方。

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大清国的雄师劲旅吧,其实他的成分是很复杂的,在大清200多年的岁月里,这支部队的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首先是八旗军,明朝末年,大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族,将治下的所有女真人口以旗为单位编成八个部分,抽取其中的男丁组成军队,军旗的颜色分别为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八旗军由此诞生,他由各自的旗主来统领,其中正黄旗和镶黄旗的旗主就是努尔哈赤本人,其余6旗分别由努尔哈赤的弟弟,儿子,侄子来担任旗主。

满清入关后,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称上三旗,其余5旗为下三旗,仍由旗主统领,旗主的正式名称为固山额真,这个职位不是世袭的。

女真族族名后来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成了满洲,满洲族毕竟是少数民族,人口太少,为了补充兵源,皇太极决定将辽东一带的汉人编入八旗,另外将漠南蒙古(漠南蒙古当时已被皇太极征服)的一部分蒙古族人也编成了八旗,这样就有了汉八旗军和蒙古八旗军,但是人数依然很少,皇太极在位时,所有的八旗军(包括汉八旗军和蒙古八旗军)总共也只有10万人。

不过这支10万人的部队战斗力却非常之强,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洲八旗军就曾把明朝的辽东守军打得一败涂地,夺取了萨尔浒,沈阳,广宁等辽东重镇,歼灭明军数万,连斩贺世贤,陈策,尤世功等数员明军大将,称霸辽东。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又率领八旗劲旅,绕道蒙古,只扑大明的京城,沿途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只打到北京城下,把守城明军打得七零八落,虽然八旗军最后没能攻下北京城,但也把崇祯皇帝给吓了个半死,而且还阵斩了明军的满桂和孙祖寿两名大将,战果辉煌。八旗军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得非常的勇敢,在明军密集的火器射击下,他们依然奋勇冲锋,扑向敌人,八旗军这种视死如归,决不后退的作战风格,竟然一直保存到清末,清末,八旗军的战斗力虽然一落千丈,但不怕死,不退缩的精神却还在,宁可全体战死也不当逃兵。

皇太极死后,他的弟弟多尔衮继掌大权,明军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归顺了满清,多尔衮便率领八旗铁骑开进了山海关,很快就打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了北京,然后南下进攻全国,但由于崇祯已死,明朝已经土崩瓦解,再加上还有不少明朝的投降部队(如吴三桂的部队)帮忙,所以在南下过程中八旗军中并没有碰到太多的强敌,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战绩。

大清坐稳江山后,八旗军的建制依然保留着,实行父死子继任的制度,所以有清一代,八旗子弟们世代为朝廷当兵,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守卫京城,没有参与太多战事,不过在康熙年间,八旗军又发挥了一次重要的作用,即康熙亲率八旗铁骑平定漠北蒙古的葛尔丹叛乱,八旗勇士们跨着战马,挥舞着战刀,在草原上纵横驰奔,仿佛回到了努尔哈赤时代,事实证明他们还是好样的,他们打败了葛尔丹,征服了漠北草原,再一次扩展了大清帝国的版图。

只可惜,这是八旗军的最后一次辉煌。康熙以后,由于朝廷的优待,八旗子弟普遍养尊处优,开始腐化堕落,变成了一群只会斗鸡,养鸟,遛狗,听戏的“大爷”,最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就用“八旗子弟”这个字眼来形容那些好逸恶劳的人。1912年,大清倒台之后,八旗军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再说说绿营军,这是一支完全由汉人组成的部队,当年多尔衮入关时,他麾下的八旗军已有了20万之众,但如果要驻守偌大的中国,那还是不够的,于是他决定招募关内的汉人来当兵,组建一支新的军队,这就是绿营军,之所以叫绿营军,是因为他们的军旗是绿色的,也叫绿旗军。绿营军人数众多,最多的时候有60万,驻防于全国各地。京城还是由八旗军来防守。清朝前期,绿营军还是为朝廷建立了一些战功的,如平定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三藩是指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他们三个原本都是明朝降将,因帮助清朝打天下有功,都被封为藩王,割据一方,很有实力。但吴三桂不满足于当地方实力派,于是联合耿精忠和尚可喜起兵反清,想三分天下。此时满清的八旗军还没有腐化堕落,还有很强的战斗力,但由于皇帝把八旗军看做自己的宝贵家底,而三藩的实力又比较强,如果拿八旗军去对付三藩,恐怕最后会耗尽这份家底。于是便决定以绿营军为主力攻打三藩,绿营军不负圣望,最终打败了吴三桂老贼,重新平定了天下。康熙皇帝没想到这支非嫡系部队也能誓死效忠于自己,真是又惊又喜。

不过,绿营军是以步兵为主,骑兵方面不行,所以后来平定草原上的葛尔丹时,康熙还是用了他的嫡系,八旗铁骑。

绿营军毕竟不是嫡系,军饷待遇比八旗军偏低,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他们后来竟想出了一些怪招,如吃空额,什么叫吃空额呢,原来朝廷是按照部队主官上报的官兵员额(人数)来下发军饷的,也就是按人头发放。部队主官往上头报多少人的员额,上头就下发多少人的军饷。于是聪明的绿营军中下级军官们经常把数字夸大上报,以得到多余的军饷,而当上面派人来视察的时候,他们就从附近的农民临时找来,让他们穿上军装(号衣),跟真正的士兵们站在一起,以充数来蒙骗上级军官。曾经有一部老电影描述了这种在大清中晚期军队普遍存在的荒唐现象,在这部片子里,一群农民(其中还有一个女子)被莫名其妙的抓进了军营,给穿上了军装,还被强迫站在队列里,接受一个朝廷派来的大员的检阅,借阅结束后,那位朝廷大员没有马上就离开,而是在军营里溜达,忽然发现有几个“兵丁”想逃出军营,被当场抓住了,大员上前问他们“为什么要逃跑?”逃兵刚要说话,旁边就有一个军官厉声喝道“你等大胆!目无军纪,竟敢擅逃军营,拉下去,斩了!”逃兵大喊冤枉,大员觉得蹊跷,连忙制止,让他们说清楚,逃兵说“俺们本不是这里的兵丁,是刚被他们抓进来的,俺们想回家!”大员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本质,他对军官说“你们可知道吃空额该当何罪!”军官连忙狡辩“这是我们新招的兵,吃空额哪敢啦!”大员便说“好,他们几个的长相我记住了,下次我还会来检查。”这下,军官可吓住了,大员走后,他只得下令将那几个农民严加看管,不许他们逃出军营半步,几个农民痛苦万分“我们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不放我们!”后来,洋鬼子入侵一个港口,这支部队前去迎战,军官对那几个农民说“现在你们走吧,上头再问,我就说你们给打死了。”可谁知,这时几个农民竟说“大人,打洋鬼子是咱大家伙的事,我们愿意留下来帮你们打仗!”后来,这几个农民竟然都在战斗中牺牲了。

还有一部影视剧,里面的情节很搞笑,说的也是绿营军吃空额的事,不过这个有点不同,他们不是临时抓农民来充数欺骗上级,而是采用更换军装的办法,绿营军的军装背后都写着不同的字号,如“忠”“仁”“威”等,以区别所属的营队,在这部片子里,上级军官来观看某部队的操练,于是各营士兵先后列队到校场上来操演,先是“仁”字营的士兵来操演,长官看了很满意,“仁”字营的士兵操演结束后退入营房,部队主官对上级军官说“大人稍候,下面马上是忠字营操演”,很快,“忠”字营士兵就从营房里跑了出来,列队操演,可操演了没一会,上级军官忽然大喝“把队伍里那个小个子给我拽出来!”,于是那个小个子兵就被拽到了上级军官面前,军官问他“我明明看见你刚才还在仁字营里操演,怎么这会儿又跑到忠字营里来了?”小个子兵支支吾吾,旁边的部队主官抢着说“这小子违反军纪,拉下去重打五十军棍!”小个子兵一听急了,忙说“大人,我没有违反军纪,我们就是刚才的仁字营,只是更换了号衣。”部队主官又急又怒“你小子还敢胡说,给我拉下去斩了!”上级军官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便说“先把他关起来,审理清楚后再做定夺。”结果,小个子兵被关进了监牢,等待审理,他的主官这下可心急火燎了,竟然买通狱卒,把小个子暗杀灭口了。

呵呵,清朝中后期的绿营军只知吃空额,欺上瞒下,战斗力当然也是虚的,嘉庆年间,白莲教发动起义,绿营军奉命讨伐,结果连吃败仗,被一群农民打得狼狈不堪,最后整整花了9年时间,才将起义镇压下去,但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军官就阵亡了400多人,士兵不计其数。而到了咸丰年间,洪秀全率众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绿营军已完全不起作用了,只能听任太平军攻城略地了,幸亏后来曾国藩建立起了他的私人武装“湘军”,才终于打败了洪秀全,使大清国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曾国藩的湘军以及后来李鸿章的淮军严格来说不是大清的正规军,只是一些他们的私人武装,大清的正规军只有八旗军和绿营军,但到了清末,这两支正规军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连起义农民都镇压不了,打洋鬼子就更不行了,碰到洋鬼子简直就是“一触即溃”,以至于让人家火烧了圆明园。清政府考虑到八旗绿营的堕落事实,只得新建了一支部队“武卫军”,这支部队是采用西式方法训练的,并装备西洋火器,但可惜此时已是大清末年,而且武器的优劣不能决定战斗力,新建的武卫军也不能保住大清江山,几年后,存在了267年的大清王朝就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覆灭了。

相关推荐:

史上最老的心脏 来自一亿年前的棒鞘鱼

《武媚娘传奇》中武媚娘“初恋”李牧的结局如何

盘点:古代宰相们的那些绰号

南宋历史上抗金名将郦琼军变叛国为何仍被赞赏?

最荒诞的谋反案:皇叔因女儿和皇上通奸而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