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谁在主导幽州的胡汉大规模叛乱

发布时间:2016-02-26 栏目:专题 投稿:爱笑的皮皮虾

四、幽州叛乱成员分析

刘虞到任幽州牧之前爆发的胡汉联合叛乱,规模之大和消散之快均出乎我们的意料,《三国志》只是简单的是幽州渔阳郡人张纯引诱乌丸少数民族势力叛乱我们脑海中就有疑问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这么好糊弄?被“利用”的乌桓游牧民族这么好引诱?那么这次叛乱的领导者到底是谁?谁是发起人?到底是乌桓部落造反还是张纯叛乱

1、发动叛乱张纯张举是什么人?张纯是干什么的?幽州的这次大规模乌桓民族叛乱,陈寿记载的很简略。《公孙瓒传》根本没有提张纯是干什么的,《乌丸传》说张纯是中山太守,叛逃到辽西郡的乌桓丘力居部落中,自号弥天安定王,充当三郡乌桓的元帅,神奇啊!一个汉朝的郡太守怎么叛逃到乌桓部落中?自封为王?还成了乌桓骑兵的元帅?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丘力居众中,自号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丸元帅,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注引的《九州春秋》说的更详细一点,说张纯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我们再对照《后汉书刘虞传》发现,这个张纯居然是紧邻幽州的冀州北部中山国的前国相,《三国志》为什么又要说是中山太守呢?因为中山这个郡数次郡改国,国改郡。我们知道汉朝封国的一文一武两大负责人国相和都尉都是中央任命的,与封国的王没有隶属关系。而这个中山国的位置甚至都有改变,竟然有一次,从冀州改到幽州涿郡,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涿郡的五个县被单独划出,成立中山国。要知道涿郡整个郡才七个县。这个中山国王有什么特殊的吗?某一任中山国王正是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等中山国封号又移到冀州时,刘备包括他叔父刘子敬、刘元起这一支就遗落在幽州涿郡。搞清这些历史情况,就可以看出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臭卖草鞋的刘备无耻地冒充汉室宗亲,这个说法是多么的庸俗无聊。

张纯一起叛乱的还有一个张举的,《三国志》根本就没有提张举这个人。《后汉书刘虞传》却清楚的记载,这个张举也不是什么民间的草寇,而是前太山郡太守这个太山郡就是兖州的泰山郡。《后汉书》特别说明了是前中山相张纯私下里去找前泰山太守这个“前”字就很值得品味。也就是说张纯张举都是前任郡太守级别的地方大员。至于两人因为什么原因被免官,就没有史料记载了。总而言之,两位前郡太守一拍即合,既然张纯自封为“王”了,又是兵马元帅,那么张举是什么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举才是真正的老大:自立为帝。至此,我们终于搞清楚幽州叛乱的前因后果了。即:凉州发生叛乱,朝廷征调幽州三千乌桓骑兵千里迢迢去镇压凉州叛乱,而这些乌桓骑兵根本无意去凉州卖命,公孙瓒率领这只部队走到蓟中时,骑兵们就全面溃散了,逃归各自的部落。张纯张举两位前地方官员,因未知原因被罢免,就起了反意,当即与乌桓部落首领结盟,利用乌桓骑兵发动叛乱,声势浩大到什么程度呢?陈寿压根就没有提的张举自立为天子,张纯为三郡乌桓元帅、弥天将军、安定王。两人共联合了各民族武装力量十余万,攻城略地,毫不客气地杀死了幽州的护乌桓校尉、右北平太守和辽东太守等主要军政官员,张纯又命令乌桓一个叫峭王的部落首领率步骑兵五万,攻入青州和冀州,大肆烧杀劫掠。《后汉书刘虞传》记载: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攻蓟下,燔烧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余万,屯肥如。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这个声势是相当的浩大啊,张纯张举,不!应该说张举张纯将过去和自己平级的封疆大吏们(次于州牧的郡太守)一概杀死。同朝为官,同为郡太守,相互之间到底有多大的仇恨?不管怎么说,这两位前郡太守叛乱,其声势浩大得完全不亚于黄巾大起义。

2、张举张纯因为什么原因被免职?无非一:重大过错;二:不上贡或未足额上贡,三、自己不想干了。第三个原因我们就尽可忽视不提。有史料说,车骑将军张温调这三千乌桓骑兵去镇压凉州叛乱,这时已经不是中山太守张纯自荐为将,张温拒绝,张纯一气之下,联合张举发动叛乱那么张温看上的是谁呢?正是公孙瓒那么首先负责剿灭张举张纯挟裹乌桓骑兵叛乱的也正是公孙瓒那么双方的战况如何呢?中平五年(188年),朝廷派遣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张纯等人,公孙瓒张纯战于石门,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初时公孙瓒大胜,但公孙瓒过于深入,后援无以为继,反被乌桓首领丘力居的骑兵围于辽西管子城,围困长达二百余日,公孙瓒粮尽,士兵溃散。

无论什么原因,在东汉末年,灵帝亲自卖官鬻爵的情况下,郡太守级别的地方官员怨气冲天是肯定的。而幽州的郡太守们更有着无法言表的怨气,因为幽州并不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我们感到神奇的是,一代史学大师为什么只提“弥天将军”张纯,却不提“天子”张举?而这场叛乱根本就是幽州地方官员因官场倾轧,挟裹大批乌桓骑兵参与的一场造反运动。刘虞执掌幽州时,张纯被门客王政所杀,那么自立为帝的张举呢?逃奔塞外,从此下落不明。“天子”张举的下落,陈寿的《三国志》根本就不提。是陈寿不屑一顾吗?

五、导致刘虞公孙瓒之间矛盾的因素是一个死结

既然公孙瓒叛乱张纯之间有私人矛盾,而乌桓游牧骑兵又是被张纯等人利用,张举又干脆自立为帝,那么刘虞公孙瓒之间就应该共同维护好幽州的局面。公孙瓒又为什么非要和乌桓以及鲜卑等游牧民族苦大仇深呢?至于刘虞被“公推”为帝的事情难道对公孙瓒不是更开心的事情吗?你公孙瓒作为大司马刘虞的首席武官,一旦刘虞称帝,你就是开国元勋啊!难道你公孙瓒自己还有称帝的意思?这个邪念,在公孙瓒势力最膨胀的时候,也并没有显露出来。

经过初步分析后,我们发现,公孙瓒刘虞就任幽州牧以后,基本一直是听命于刘虞的,虽然小动作不断,但出格的事情恐怕只有擅自任命三州刺史这一件事上。即便是在巅峰时期意外兵败袁绍之后,公孙瓒选择的仍然是依附于刘虞公孙瓒自始自终都没有出兵攻击刘虞。而刘虞手下的谋士们不但认定公孙瓒刘虞的部下,更是不止一个人劝说刘虞不要围剿公孙瓒。而公孙瓒任命三州刺史这件事是否是得罪刘虞的事情还值得继续探讨,毕竟幽州刘虞控制着,公孙瓒的这一做法可以理解为对抗袁绍在冀州、兖州和青州的扩张势头,再从朝廷最后对刘虞公孙瓒的任命来看,公孙瓒的这一行为可以说就是在幽州以外争夺地盘。那么刘虞公孙瓒之间最终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我们说仅仅用公孙瓒嫉妒刘虞和平解决乌桓叛乱刘虞害怕公孙瓒难以控制这么简单的理由是说不过去的,如果说公孙瓒后期军力膨胀,个人野心泛滥确实难以控制的话,难道只有杀了公孙瓒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刘虞公孙瓒之间的分歧点到底是什么?我们说他们俩之间的根本分歧是政治路线不一致。也就是说导致刘虞公孙瓒之间矛盾的几个因素其实都是表面原因,或者说是诱因,其实质却是刘虞公孙瓒之间民族政策的路线之争:瓚志埽灭乌桓,而刘虞欲以恩信招降,由是与虞相忤。(《后汉书公孙瓒传》)刘虞公孙瓒也根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既然刘虞是汉灵帝信任的宗室高官,难道公孙瓒一个草根?

1、公孙瓒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别看公孙瓒曾经和刘备一样拜名人卢植为师读经,公孙瓒还是某一任太守的女婿,但是公孙瓒的起步,我们说和刘备是一样的,那就是草根起步。而卢植讲学收取的学费昂贵吗?我们知道刘备这个没落的宗亲干的营生是织席贩屡,上学的费用还是亲戚赞助的。公孙瓒威震幽州时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史料价值极大的《英雄记》说,公孙瓒并不提拔使用富贵人家的子弟,因为他认为富贵人家的子弟以为自己当官是理所应当的,就是当了官也不念别人的好。英雄记曰:瓚统内外,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使困在穷苦之地。或问其故,答曰:“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贵之,皆自以为职当得之,不谢人善也。”所宠遇骄恣者,类多庸兒。(《公孙瓒传》)那么公孙瓒对老乡刘备到底怎么样?有的历史研究者认为公孙瓒刘备并不怎么样,否则为什么刘备会弃公孙瓒而去!我们说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因为刘备离开公孙瓒的时候,是和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一起领兵去救徐州。此时的刘备官居平原相,即郡太守级别。任命刘备为平原县令,以及升迁为平原相的人无疑都是公孙瓒刘备和田楷救援徐州时正是公孙瓒势力最强大的巅峰时期。公孙瓒派青州刺史田楷带领刘备去救徐州不正是联络陶谦对抗袁绍的小跟班曹操吗?!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赵云传》)。即便是刘备后面被陶谦举荐为豫州刺史对于公孙瓒来说也并不意外,因为公孙瓒任命的三州刺史是冀州、兖州和青州,并没有徐州和豫州,公孙瓒也希望自己的势力迅速扩展至徐州和豫州。刘备也从来没有主动和公孙瓒决裂,关羽和张飞也扎扎实实属于草根阶层。

2、公孙瓒对待自己的将领又是什么态度呢?既然公孙瓒不喜欢富贵人家的子弟,自己又是以冲锋陷阵见长,那么他对待手下的武将怎么样呢?很不怎么样!这点很神奇,就是说当手下的将领被敌军包围时,公孙瓒也不去救,他的理由是:我要是救了被围的武将,其他武将就会认为自己即便被包围,反正会有主公来救援,而不力战退敌。我之所以不救他,就希望被围的武将能自救。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神奇的理论啊?!《公孙瓒传引英雄记》:瓚别将有为敌所围,义不救也。其言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力战;今不救此,后将当念在自勉。”又知必不见救,是以或自杀其将帅,或为绍兵所破,遂令绍军径至其门。赵云是冀州常山郡人,来投公孙瓒时,公孙瓒都因为担心冀州人都依附袁绍而讽刺嘲笑赵云。《赵云传引别传》记载:瓚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瓚征讨。我们终于明白一代名将赵云为什么离开了神奇的“白马将军”公孙瓒

3、公孙瓒他身边有没有像样点的谋士呢?我们只听说过一个叫关靖的谋士在公孙瓒最后困守易京城时出过几个不怎么样的主意,就是建议公孙瓒死守易京不要突围。《英雄记》点评这个深受公孙瓒信任的人只是一个酷吏。

4、公孙瓒又是怎样对待知识分子的呢?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分析到这儿的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公孙瓒早晚会成为一具哇凉哇凉的尸体,最后一个论据更是犹如一瓢凉水迎面泼来,无法闪躲:

5、公孙瓒的屠刀不仅指向游牧民族,也毫不客气地指向了黄巾农民起义军。公孙瓒在战争期间率领他的特种部队白马义从完全变成了一群杀神,就是说,公孙瓒根本不是一个秩序的建设者,而只是一个残酷的杀戮者。《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瓚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弃其车重数万两,奔走度河。瓚因其半济薄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拜奋武将军,封蓟侯。公孙瓒这个威名恐怕是把老百姓的苦胆都吓破了。

六、公孙瓒为什么要劫夺刘虞赏给游牧民族的财物?

公孙瓒刘虞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上下级关系?首先我们肯定的是,刘虞公孙瓒的直接上级,初,诏令公孙瓚讨乌桓,受虞节度。(《后汉书刘虞传》)我们发现一个神奇的规律,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农民军纯属是一个流窜的“黄祸”,黄巾大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却没有多大的战斗力,因为不光拖家带口,还带着耕牛和农具,我们还记得曹操开创民屯这个“伟大创举”的物质基础就是缴获的青州黄巾大军的耕牛和农具;诸侯混战的后勤供应更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西凉集团在洛阳和长安大肆劫掠,富庶的长安都不够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大帅的哄抢,逼得西凉第四帅骠骑将军张济都流窜到南阳郡穰县抢劫,济饥饿,至南阳寇略,为穰人所杀,从子绣摄其众《董卓传》。于是有奶就是娘,谁负责后勤供应,谁就是主公。张绣依附刘表后,由刘表负责后勤供应。那么刘虞是怎么负责公孙瓒部队的后勤供应的?公孙瓒又为什么要劫夺刘虞赏给游牧民族的财物?

1、刘虞供应公孙瓒军粮不济。《后汉书刘虞传》记载:瓚既累为绍所败,而犹攻之不已,虞患其默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禀假。也就是说公孙瓒攻打袁绍,刘虞是同意的,但因为公孙瓒屡次被名将麴义击败,屡败屡战,刘虞就犯嘀咕了,担心公孙瓒穷兵黩武,且害怕公孙瓒领土扩张以后难以控制,就坚决不允许公孙瓒再发动和袁绍的战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虞甚至开始削减公孙瓒部队的后勤供应。(禀假:俸给及借贷。)

2、公孙瓒的态度当然是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是有后果的,公孙瓒屡次违反刘虞的调动命令,并又开始到老百姓那里去抢粮。刘虞赏给游牧部落的粮食和财物,公孙瓒也毫不客气地于光天化日之下数次派兵劫走。这种事情刘虞无法阻挡,只好向朝廷奏报,揭发公孙瓒暴掠之罪。公孙瓒得知以后,也上奏朝廷,说刘虞故意不供给军粮。两个人互相比赛着上奏,互相毁谤,这时的朝廷已经鞭长莫及,无能为力了。因为,这时的灵帝已经嗝屁了,洛阳大乱。瓚怒,屡违节度,又复侵犯百姓。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瓚数抄夺之。积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公孙瓒对刘虞给游牧部落赏赐财物是相当不满的。他认为,游牧部落难以驾驭,只要不服从,不归顺,就应该讨伐他们。今天如果刘虞还给赏赐财物,这些部落必然越来越轻视汉朝,刘虞这种做法只能得到一时的名声,根本不是长远的办法。魏氏春秋曰:初,刘虞和辑戎狄,瓚以胡夷难御,当因不宾而讨之,今加财赏,必益轻汉,效一时之名,非久长深虑。故虞所赏赐,瓚辄钞夺(《公孙瓒传》)。而公孙瓒骚扰抢夺老百姓的财物的行为也是一直存在的。公孙瓒的本意居然也是为了壮大自己的部队而放纵部下抢夺百姓财物。瓚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而虞为政仁爱,念利民物,由是与瓚渐不相平。(《后汉书刘虞传》)

我们说公孙瓒的做派已经积极向董卓的西凉集团靠拢了,我们刘备刘皇叔怎么可能继续呆在公孙瓒阵营?!刘备跟随伪青州刺史田楷去徐州救急,不着痕迹地离开了当年的大哥公孙瓒已经是相当的给公孙瓒留面子了。因为刘备已经看出,没有后勤供应又在嘬死的公孙瓒和袁绍、刘虞之间的火并已经在所难免了。

相关推荐:

北朝九龙母娄昭君是怎样对高欢一见钟情的?

揭秘800万条木乃伊狗沉睡埃及墓穴

考古发现:秘鲁金字塔惊人的天文排列

康熙缘何不给祖母孝庄皇后建陵墓?孝庄墓地在哪

诸葛亮下葬迷魂阵 4人抬棺材为何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