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诸葛亮并无篡位之心

发布时间:2016-02-27 栏目:专题 投稿:花痴的蚂蚁

作为权臣,诸葛亮的境遇于曹操极为类似。从官职上来看,曹操是武平侯、丞相、领冀州牧;诸葛亮是武乡侯、丞相、领益州牧。由于蜀汉只有一个益州,所以诸葛亮的权力比曹操还要大。曹操全部兼任其他几个控制下的州的州牧才能与之相当。对于诸葛亮来讲,对付刘禅这个傀儡皇帝并不是难事。难的是,既让刘禅当傀儡,又让朝野上下认为自己忠心耿耿。

要做到这一点,光靠嘴上说是不管用的。曹操发布《述志令》口口声声说自己无心篡位,结果又怎么样呢?然而诸葛亮却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生前没有任何人怀疑过他的忠诚,也没有任何忠于汉室的人将他当作敌人,与他为敌;在他死后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不将他看作忠臣的典范,直到如今这个不知忠君为何物的年代,才开始有了怀疑的声音。

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一言以蔽之,身正影子自然不会歪。诸葛亮根本就没有篡位之心

这话古人会相信,现代人多半不会信。比如朱子彦先生就说:“一旦时机成熟,诸葛亮效仿‘汉魏故事’,在蜀中筑起受禅台亦是极有可能的。”朱先生甚至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就是为了为自己篡位创造条件。

持这种观点的人,理由大概有这么几条。其一,权臣必有篡位野心。所谓“人的欲望与追逐的目标是会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所以当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以后,“是否能心甘情愿地辅佐幼主,就很值得怀疑”。

其二,诸葛亮说过“虽十命可受”的话。这事得从李严这儿说起。李严曾经劝诸葛亮加“九锡”,进爵封王。九锡是九种规格极高的特殊礼仪,一般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谁受了九锡,谁就具备了“假皇帝”的资格,为将来当“真皇帝”铺平道路。李严这么做,可能是在试探诸葛亮,也可能是在刺激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应对不当,就会给人有篡位之心的口实。诸葛亮怎么回答的呢?他没有表明自己将忠于汉室,绝无二心,相反诸葛亮说:“我受先帝的信任,现在位极人臣,但是却没有实现先帝讨平曹魏、复兴汉室的遗愿,没有报答他的知遇之恩。现在追求尊贵的地位,不是应该做的事。如果等到消灭了曹魏,统一了天下,大家一起受到封赏,就是加十锡也可以,何况九锡?”朱子彦先生认为:“诸葛亮这番话的口气相当大,完全不像出自一个自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之口,说得难听一些,反倒像一个乱臣贼子所言。”

其三,诸葛亮没把刘禅放在眼里。证据就是《出师表》。完全是训斥的口气,没有一点尊重。朱子彦先生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完全不像人臣之语,而犹如一个严厉的父亲在教育不听话的儿子。尤其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把自己丞相府的地位同皇帝宫中的地位并列等同,而实际上则是凌驾于皇帝之上,这显然严重违反了封建专制体制所规定的君臣名分。”

这三个理由中,第一条本身就未必立得住脚。比如霍光,人家就没篡位嘛。退一万步讲,即使历史上所有的权臣都有篡位之心,也不能证明诸葛亮就有。因为人与人毕竟不同,不能以其他人的行为推断另一个人的行为。

第二条得具体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诸葛亮这话说出来确实犯了大忌。但是,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说话的对象是李严。众所周知,李严是诸葛亮的政敌。诸葛亮如果按照常理“严厉斥责李严”,“郑重表明自己一心事主、效忠汉室的心迹”,反而会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曹操的让县、表示忠心,不正给人这种感觉吗?诸葛亮明知“加九锡”是犯忌讳的,却当着政敌说出来,反倒让人觉得他心胸坦荡。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再次重申自己的志向是消灭曹魏、匡扶汉室,在此之前,一切个人的待遇问题都不会考虑。这一番话,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气。不但堵住了李严的嘴,也堵住了其他所有对诸葛亮不放心的人的嘴。甚至让刘禅也觉得,至少在扫灭曹魏之前,他的皇位是非常安稳的。

至于第三条同样也不能证明诸葛亮有心篡位。虽然这些话难听,但比起明代大臣海瑞骂皇帝的话好听多了。难道海瑞也有篡位之心?这么说,恐怕更多的还是“情之深,责之切”吧。

有人要问了,你说诸葛没有篡位的野心,有没有证据呢?有。

第一,诸葛没有培植家族势力,也没有培植忠于自己的势力。无论是此前的王莽篡汉、曹魏篡汉,还是此后的司马篡魏等,在篡位之前,这些权臣都在拼命培植自己家族的势力。就说曹魏,在曹操当政时期,曹丕、曹植、曹仁、曹洪、曹真再加上与曹家关系极为密切的夏侯家,曹家的家族势力遍布朝野。相反,诸葛亮的家族势力非常弱。除了诸葛亮儿子比较小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就没有主动做过这方面的工作。诸葛家族在魏蜀吴三国都有高官,子弟也很多,但诸葛亮并没有把他们招到蜀汉来帮自己,只是担心自己无后而从哥哥那里过继了一个过来。在政治上没有势力,在经济上也没有实力。诸葛亮死时,家中只有桑树八百株,田地十五顷,除此别无其他财产,根本没有自己家族积累足够的经济实力。这岂是想篡位的人做的事?

第二,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方面强调忠于汉室篡位的阻碍来自于忠于皇帝的那些人,大臣越忠于皇帝篡位就越难。所以,有心篡位的人一定不喜欢忠臣。前面已经讲过,曹操为了篡位,提出了“唯才是举”,表示我的政府不需要忠臣。后来司马氏更是如此,所以后来人评价“晋少贞臣”。相反,诸葛亮用人的首要标准就是忠于汉室。他强调“二心不可以事君”,“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众所周知,“三纲”之首,就是君臣关系。这些话可不仅是说说而已,瞧瞧诸葛亮提拔重用的那些人,无一不对汉室忠心耿耿。比如姜维,蜀汉都已经灭亡了,他还想着复国。他看到魏国伐蜀的主将钟会有割据一方的野心,就劝钟会把魏国的将领全都杀掉,想乘机恢复蜀汉。结果没有成功,反而招来杀身之祸。胡三省评价他道:“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如果诸葛亮有心篡汉,他选拔这么多忠于汉室的大臣,不是给自己树敌吗?

第三,诸葛亮在教育部下、后代的时候强调要淡泊名利,要有远大的理想,要精忠报国。诸葛亮一再强调以礼仪和忠信来教诲下属,并且明确将“忠”写入蜀汉的军规之中,要求部下以身殉国。不仅对外人如此,对于自己的后代,诸葛亮也是这样要求的。诸葛亮曾经告诫自己的外甥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要追求崇高的理想,不要沉迷于物质追求。在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如果不淡泊名利,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坚持自己对于远大理想的追求。这些话真是语重心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皇位,是功名利禄的极点,正是诸葛亮所“淡泊”的东西,他所要追求的是远大的理想,即消灭曹魏、复兴汉室,实现天下大治。在他的教诲,蜀汉帝国上至将相公卿,下至普通士兵,大多都忠心耿耿。蜀汉灭亡之时,蜀军将士悲愤不能自已,纷纷拔出刀来砍石头发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更是精忠报国的典范。当邓艾兵临绵竹城下的时候,曾经给诸葛瞻写信劝他投降,说如果他投降,就推荐他当琅琊王。当时,蜀汉本身就已国力耗尽,而且战略形势已经极其不利,军队大多在前方,诸葛瞻手中军队并不多,投降是很理性的选择。可是,诸葛瞻怒斩来使,与邓艾大战,最后以身殉国。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本有逃命的机会,但却说“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冲向魏军殉国。这岂是有篡逆之心的人所能教育出来的子女?

第四,诸葛亮的属下无人劝进。诸葛亮的亲信中根本没人提过给诸葛亮增加待遇。唯一一次劝进,来自于敌对的李严。相反,无论曹操、孙权还是刘备,手下人都在不断劝进。为什么会如此?唯一的解释是,诸葛亮的属下都认为诸葛没有篡位之心。所有认为诸葛亮有心篡位的人,都是根本没有忠于某个家族、某个个人观念的现代人。他们所依据的材料不过是些史料中的零星记载。难道他们比蒋琬、费祎、董允、魏延、姜维、杨仪等等与诸葛亮朝夕相处的人更了解诸葛亮吗?

第五,当时确实有人对诸葛亮专权不满,但却无人直言诸葛亮有野心,更没有人公开反叛。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周公执政还流言满天飞。诸葛亮执政期间,却是“下不兴流言”。即使是李邈在诸葛亮死后控诉其“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也只是说诸葛亮专权而已,并且还不得不承认“未必怀反叛之心”。诸葛亮执政期间,政变、叛乱非常罕见,公开打出反诸葛旗号的叛乱,更是一次都没有。反观曹操执政时期、司马氏篡魏之前,中央政府内部政变不断,很多地方政府也多次发动叛乱。还是那句话,难道后人比当时的人更了解诸葛亮吗?一个有篡位之心的人,真能够欺骗身边所有的人吗?

所以说,诸葛亮根本就无心篡位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大权独揽,不还政于刘禅呢?

后人给出了五条可能的原因。

其一,刘禅太差,他亲信小人,不战而降,忘恩负义,没有心肝。其二,没有执政经验。其三,诸葛亮主张虚君实相。其四,任重道远,不敢放手。其五,内部危机四伏,不敢放手。

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其一,刘禅虽然平庸,但是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讲:“当个‘守成之君’还是可以对付的。”其二,他没有执政经验,是诸葛亮架空他的结果,而非原因。诸葛亮一手包办,刘禅到哪里去获得执政经验?其三,虚君实相是蜀汉的特点,但非诸葛亮的政治理念。诸葛亮的政治理念在其著作中写得很清楚,是“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俱立矣。”也就是皇帝管决策,大臣管执行。至于后面两条,有些道理,可是“任重道远”和“内部危机四伏”却不是“不敢放手”的主要原因。

其实,诸葛亮不还政于刘禅,主要原因只有一条:刘禅不是诸葛亮心目中的好皇帝

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一切举动都以是否有利于自己实现复兴汉室、平定天下的理想为准则。还政于刘禅,显然不利于这个理想的实现。

从能力上讲,刘禅充其量是个“守成之君”,论才干既不如诸葛自己,也不如敌对方的曹丕、曹睿、司马懿。从志向上讲,刘禅根本没有雄心壮志,只想偏安一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责怪他“妄自菲薄”。诸葛亮怎么可能将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托付给这种人?将大权交给刘禅蜀汉就会变成南宋,诸葛亮就成了李纲、岳飞。

因此,架空刘禅、踢开李严,掌控了整个蜀汉帝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实现灭魏斩睿、中兴汉室的伟大蓝图。

相关推荐:

因为发生“牛瘟”导致无法耕地,这个人竟然发明了这样神器

意料之外的真凶:五虎上将赵云死亡真相揭秘!

朱元璋曾欲定都哪座城市为中都遭激烈反对?

宋仁宗最爱的女人是谁 为张贵妃被包拯吐唾沫?

曝光:人类文明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九次大屠杀【图】